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焊接机器人行业销量增长 弧焊机器人为主流 国产品牌潜力有待挖掘

、焊接机器人优势突出,销量呈现增长态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焊接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末轴法兰装接焊钳或焊(割)枪,从而能够执行焊接、切割或热喷涂等任务。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自动焊接机器人,从6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以来,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主要有以下优点: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自动焊接机器人,从6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以来,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主要有以下优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焊接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9-2023年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由4.2万台提升至4.65万台,其中2021年销量达近年来顶峰,达6.3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8.6%。预计2024年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达4.9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5.4%。

焊接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9-2023年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由4.2万台提升至4.65万台,其中2021年销量达近年来顶峰,达6.3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8.6%。预计2024年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达4.9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5.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焊接机器人分为三类其中弧焊机器人占据主要市场

按焊接方式分类,焊接机器人可分为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激光焊接机器人,其中弧焊机器人占据主要市场。

焊接机器人分类

主要类型 特点 应用领域
点焊机器人 主要用于执行点焊作业,具有较高的焊接速度和精度。 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的薄板焊接。
弧焊机器人 主要用于执行弧焊作业,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包括金属、合金等,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摩托车、家电、轻工等行业零部件焊接。
激光焊接机器人 利用激光束进行焊接,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效率的优点。 适用于高精度、高质量的焊接任务,如电子、精密仪器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弧焊机器人为焊接机器人市场主流。弧焊机器人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包括金属、合金等,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摩托车、家电、轻工等行业零部件焊接。弧焊机器人销量增多,在焊接机器人市场中占据较大比重。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弧焊机器人销量由2.45万台增长至2.86万台,占比由58.33%提升至61.51%;预计2024年我国弧焊机器人销量达3.15万台,占比达64.29%。

弧焊机器人为焊接机器人市场主流。弧焊机器人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包括金属、合金等,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摩托车、家电、轻工等行业零部件焊接。弧焊机器人销量增多,在焊接机器人市场中占据较大比重。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弧焊机器人销量由2.45万台增长至2.86万台,占比由58.33%提升至61.51%;预计2024年我国弧焊机器人销量达3.15万台,占比达64.2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点焊机器人为第二大细分市场。点焊机器人主要用于执行点焊作业,具有较高的焊接速度和精度,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的薄板焊接。近年来电焊机器人销量及占比有所下降,由1.42万台减少至1.21万台,占比由33.81%下降至24.69%。

点焊机器人为第二大细分市场。点焊机器人主要用于执行点焊作业,具有较高的焊接速度和精度,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的薄板焊接。近年来电焊机器人销量及占比有所下降,由1.42万台减少至1.21万台,占比由33.81%下降至24.6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相比之下,激光焊接机器人需求量较小,但增长较快。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弧焊机器人销量由0.33万台增长至0.58万台,其中2020年、2021年增速达30.3%、44.2%。

相比之下,激光焊接机器人需求量较小,但增长较快。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弧焊机器人销量由0.33万台增长至0.58万台,其中2020年、2021年增速达30.3%、4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外品牌占据焊接机器人主要市场,国产品牌潜力有待挖掘

目前国内焊接机器人销售市场已经形成了日系(安川、发那科、OTC、松下、那智不二越、川崎等)、欧系(瑞士的ABB,德国的KUKA,意大利的COMAU、奥地利的IGM等)和国产品牌(埃斯顿、卡诺普、埃夫特、钱江机器人、配天机器人、新松机器人、藦卡、新时达、柴孚机器人、尔必地机器人、图灵机器人等)三大派系。日系和欧系主要布局高端市场,国产厂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

国内焊接机器人厂商潜力有待挖掘。从企业技术研发来看,国内上市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创新,大部分企业均已具备自主创新研发及制造能力,规模有所扩大,在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焊接机器人市场参与者基本情况

