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电动、智能、网联化拓展车规级芯片行业空间 中国市场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拓展车规级芯片增长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车规级芯片,指技术标准达到车规级,可应用于汽车控制的芯片。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持续拓展汽车芯片增长空间。

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更多依赖电动机和电动系统,对芯片需求也相应提升。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600-700颗,电动车所需数量则提升至1600颗/辆,而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约为3000颗/辆。在汽车电动化趋势日渐明确的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断提高,利好汽车芯片市场持续扩容。

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更多依赖电动机和电动系统,对芯片需求也相应提升。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600-700颗,电动车所需数量则提升至1600颗/辆,而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约为3000颗/辆。在汽车电动化趋势日渐明确的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断提高,利好汽车芯片市场持续扩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自动驾驶级别升高,传感器、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半导体等的搭载量随之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超过30%,并预计到2025年达到50%,到2025年后L3车辆开始规模化量产,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自动驾驶级别升高,传感器、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半导体等的搭载量随之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超过30%,并预计到2025年达到50%,到2025年后L3车辆开始规模化量产,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2023年约为540.1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达到1037亿美元。 2030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约为1157.8亿元。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2023年约为540.1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达到1037亿美元。 2030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约为1157.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变革和创新的前沿,对汽车芯片的需求规模大。

2021-2022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由739.2亿元增长至794.6亿元,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8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7%;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905.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2%。预计至2026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2021-2022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由739.2亿元增长至794.6亿元,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8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7%;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905.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2%。预计至2026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车规级芯片在技术认证方面入场门槛高

相较于商业级与工业级芯片,车规级芯片要求更高:

1.可靠性

一方面,汽车发动机舱的温度范围在-40°C~150°C之间,车规级芯片需要应对大范围的工作温差;另一方面,汽车产品的设计寿命约为15年或20万公里,车规级芯片需要拥有足够长的生命周期。

2.安全性

为确保芯片投入使用后的行车安全,车规级芯片需要采用独立的安全岛设计,在关键模块、计算模块、总线、内存等部分进行ECC、CRC的数据校验。同时,为确保车联网信息安全,车规级芯片需要在芯片中内置高性能的加密校验模块。

3.长效性

汽车从开发到上市需要经历两年及以上的周期,因此车规级芯片的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其性能应满足客户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性能要求以及软件迭代的需求。

商业级芯片、工业级芯片、车规级芯片对比

指标 商业级芯片 工业级芯片 车规级芯片
温度 0~+70℃ -40℃~+85℃ -40℃~+125℃
湿度 根据使用环境而定 0%~100%
验证 JESD47(Chips)ISO16750(Modules) JESD47(Chips)ISO16750(Modules) AEC-Q100AEC-Q101ISO16750(Modules)
出错率 <3% <1% 0
使用时间 1~3年 5~10年 10~15年
供货时间 高至2年 高至5年 高至30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为进入车规级芯片供应体系,车规级芯片需要满足多项认证要求,包括零失效的供应链品质管理标准IATF 16949规范、北美汽车产业推出的AEC-Q100(IC)、101(离散元件)、200 (被动零件)可靠度标准,汽车电子、软件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SO26262、ISO21448、ISO21434。

此外,车规级芯片还需满足整车厂自有验证流程。在生产团队生产后、销售团队销售前,车规级芯片需要经过由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与硬件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的品质检测。

车规级芯片认证标准

标准 简介
IATF 16949 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 发布,取代ISO/TS 16949作为规范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的标准。是一套零失效的供应链品质管理标准体系。成为判断一家芯片原厂是否具有车规级芯片设计、生产流程管控能力的标志。
AEC-Q100 汽车电子协会(AEC)建立的质量控制标准。是针对集成电路(芯片)发布的产品级质量认定标准,侧重质量可靠性。成为判断-家芯片原厂是否是判断芯片产品是否具备车用资格的标志之一。
ISO 26262 派生自电子、电气及可编程器件功能安全基本标准IEC61508 ,主要定位于特定电气器件、电子设备、可编程电子器件等部件。是针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安全标准。成为判断一家芯片原厂是否是判断芯片产品是否具备车用资格的标志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外企业占据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主导

