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AI健康管理行业:市场正在迅速扩容 老龄化加深下发展潜力巨大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AI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AI健康管理主要是指利用用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健康数据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四个关键环节的各项信息,从而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的新模式。

AI健康管理主要环节及其目标群体

主要环节

产品

目标群体

健康数据采集

采集内容包括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当前病症,生活习惯,家庭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等

慢性病患者

亚健康群体等

包括使用便携设备、医疗器械及APP进行数据采集

健康检测及检测

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应用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数据可以自动采集并实时上传到云端

慢性病患者

亚健康群体

运动、康复人群

其他需求人群

包括使用便携设备、医疗器械及APPAI技术结合进行监测

健康评估

结合生理指标、疾病状况、生活习惯、疾病病史、心理状态等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回归分析等技术进行分析,做出健康评估

主慢性病患者

亚健康群体

其他惠病人群

健康干预

根据健康评估结果做出健康管理规划运用AI技术做出健康风险排除、健康护理、疾病防疫、康复运动及心理疏导等

患者群体

资料来源:CNKI,观研天下整理

按需求人群来看,目前AI健康管理可分为三大细分市场,分别是慢病管理、老年康养、亚健康群体。

按需求人群来看,目前AI健康管理可分为三大细分市场,分别是慢病管理、老年康养、亚健康群体。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AI助力健康管理,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近年随着AI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不断渗透的同时,在慢性病患者、亚健康群体增大及老龄化驱动下,AI健康管理需求市场快速扩张,规模得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AI健康管理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937.2亿元扩大到了8913.0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AI健康管理领域市场规模在11239亿元左右。

AI助力健康管理,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近年随着AI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不断渗透的同时,在慢性病患者、亚健康群体增大及老龄化驱动下,AI健康管理需求市场快速扩张,规模得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AI健康管理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937.2亿元扩大到了8913.0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AI健康管理领域市场规模在11239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目前我国AI健康管理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市场分布广泛,覆盖了大多的细分市场,未来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近年来一系列政策不仅为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也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据了解,自十九大以来,“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强调了“优先发展健康战略”的重要性,并提倡“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及医防融合”的方针,进一步突显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在2023年7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其他五部委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包括推动医学人工智能试点项目的发展。文件中不仅提及了进一步发展医学人工智能试点的详细内容,还鼓励加快人工智能试点项目的实施进程等。

此外AI技术的渗透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AI算力占比步入“20%+“新阶段,AI应用全行业渗透率有望超80%.而针对健康管理领域,预计到2027年,医疗咨询服务、消费者健康服务、健康解决方案及慢病管理的AI渗透率有望分别达25%6、75%、25%及5.3%,渗透率逐步提高,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目前鉴于AI健康管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目前已有多个领域的公司陆续参与进来。展望未来,这些公司将更广泛地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实现产业的完全一体化,通过这种全程化的设计布局,有望增强它们的综合竞争力。

2、市场需求情况

目前AI健康管理需求群体包括慢性病患者、亚健康群体、运动、康复人群、及其他需求人群四类。目前我国这些需求群体十分庞大,给AI健康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从慢性病患者来看,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因素。据报道,我国30~70岁人群中四大慢性病死亡人数呈不断上升态势,估计2020年死亡人数为296.1万人,2030年死亡人数将达到318.5万。这种慢性病防控严峻形势促使慢病管理市场迅猛发展。

尤其是癌症,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我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防控形势严峻。根据我国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癌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32%,并成为我国城市的首位死因,占我国城市死亡人数的1/4。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数达到约481万人,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8%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26.9%。估计2023年我国癌症发病数将在495.1万人。

亚健康群体方面:亚健康描述的是一种身体状况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的状况,其主要症状包括活力下降、功能及适应性的减退。该研究报告明确表示,我国的亚健康人群数量众多,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三、行业细分市场情况

目前AI健康管理市场主要分为消费者健康服务、慢病管理、健康解决方案及医疗咨询服务四大部分。其中消费者健康服务占据了主流地位,市场份额占比约达七成。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消费者健康服务、慢病管理、健康解决方案及医疗咨询服务的占比分别达70.4%、15.0%、9.8%、4.9%。

