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消费场景拓展+健身人数增加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稳增且人均消费量提升空间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功能饮料也被称为功能性饮料,是通过在饮料中添加某些功效或营养成分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科学搭配,形成可调节人体功能,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饮料产品,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四大类。

功能饮料也被称为功能性饮料,是通过在饮料中添加某些功效或营养成分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科学搭配,形成可调节人体功能,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饮料产品,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四大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功能饮料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第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食品烟酒支出持续上升,2023年分别达到39218元和7983元,同比分别增长6.33%和6.71%。为功能饮料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食品烟酒支出持续上升,2023年分别达到39218元和7983元,同比分别增长6.33%和6.71%。为功能饮料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年轻人生活态度的转变,功能饮料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逐渐多元化,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市场需求和机遇,助力行业持续发展。据悉,其消费群体从工作时间较长或体能消耗较大的司机、工人、快递员、医护工作者、健身爱好者等逐步扩大至白领、学生、电竞玩家等消费群体;消费场景也从加班、熬夜、健身等各类“疲劳”场景扩展到聚会、旅行、日常保健等更为休闲的消费场景。

第三,近年来我国健身人数(每周参加两次以上运动)不断上升,由2016年的1.83亿人上升至2022年的3.74亿人,利好为功能饮料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第三,近年来我国健身人数(每周参加两次以上运动)不断上升,由2016年的1.83亿人上升至2022年的3.74亿人,利好为功能饮料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第四,随着研发水平和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企业不断创新功能饮料产品口味和功能等,产品朝着更营养、更多元的方向大步前进,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功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以口味为例,目前市面上的功能饮料口味丰富,包括青柠、水蜜桃、芒果、橘子、菠萝、荔枝、椰子等多种味道。同时,在减糖、控糖趋势下,低糖、无糖的功能饮料逐渐被推出市场,以满足消费者减糖、控糖的需求。

二、功能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人均消费量低

近年来,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需求推动、消费场景拓展、产品不断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2年上升至133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8%。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还比较低,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据悉,2021年我国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为9.2升,为美国的9.9%,日本的22.4%以及英国的26.9%。未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和对功能饮料的认知程度提高以及消费人群/消费场景推展后对功能饮料需求的增加,其人均消费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届时或将带动其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容。

近年来,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需求推动、消费场景拓展、产品不断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2年上升至133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8%。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还比较低,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据悉,2021年我国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为9.2升,为美国的9.9%,日本的22.4%以及英国的26.9%。未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和对功能饮料的认知程度提高以及消费人群/消费场景推展后对功能饮料需求的增加,其人均消费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届时或将带动其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东鹏饮料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2.红牛市场份额下降,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扩大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开创于9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功能饮料行业形成了红牛、东鹏特饮、乐虎、脉动、体质能量等品牌。凭借着入局时间较早,先发优势明显和品牌知名度高等优势,长期以来,国内功能饮料市场都呈现红牛“一家独大”竞争格局,2014年其市场份额曾高达80%。但伴随着商标官司影响和其他品牌崛起,红牛市场份额出现下降,至2023年降至53%;东鹏特饮目前市场份额已位列行业第二,2023年达到17%,相较2014年也有了较大提升。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开创于9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功能饮料行业形成了红牛、东鹏特饮、乐虎、脉动、体质能量等品牌。凭借着入局时间较早,先发优势明显和品牌知名度高等优势,长期以来,国内功能饮料市场都呈现红牛“一家独大”竞争格局,2014年其市场份额曾高达80%。但伴随着商标官司影响和其他品牌崛起,红牛市场份额出现下降,至2023年降至53%;东鹏特饮目前市场份额已位列行业第二,2023年达到17%,相较2014年也有了较大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当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催生的大健康浪潮席卷而来,曾被“非必需”标签定义的膳食纤维,正以“第七类营养素”的身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10日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近年来,佐餐卤味品牌注重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等方式,丰富产品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近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特膳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特膳食品市场规模从73 亿元左右增长至232亿元,五年间实现了三倍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突破 286 亿元。分析认为,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叠加驱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带来的慢性病营养需求

2025年10月29日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向上,近几年我国量贩零食店也开启“狂飙”模式。2020年时,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仅1000多家,到2023年已激增至2万家以上。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超过4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5倍,头部品牌如“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均超1.5万家,日均新增门店20家。2025年我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