芯片的入场门槛要求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以实现技术与生产的突破。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英飞凌、恩智浦、瑞萨、TI、意法半导体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根据数据,前五家国外汽车芯片供应商占据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 48.4%的份额。

芯片的入场门槛要求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以实现技术与生产的突破。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英飞凌、恩智浦、瑞萨、TI、意法半导体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根据数据,前五家国外汽车芯片供应商占据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 48.4%的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车规级芯片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相比之下,中国车规级芯片起步较晚,与海外芯片存在代差。随着国内上市公司收购整合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通过并购叠加内生发展,如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等,中国汽车级半导体有望获得大的突破,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相比之下,中国车规级芯片起步较晚,与海外芯片存在代差。随着国内上市公司收购整合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通过并购叠加内生发展,如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等,中国汽车级半导体有望获得大的突破,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车规级芯片自主率情况

产品种类

单车价值(美元)

自主率

传统车

新能源车

计算、控制类芯片

77

80

<1%

传感器

44

49

4%

功率半导体

71

387

8%

通信

10

35

<3%

储存器

8

10

8%

其他

126

153

<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我国已成为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零售量达80万辆,占全球22.1%的份额,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远高于全球水平。在城镇化加速、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以及休闲骑行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折叠自行车行业持续扩容,产品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和

2025年09月15日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国内外大量布局。海外企业来看,海外两大Robotaxi巨头为Waymo和特斯拉。目前,Waymo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等,车队超1500辆,已完成超1000万次无人驾驶付费行程。

2025年09月01日
庞大高净值人群打开豪华车行业空间 国产以技术溢价和性价比优势扭转垄断局面

庞大高净值人群打开豪华车行业空间 国产以技术溢价和性价比优势扭转垄断局面

豪华车是指在设计、制造、装备和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高品质、高档次的汽车,主要面向高端消费市场。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庞大为国内豪华车市场提供足够的潜在客群。2024年我国家庭净资产在千万人民币、亿元人民币、3000 万美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分别达 206.60万户、13.05万户、8.60万户。

2025年08月31日
汽车产业涌现出新增长点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替换市场潜力可观

汽车产业涌现出新增长点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替换市场潜力可观

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背景下,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且也深刻改变着汽车制造、销售、运营、维修、保险等相关行业。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形成和重构,自动驾驶也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市场带来诸多新增长点,如无人物流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等等。

2025年08月29日
千亿空间待释放 我国汽车注塑件行业竞争向材料创新、技术驱动与绿色变革方向倾斜

千亿空间待释放 我国汽车注塑件行业竞争向材料创新、技术驱动与绿色变革方向倾斜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40.9%。2025年H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44.3%。

2025年08月29日
新能源冷藏车行业销量暴涨 混动型空间广阔 头部车企技术“内卷”下市场呈寡占III型

新能源冷藏车行业销量暴涨 混动型空间广阔 头部车企技术“内卷”下市场呈寡占III型

而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冷藏车快速渗透,逐渐成为冷链运输队伍主力。2021-2023年我国新能源冷藏车销量由1736辆增长至4740辆,CAGR达65.2%。

2025年08月24日
我国全钢巨胎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奋力追赶

我国全钢巨胎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奋力追赶

全钢巨胎的制造主要依赖于合成橡胶、钢帘线、天然橡胶、化工辅料和炭黑等原材料。其中,橡胶在全钢巨胎制造成本构成中占据显著地位,大约占据40%至50%的比例。而在橡胶之中,又以天然橡胶为主。以海安橡胶全钢巨胎制造成本为例:2024年在海安橡胶全钢巨胎制造成本构成中,橡胶采购金额占比为41.5%,其中天然橡胶采购金额为238

2025年08月21日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其维修市场供需缺口大,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并且形成四大派系(主机厂、电池厂商、独立第三方厂商、保险公司),以争取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新能源维修市场红利仍未完全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025年08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