目前AI健康管理市场主要分为消费者健康服务、慢病管理、健康解决方案及医疗咨询服务四大部分。其中消费者健康服务占据了主流地位,市场份额占比约达七成。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消费者健康服务、慢病管理、健康解决方案及医疗咨询服务的占比分别达70.4%、15.0%、9.8%、4.9%。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来看,在目前AI健康管理市场上,消费者健康服务占据了主流地位,是第一大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AI消费者健康服务市场规模6271亿元,占总市场70.4%。估计2023年我国AI消费者健康服务市场规模7754亿元左右,约占总市场68.99%。

综上来看,在目前AI健康管理市场上,消费者健康服务占据了主流地位,是第一大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AI消费者健康服务市场规模6271亿元,占总市场70.4%。估计2023年我国AI消费者健康服务市场规模7754亿元左右,约占总市场68.99%。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其次为慢病管理领域。2022年我国AI慢病管理市场规模1334亿元,占总市场15%。估计2023年我国AI消费者健康服务市场规模1767亿元左右,约占总市场15.7%。

其次为慢病管理领域。2022年我国AI慢病管理市场规模1334亿元,占总市场15%。估计2023年我国AI消费者健康服务市场规模1767亿元左右,约占总市场15.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四、行业下游市场情况

AI健康管理下游的业务拓展对象为B端的医疗机构、药店等和C端慢性病患者、亚健康群体等。

B方面: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改变人类健康管理的方式;多家医疗机构发布了利用AI技术开展医疗研究和治疗的成果,这些技术使得AI健康管理系统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更是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我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院数量、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6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门诊部(所)36.2万个,村卫生室58.3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2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91个。由此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机构,使得中成药需求不断扩大。

近年我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院数量、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6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门诊部(所)36.2万个,村卫生室58.3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2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91个。由此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机构,使得中成药需求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药店是药品消费终端之一。近年来我国药店数量增长稳定,药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药店数量达到62.33万家,比2021年总数的58.96万家,增加了近3.37万家,连锁率由57.2%提升至57.8%。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为66.7万家;其中连锁企业数量6725家,连锁门店的数量38.6万家,单体门店数量28.14万家,连锁率为57.8%。‌

药店是药品消费终端之一。近年来我国药店数量增长稳定,药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药店数量达到62.33万家,比2021年总数的58.96万家,增加了近3.37万家,连锁率由57.2%提升至57.8%。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为66.7万家;其中连锁企业数量6725家,连锁门店的数量38.6万家,单体门店数量28.14万家,连锁率为57.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C端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公众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日益旺盛,而AI健康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个人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进而满足人们对高效、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

据了解,老年人群体通常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这为AI健康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AI健康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对老年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他们预防疾病、管理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让AI健康管理市场具备了更大的发展潜力。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1676万人。

据了解,老年人群体通常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这为AI健康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AI健康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对老年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他们预防疾病、管理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让AI健康管理市场具备了更大的发展潜力。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1676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医疗大模型行业:政策打开中医大模型空间 道德风险挑战下产业生态完善迫在眉睫

医疗大模型行业:政策打开中医大模型空间 道德风险挑战下产业生态完善迫在眉睫

我国医疗大模型市场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年我国医疗大模型市场规模不足5亿元,而2024年我国医疗大模型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至41.8亿元。医疗大模型依托于通用大模型的技术底座,通过医疗行业的特有知识和数据进行训练和微调,形成了符合医疗行业的特有大模型技术应用。近年来,医疗行业大模型技术持续演进,不断突破参数规模,融合

2025年11月28日
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国产替代浪潮 我国吻合器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国产替代浪潮 我国吻合器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吻合器,作为外科手术中替代手工缝合的关键医疗器械,其发展与中国医疗改革的脉搏紧密相连。在微创手术普及、国家集采政策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临床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中国吻合器市场正经历着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的深刻变革。行业在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国产替代的同时,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突破与激烈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未来,随着电动智能吻

2025年11月27日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