公司简称 2023H1焊接机器人业务营收(亿元) 2023H1焊接机器人业务毛利率(%) 焊接机器人产销量 焊接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
埃斯顿 17.32 (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 33% - Cloos在中厚板焊接市场拥有世界领先的焊接机器人和自动化焊接技术。在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等技术基础上,通过整合Trio运动控制器、交流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机器视觉等系列产品和技术的优势,为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起到了能力证明和性能标杆的作用
机器人 5.95 (工业机器人) 12% 2022年焊接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销量合计1692台 基于六轴工业机器入产品、激光焊接、切割等系统组成自动化产线,已实现国产重载激光焊接机器人的创新突破,完成多项高级点焊功能,实现白车身焊接生产线在客户端的应用
埃夫特 4.12 (机器人整机) 18.32% - 已完成ARC12-1400/ARC12- 2000机型开发,已量产出货构建埃夫特第二代平台型焊接机器人家族,开发完成全位姿电弧跟踪、多层多道等功能
凯尔达 1.37 18% 2023年上半年,公司自产机器人销量528台,同比增长285.40% 伺服焊接系统可实现超薄板焊接、提升焊接速度、降低大电流焊接的飞溅量,且对保护气体的要求进一步降低, 可大幅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瑞松科技 1.12 16.56% (整体业务) 2022年机器人工作站生产量513条,销售量469条 开发搅拌摩擦焊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龙门式搅拌摩擦焊和机器人式搅拌摩擦焊等产品,是一项绿色、环保、可靠的先进固相连接技术
三丰智能 5.64 15% - 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汽车智能焊装装备整体设计及全面集成技术,工业机器人全领域应用技术,数字化工厂(车间) 的工艺规划仿真及虚拟调试技术,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车身焊装质量智能检测技术、柔性化白车身总拼技术、工件输送浮动定位技术等
华恒股份 2.67 (自动化焊接装备和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31% (自动化焊接装备) - 重点开展了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新型高速、高效自动化切割设备基于图像的焊缝寻位与跟踪系统产品化,驱动一体化模组等关键技术研发,并取得一定成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向百亿元冲刺 大疆、极飞等中国企业已形成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向百亿元冲刺 大疆、极飞等中国企业已形成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双轮驱动增长态势。北美和欧洲因技术积累与农场规模化经营占据主导地位,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政策支持与劳动力短缺问题成为增长引擎。2020-2024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6亿元增长至89亿元,CAGR达25.4%;预计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8.1%。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热泵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马太效应显现 份额向头部集中

我国热泵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马太效应显现 份额向头部集中

我国热泵行业产业链完整,且长期获得强劲政策支持,发展基础扎实。尽管2024 年受内需疲软、出口低迷双重影响,行业短期承压,但2025年行业出口端已显现积极信号,出口市场显著回暖。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参与者多元,专业厂商与跨界企业共同竞逐,2024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向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渠道渗透力与品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激光设备行业现状:传统切割承压出海 动力电池焊接将驱动市场增长

我国激光设备行业现状:传统切割承压出海 动力电池焊接将驱动市场增长

受益于全球最大激光应用市场的优势,我国激光设备销售市场也已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18亿美元。其中,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达到56.6%,较去年增长0.6%。

2025年10月11日
技术迭代驱动百亿市场 我国光伏湿法设备行业需求持续高释放

技术迭代驱动百亿市场 我国光伏湿法设备行业需求持续高释放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国家“双碳”战略的强劲驱动下,中国光伏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作为产业链关键支撑环节的光伏湿法设备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湿法设备专注于电池片制造的清洗、制绒、刻蚀等核心工序,其工艺水平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转换效率与良率,是光伏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石。

2025年10月10日
核心部件迎风起 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增量需求规模超百亿

核心部件迎风起 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增量需求规模超百亿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密集度已达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但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在自动化升级与“机器换人”的大潮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已从2021年的93.11万台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136.60万台。与此同时,应用场景从传统汽车、3C制造向光伏、锂电等新兴领域的快速渗透,持续创造着多元化的市场

2025年10月09日
风电维持高景气 风电变压器行业有望不断扩容 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风电维持高景气 风电变压器行业有望不断扩容 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国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引领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屡创新高。2023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79.37GW,2024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 86.99GW。

2025年10月05日
AUV研制跻身全球前列 HOV高度国产化 我国深海潜水器行业应用多点开花驱动新风口

AUV研制跻身全球前列 HOV高度国产化 我国深海潜水器行业应用多点开花驱动新风口

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从研究、设计、制造、应用、服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整套体系,在自主推进式水下航行器方面研究较早,商业化较为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现有在研、在役多项水下无人潜航器,覆盖各种排水量和动力类型,用途涵盖海洋环境调查、侦察与反水雷、察打一体化等任务。美国较有代表性的UUV 如 Bluefin 系列、Iver 系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宇航电源行业:航天事业持续蓬勃发展下迎来机遇 高壁垒下本土厂商仍需发力

我国宇航电源行业:航天事业持续蓬勃发展下迎来机遇 高壁垒下本土厂商仍需发力

近年来,我国航天活动持续活跃,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如“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成功发射与返回,空间站科研成果丰硕;“嫦娥六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成为了全球航天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68次,在全球共实施263次发射任务中,占比26%,仅次于美国(60%);发射航天器285颗,同比增长2

2025年09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