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现状:分子类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及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生物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随着生物医药、疫苗研发、体外诊断等产业的蓬勃发展,生物试剂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生物试剂需求量激增,为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其中分子类试剂、蛋白类试剂和细胞类试剂分别占比49.5%、31.2%、19.3%。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具体竞争层面来看,国外企业仍占据市场主导,生物试剂企业集中度和国产化率均有待提高。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生物试剂是指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以及临床诊断、医学研究用的试剂。生物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作为消耗性工具被广泛使用:

生物试剂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简介
科研 生物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细胞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
临床诊断 生物试剂用于各种临床检验项目中,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医药 生物试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新药的发现、筛选、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等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生物医药、疫苗研发、体外诊断等产业的蓬勃发展,生物试剂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生物试剂需求量激增,为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结构

依据用途与特性,生物试剂可划分为分子类试剂、蛋白类试剂和细胞类试剂三大类,其中分子类试剂为市场主流,占比较大。

分子类试剂聚焦于核酸及小分子实验,如Taq 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等,占比接近50%;蛋白类试剂则围绕蛋白质大分子操作,涵盖重组蛋白、抗体等,占比超30%;细胞类试剂则主要应用于细胞实验,包括转染试剂、培养基等,占比接近20%。

分子类试剂聚焦于核酸及小分子实验,如Taq 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等,占比接近50%;蛋白类试剂则围绕蛋白质大分子操作,涵盖重组蛋白、抗体等,占比超30%;细胞类试剂则主要应用于细胞实验,包括转染试剂、培养基等,占比接近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竞争

近年来,国家对生物、医疗、卫生健康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生化试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生物试剂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成本逐渐降低,这使得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够使用生物试剂,从而进一步拓展了生物试剂的市场范围,吸引了更多企业相继进入赛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不高。

根据数据,分子类试剂、抗体类试剂、重组蛋白试剂CR5均不足50%,分别为45.0%、36.9%、47.0%。

根据数据,分子类试剂、抗体类试剂、重组蛋白试剂CR5均不足50%,分别为45.0%、36.9%、47.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生物试剂国产化率仍有待提高。数据显示,分子类试剂市场份额TOP5企业中仅诺唯赞一家国产厂商,占比4%;抗体类试剂市场中国产品牌总市场份额仅为9.8%;重组蛋白试剂市场中国产品牌总市场份额仅为11%。

我国生物试剂国产化率仍有待提高。数据显示,分子类试剂市场份额TOP5企业中仅诺唯赞一家国产厂商,占比4%;抗体类试剂市场中国产品牌总市场份额仅为9.8%;重组蛋白试剂市场中国产品牌总市场份额仅为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达到了0.27亿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预计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仍持续增高,到2030年我国这一患者人群将达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