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酶制剂行业:为新兴生物产业中最具前景赛道之一 应用市场广泛且成长空间广阔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酶制剂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酶制剂是指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等特点.。酶制剂来源于生物,一般地说较为安全,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酶制剂是指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等特点.。酶制剂来源于生物,一般地说较为安全,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酶制剂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酶制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玉米淀粉、黄豆饼粉、甲醇、葡萄糖、维生素等;中游为酶制剂制造行业,下游则为应用领域,包括食品(面包烘烤业、面粉深加工、果品加工业等)、纺织、饲料、洗剂剂、造纸、皮革、医药以及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

酶制剂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酶制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玉米淀粉、黄豆饼粉、甲醇、葡萄糖、维生素等;中游为酶制剂制造行业,下游则为应用领域,包括食品(面包烘烤业、面粉深加工、果品加工业等)、纺织、饲料、洗剂剂、造纸、皮革、医药以及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酶制剂行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等特点,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开发和持续创新,生物酶制剂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持续向各行业渗透,推动清洁生物加工方式的发展,并逐步实现对传统化学加工方式的替代,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生物产业之一。

近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优良菌株以及新型酶制剂开发,我国取得了酶制剂工业的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酶制剂产量从120万吨增长至160万吨,2015-2021年CAGR为4.9%。目前我国酶制剂处于成长阶段,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优良菌株以及新型酶制剂开发,我国取得了酶制剂工业的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酶制剂产量从120万吨增长至160万吨,2015-2021年CAGR为4.9%。目前我国酶制剂处于成长阶段,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酶制剂企业已逐渐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部分基础技术的突破。在新型生物酶领域,跨国企业拥有的新菌种、新基因等核心技术壁垒逐步被国内企业打破,并陆续开发出了许多新的酶制剂产品并成功应用到多个领域,特别是饲用酶制剂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产品质量已达到甚至于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在国内市场已基本替代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目前国内溢多利、新华扬、蔚蓝生物等企业,在完成低端酶如淀粉酶、糖化酶的布局后,开始逐步进军高端酶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酶制剂研发水平和发酵工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部分国内品牌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获认可,使得出口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酶制剂出口量为10.85万吨,同比增长23.35%,出口金额为5.54亿美元,同比增长8.16%;进口量为1.31万吨,同比下降8.99%,进口金额为4.08亿美元,同比下降7.56%。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酶制剂研发水平和发酵工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部分国内品牌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获认可,使得出口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酶制剂出口量为10.85万吨,同比增长23.35%,出口金额为5.54亿美元,同比增长8.16%;进口量为1.31万吨,同比下降8.99%,进口金额为4.08亿美元,同比下降7.5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下游应用市场情况

我国酶制剂的用途极为广泛,且开发应用的领域仍在不断拓展,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酶制剂可以有效提高下游行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促进传统产业动能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目前我国酶制剂应用于食品(面包烘烤业、面粉深加工、果品加工业等)、纺织、饲料、洗剂剂、造纸、皮革、医药以及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其中食品、医药、饲料、纺织是目前酶制剂主要应用领域。

1、医药

在医药领域,酶制剂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目前酶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医药领域,酶制剂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目前酶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总体来看,预计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酶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酶制剂作为一种高效、专一的生物催化剂,在药物合成、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健康保健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1)医药制造

‌医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增长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

进入2023年,受集采降价影响、医保控费力度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加大、疫情相关用品需求下降、行业内部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复苏进程减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同比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5205.7亿元,同比减少13.4%,实现利润总额3473亿元,同比减少19%。

进入2023年,受集采降价影响、医保控费力度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加大、疫情相关用品需求下降、行业内部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复苏进程减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同比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5205.7亿元,同比减少13.4%,实现利润总额3473亿元,同比减少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从上述图表来看,近两年我国年医药行业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医药制造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其下游需求主要与人口数量、老龄化程度及疾病演变等因素相关。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8年的28228元增长至2023年的39218元,消费升级加速;与此同时,截至2023年底,中国65周岁以上人口已达21676万人,较2022年底增加了698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整体看,我国医药消费的基本盘仍然稳健。

