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电动、智能、网联化拓展车规级芯片行业空间 中国市场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拓展车规级芯片增长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车规级芯片,指技术标准达到车规级,可应用于汽车控制的芯片。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持续拓展汽车芯片增长空间。

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更多依赖电动机和电动系统,对芯片需求也相应提升。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600-700颗,电动车所需数量则提升至1600颗/辆,而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约为3000颗/辆。在汽车电动化趋势日渐明确的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断提高,利好汽车芯片市场持续扩容。

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更多依赖电动机和电动系统,对芯片需求也相应提升。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600-700颗,电动车所需数量则提升至1600颗/辆,而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约为3000颗/辆。在汽车电动化趋势日渐明确的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断提高,利好汽车芯片市场持续扩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自动驾驶级别升高,传感器、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半导体等的搭载量随之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超过30%,并预计到2025年达到50%,到2025年后L3车辆开始规模化量产,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自动驾驶级别升高,传感器、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半导体等的搭载量随之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超过30%,并预计到2025年达到50%,到2025年后L3车辆开始规模化量产,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2023年约为540.1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达到1037亿美元。 2030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约为1157.8亿元。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2023年约为540.1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达到1037亿美元。 2030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约为1157.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变革和创新的前沿,对汽车芯片的需求规模大。

2021-2022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由739.2亿元增长至794.6亿元,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8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7%;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905.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2%。预计至2026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2021-2022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由739.2亿元增长至794.6亿元,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8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7%;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905.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2%。预计至2026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车规级芯片在技术认证方面入场门槛高

相较于商业级与工业级芯片,车规级芯片要求更高:

1.可靠性

一方面,汽车发动机舱的温度范围在-40°C~150°C之间,车规级芯片需要应对大范围的工作温差;另一方面,汽车产品的设计寿命约为15年或20万公里,车规级芯片需要拥有足够长的生命周期。

2.安全性

为确保芯片投入使用后的行车安全,车规级芯片需要采用独立的安全岛设计,在关键模块、计算模块、总线、内存等部分进行ECC、CRC的数据校验。同时,为确保车联网信息安全,车规级芯片需要在芯片中内置高性能的加密校验模块。

3.长效性

汽车从开发到上市需要经历两年及以上的周期,因此车规级芯片的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其性能应满足客户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性能要求以及软件迭代的需求。

商业级芯片、工业级芯片、车规级芯片对比

指标 商业级芯片 工业级芯片 车规级芯片
温度 0~+70℃ -40℃~+85℃ -40℃~+125℃
湿度 根据使用环境而定 0%~100%
验证 JESD47(Chips)ISO16750(Modules) JESD47(Chips)ISO16750(Modules) AEC-Q100AEC-Q101ISO16750(Modules)
出错率 <3% <1% 0
使用时间 1~3年 5~10年 10~15年
供货时间 高至2年 高至5年 高至30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为进入车规级芯片供应体系,车规级芯片需要满足多项认证要求,包括零失效的供应链品质管理标准IATF 16949规范、北美汽车产业推出的AEC-Q100(IC)、101(离散元件)、200 (被动零件)可靠度标准,汽车电子、软件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SO26262、ISO21448、ISO21434。

此外,车规级芯片还需满足整车厂自有验证流程。在生产团队生产后、销售团队销售前,车规级芯片需要经过由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与硬件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的品质检测。

车规级芯片认证标准

标准 简介
IATF 16949 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 发布,取代ISO/TS 16949作为规范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的标准。是一套零失效的供应链品质管理标准体系。成为判断一家芯片原厂是否具有车规级芯片设计、生产流程管控能力的标志。
AEC-Q100 汽车电子协会(AEC)建立的质量控制标准。是针对集成电路(芯片)发布的产品级质量认定标准,侧重质量可靠性。成为判断-家芯片原厂是否是判断芯片产品是否具备车用资格的标志之一。
ISO 26262 派生自电子、电气及可编程器件功能安全基本标准IEC61508 ,主要定位于特定电气器件、电子设备、可编程电子器件等部件。是针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安全标准。成为判断一家芯片原厂是否是判断芯片产品是否具备车用资格的标志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外企业占据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主导

芯片的入场门槛要求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以实现技术与生产的突破。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英飞凌、恩智浦、瑞萨、TI、意法半导体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根据数据,前五家国外汽车芯片供应商占据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 48.4%的份额。

