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减震器行业:正处升级高端化发展阶段 汽车为最主要应用市场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减震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减震器也被称为阻尼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减震器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减震器按阻尼材料划分,可分为液压减震器、充气减震器、可变阻尼减震器;按产品结构划分可分为单筒和双筒两种,包括有单筒气压减震器、双筒油压减震器、双筒油气减震器。

减震器按阻尼材料划分,可分为液压减震器、充气减震器、可变阻尼减震器;按产品结构划分可分为单筒和双筒两种,包括有单筒气压减震器、双筒油压减震器、双筒油气减震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减震器行业开始发展于1980年,在当时主要以生产传统的弹簧减震器为主,并能够满足基本的减震需求。随后进入1990年以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减震器行业也得到了显著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多样化。

总体来看,发展到目前,我国减震器行业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初期发展阶段、技术升级与多样性发展、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升级阶段。目前我国减震器行业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高精度、高密封性、更好的使用性能成为未来减震器发展的主要特点,同时国家政策也加大了对减震器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向数字化转型和高性能产品产能建设方向发展。

总体来看,发展到目前,我国减震器行业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初期发展阶段、技术升级与多样性发展、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升级阶段。目前我国减震器行业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高精度、高密封性、更好的使用性能成为未来减震器发展的主要特点,同时国家政策也加大了对减震器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向数字化转型和高性能产品产能建设方向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市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市场需求的上涨,我国减震器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态势。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减震器行业市场规模从83.61亿元上涨至13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83%。

近年来随着市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市场需求的上涨,我国减震器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态势。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减震器行业市场规模从83.61亿元上涨至13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83%。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产需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减震器行业产量从1.81亿只上涨至3亿只,需求量从0.97亿支上涨至1.67亿支。这一数据也可表明,目前我国减震器市场产量大于需求量,完全满足国内需求。

产需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减震器行业产量从1.81亿只上涨至3亿只,需求量从0.97亿支上涨至1.67亿支。这一数据也可表明,目前我国减震器市场产量大于需求量,完全满足国内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下游应用市场情况

近年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减震器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已在航空航天、飞机、汽车、机床、医疗设备、精密设备、桥梁和楼房建筑等领域。

1、汽车

汽车是目前减振器应用最为广泛领域。在汽车领域,减震器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它能够吸收路面上的颠簸和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此外,减震器还可以保护车身和悬挂系统免受损坏。目前汽车减振器有四大减振方式,分别是弹簧减振;液压减振;油气减振器;电子减振器;电磁减震器。

汽车是目前减振器应用最为广泛领域。在汽车领域,减震器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它能够吸收路面上的颠簸和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此外,减震器还可以保护车身和悬挂系统免受损坏。目前汽车减振器有四大减振方式,分别是弹簧减振;液压减振;油气减振器;电子减振器;电磁减震器。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汽车行业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市场规模庞大且消费需求旺盛。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进步,我国汽车产业在产量、销量及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35亿辆,其中汽车占据了大部分,具体数量为3.36亿辆。

虽然2017-2020年市场需求疲软,产销量保持下滑态势,但我国仍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国。同时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常态化,以及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行业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产销量上升,从而也带动汽车减震器需求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2024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2024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汽车减震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对减震器的性能和质量要求更高,需要减震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汽车减震器市场规模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多、技术推进和产业链建设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2024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35.2%,可见其在汽车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而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终端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汽车减震器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多、技术推进和产业链建设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2024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35.2%,可见其在汽车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而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终端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汽车减震器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建筑

在建筑行业中,减震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合理设置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等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受到的地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干扰,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近年随着我国大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对其的需求所有减弱。房地产方面:‌2024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房屋新开工面积38023万平方米,下降23.7%;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值约为6888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6%。

近年随着我国大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对其的需求所有减弱。房地产方面:‌2024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房屋新开工面积38023万平方米,下降23.7%;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值约为6888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6%。

(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2024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4%,上年同期同比增长7.2%,增速有所放缓。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2024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4%,上年同期同比增长7.2%,增速有所放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3、城市轨道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减震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和振动,对环境和乘客都会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在轨道沿线设置声屏障和减震装置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污染和振动问题,改善乘车体验。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突破1万公里,达到了10165.7公里,同比增长6.07%。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减震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和振动,对环境和乘客都会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在轨道沿线设置声屏障和减震装置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污染和振动问题,改善乘车体验。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突破1万公里,达到了10165.7公里,同比增长6.0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