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行业分析:需求基数持续上升 将驱动市场规模扩大

1、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疾病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的主要分类标准包括失常时心率(快速性、缓慢性)与起源位置(室上性、室性)。快速性指心率大于100次/分,而缓慢性指心率小于60次/分。在快速性心率失常中,较常见的类型包括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别占快速性心率失常病症的58.6%和21.4%。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的主要分类标准包括失常时心率(快速性、缓慢性)与起源位置(室上性、室性)。快速性指心率大于100次/分,而缓慢性指心率小于60次/分。在快速性心率失常中,较常见的类型包括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别占快速性心率失常病症的58.6%和21.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心房出现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脏失去了规则有序的电活动,并丧失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这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引发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有时也可能并发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房颤会增加患者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等症状。

2、我国心房颤动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但手术量渗透率较低

近几年来,我国心房颤动患病人数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房颤患者数量约为2025.47万人。但是,由于疾病早期筛查不普及、电生理手术难度大等原因,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较低。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中只有128.5例接受心脏电生理手术治疗,而美国则达到1302.3例,是中国的10倍,中国在心脏电生理手术治疗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2024年的房颤和室上速患者数量为例,中国房颤患者达21.98百万人,但接受房颤电生理手术的仅有28.54万例,渗透率仅为1.3%。

近几年来,我国心房颤动患病人数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房颤患者数量约为2025.47万人。但是,由于疾病早期筛查不普及、电生理手术难度大等原因,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较低。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中只有128.5例接受心脏电生理手术治疗,而美国则达到1302.3例,是中国的10倍,中国在心脏电生理手术治疗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2024年的房颤和室上速患者数量为例,中国房颤患者达21.98百万人,但接受房颤电生理手术的仅有28.54万例,渗透率仅为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较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随着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印证,导管消融术在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地位逐渐上升。根据《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年版)》,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经至少一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使用导管消融术的推荐级别均达到了I级推荐,证据级别为A。这一推荐级别的提升,说明了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同样,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中也将导管消融术作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这表明了导管消融术在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中的地位逐渐受到认可,并为患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治疗选择。这些最新的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更新反映了导管消融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也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更加权威和具体的指导。

4、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房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消融手术难度较大,所以房颤治疗中通常需要配备三维标测系统进行更为精确的心脏建模,以便于医生进行精准治疗。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比例逐年增加,2015-2018年,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占总射频消融手术的比例由21.0%提升至31.9%。受三维标测技术的发展、房颤中心推广等因素驱动,预计到2024年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将达到25.2万例,其中冷冻消融手术量逐年提升,预计到2024年达到4万例,占比房颤消融总手术量将达15.81%。

房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消融手术难度较大,所以房颤治疗中通常需要配备三维标测系统进行更为精确的心脏建模,以便于医生进行精准治疗。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比例逐年增加,2015-2018年,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占总射频消融手术的比例由21.0%提升至31.9%。受三维标测技术的发展、房颤中心推广等因素驱动,预计到2024年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将达到25.2万例,其中冷冻消融手术量逐年提升,预计到2024年达到4万例,占比房颤消融总手术量将达15.8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我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2.87亿元,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3.15亿元,2025-2032年CAGR为43.73%。

同时,我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2.87亿元,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3.15亿元,2025-2032年CAGR为43.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2023年全球微创外科(包括硬镜、微创外科手术设备以及耗材(MISIA))市场规模为29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48.4亿美元,2023-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5年09月09日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2021年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303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已超50%,达55.6%;预计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有望以CAGR为21.1%速度增至2026年的789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8.2%。

2025年09月08日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挑战。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了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5.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更多老年人会关注自身的肠道疾病及各种慢性病的抑制与辅助治疗,给益生菌市场带来无限潜力。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得益于企业快速扩张,我国眼科医疗供给市场不断扩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945家增长至167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预计到2028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增长至3126家,其中民营眼科医院将达3044家。此外,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的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护士人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2019-2023 年,我国抗ED药物市场规模从42.8亿元增至7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52%,展现出良好增长态势。不过,当前市场渗透率仍不足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水平差距显著,未来增长空间较大。销售渠道方面,院外市场占据主导,其中零售药店是核心销售终端。此外,目前我国抗ED药物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09月08日
老龄化加深+健康意识提升下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前景广阔 国内已有超30家布局研发

老龄化加深+健康意识提升下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前景广阔 国内已有超30家布局研发

得益于市场前景向好,近年绿竹生物、上海迈康生物等企业相继布局带状疱疹疫苗领域。当前,带状疱疹疫苗作为新兴成人疫苗,已有超过30家中国企业布局研发,并形成多层次研发梯队。各家企业采用不同技术路径,包括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活瘦苗等。其中绿竹生物的CHO细胞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已申报上市,领跑行业。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