(2)医药中间体

医药中间体是指在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用于下一步化学反应或用来生产原料药的一种或几种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

医药中间体是医药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制药过程中具有多功能,主要作用有可以合成原料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成本等。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近几年来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达到2278亿元,同比增长4.3%,2023年约为242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550亿元。

医药中间体是医药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制药过程中具有多功能,主要作用有可以合成原料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成本等。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近几年来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达到2278亿元,同比增长4.3%,2023年约为242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55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但目前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基础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仅有少数高端中间体需要依赖进口,同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医药中间体出口大国,总体来说我国医药中间体的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医药中间体具有代表性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公司有森萱医药、天宇股份、富祥股份、联化科技等。

2、食品

在食品领域,酶制剂主要用作食品加工添加剂。据了解,我国食品酶制剂种类较多,其中,碳水化合物用酶、蛋白质用酶、乳品用酶占食品酶制剂的比重较大,所占比例为81.7%。

目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木瓜蛋白酶、谷氨酰胺转胺酶、弹性蛋白酶、溶菌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异淀粉酶、纤维素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生姜蛋白酶等。

目前在我国,食品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并且正迎来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为特征的‘大食品’时代。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4万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万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6,1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

虽然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起步较晚,但得益于食品加工业和连锁快消餐饮行业不断发展和升级,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食品工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和供给实现双向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销售额达1341亿元,同比增长4.8%。到2022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销售额达到1441亿元。

虽然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起步较晚,但得益于食品加工业和连锁快消餐饮行业不断发展和升级,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食品工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和供给实现双向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销售额达1341亿元,同比增长4.8%。到2022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销售额达到1441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3、饲料

在饲料领域,酶制剂主要用作家畜家禽养殖的生长促进剂。据了解,饲料酶制剂是近年来伴随饲料工业和酶制剂工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配合饲料质量稳定性、降低环境污染等作用。作为一类高效、无毒、无副作用和环保性的绿色饲料添加剂,饲料酶制剂已成为世界工业酶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势头最强劲的一部分,其应用效果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

目前我国饲料酶种类有20多种,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和复合酶等。这些酶制剂可分为两大类:1)以降解多糖和生物大分子物质为主,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主要功能是破坏植物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充分释放出来;2)以降解植酸、β-葡聚糖、果胶等抗营养因子为主,主要包括植酸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其主要功能是降解细胞壁木聚糖和细胞间质的果胶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行业不断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从而推动着我国酶制剂总体需求稳中有增。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 1401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工业饲料总产量 32162.7 万吨,比上年增长 6.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行业不断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从而推动着我国酶制剂总体需求稳中有增。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 1401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工业饲料总产量 32162.7 万吨,比上年增长 6.6%。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纺织

在纺织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为代表的纺织酶制剂,主要用于织物退浆、牛仔布整理和真丝脱胶等,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代表着纺织生物技术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包括纤维改性、原麻脱胶、印染前处理、印染废水处理、服装成衣加工等领域。目前纺织用酶制剂加工工艺已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纺织湿加工领域,市场规模呈稳定递增趋势。

纺织行业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行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47009亿元,同比下降0.8%;利润总额1802亿元,同比增长7.2%。(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种植牙行业主要分为韩国、欧美及国产三个企业群体,行业集中度较高。以四级纯钛种植牙产品系统、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为统计范围, CR2为45.78%,CR5达69.94%。

2025年09月17日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的必备耗材。当前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最新数据表明,白内障仍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占可避免盲的51.5%。而规范化的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已达98%以上,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案。其中目前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或飞

2025年09月15日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2025年09月11日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2023年全球微创外科(包括硬镜、微创外科手术设备以及耗材(MISIA))市场规模为29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48.4亿美元,2023-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