芯片的入场门槛要求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以实现技术与生产的突破。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英飞凌、恩智浦、瑞萨、TI、意法半导体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根据数据,前五家国外汽车芯片供应商占据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 48.4%的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车规级芯片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相比之下,中国车规级芯片起步较晚,与海外芯片存在代差。随着国内上市公司收购整合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通过并购叠加内生发展,如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等,中国汽车级半导体有望获得大的突破,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相比之下,中国车规级芯片起步较晚,与海外芯片存在代差。随着国内上市公司收购整合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通过并购叠加内生发展,如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等,中国汽车级半导体有望获得大的突破,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车规级芯片自主率情况

产品种类

单车价值(美元)

自主率

传统车

新能源车

计算、控制类芯片

77

80

<1%

传感器

44

49

4%

功率半导体

71

387

8%

通信

10

35

<3%

储存器

8

10

8%

其他

126

153

<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消费者与车企共同追捧 我国SUV行业产销量持续上升 新能源类成市场最大赢家

消费者与车企共同追捧 我国SUV行业产销量持续上升 新能源类成市场最大赢家

近年来,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凭借着空间大、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驾驶体验好、使用成本低等优势,受到消费者青睐,行业产销量持续上升。同时,在汽车市场激烈竞争中,车企在产品布局和销售策略上需要进行谨慎而明智的抉择,而SUV市场凭借着庞大的需求规模、利润增长空间大等特点,让越来越多车企业将其放在市场重心。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新能源越野车行业分析:税费+补贴优惠致能耗成本降低 车企加速完善产品线

我国新能源越野车行业分析:税费+补贴优惠致能耗成本降低 车企加速完善产品线

随疫情消散、居民消费逐步升级,我国“自驾游”逐渐兴盛,消费者用车需求从日常出行逐步走向多元化,新能源越野汽车对其适配度或较高。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自驾游人数占国内出游总人数比重达74%,较2013年提升27.6pcts,有望带动消费者用车需求从日常出行逐步走向多元化。而在2024年H1最受欢迎自驾游城市Top10中

2025年05月28日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深度集成正蓬勃发展 “三合一系统”搭载量同比增长超40%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深度集成正蓬勃发展 “三合一系统”搭载量同比增长超40%

近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而新能源汽车融合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

2025年05月27日
我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轻量化趋势下市场广阔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需求

我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轻量化趋势下市场广阔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需求

在汽车发展史上,普通钢铁材料在汽车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在汽车轻量化过程中将使用轻量化材料来代替传统普通钢材料,目前主要使用的轻量化材料有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其中铝合金材料的综合性价比要高于高强度钢、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且由于其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且比较容易适应汽车结构件对性能、价格、质量稳定

2025年05月22日
新能源环卫车强势增长拉动我国环卫车行业销量回暖 无人环卫车商业化进程加速

新能源环卫车强势增长拉动我国环卫车行业销量回暖 无人环卫车商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环卫车销量经历四年下滑后,2025年第一季度呈现回暖态势,主要受新能源车型强劲增长驱动(销量同比大增67.98%,渗透率突破14%)。当前行业呈现“整体竞争分散、新能源领域集中”的双重特征:2024年整体市场CR4为44.07%(湖北程力以超20%份额领跑),而新能源细分领域CR4超60%。与此同时,无人环卫车商业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化升级重塑竞争格局 轻量化趋势下铝制产品空间广阔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化升级重塑竞争格局 轻量化趋势下铝制产品空间广阔

汽车制造业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下游行业,其繁荣程度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2025年05月21日
智驾迭代 全球车载SerDes芯片行业将显著增长 双寡头格局稳固 国产乘替代东风加速成长

智驾迭代 全球车载SerDes芯片行业将显著增长 双寡头格局稳固 国产乘替代东风加速成长

车载SerDes芯片是自动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件,自动驾驶级别越高,所使用的SerDes芯片数量越多。随着智驾系统迭代,未来车载摄像头数据的高速无延时、无损传输要求将越发严苛,车载SerDes作为当前唯一可以满足高带宽数据实时传输的方案,将迎来显著增长。随着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国内市场成推动全球车载SerD

2025年05月20日
新能源汽车打开我国汽车线束行业新增长曲线 轻量化转型将成发展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打开我国汽车线束行业新增长曲线 轻量化转型将成发展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增长步伐逐渐加快,2023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虽然低压线束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高压线束正快速崛起。未来,我国汽车线束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主要受益于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同时轻量化转型将成为汽车线束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竞争来看,我国汽车线束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具有垄断地位的龙

2025年05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