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 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中国市场前景可期

一、汽车电子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汽车电子是安装在汽车上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总称,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汽车领域所形成的行业。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人们对于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的追求,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汽车电子水平已成为整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人们对于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的追求,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汽车电子水平已成为整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互联网、数字化、娱乐、节能、安全等发展趋势的驱动下,汽车电子化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比重不断提升。

根据数据,2020年汽车电子在整车制造成本中占比为34.32%,预计2030年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比重将达到近50%。

根据数据,2020年汽车电子在整车制造成本中占比为34.32%,预计2030年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比重将达到近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汽车电子化程度持续提升,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中国市场前景可期

受到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影响,汽车电子化程度持续提升,行业将迎来一次全产业链级别的大发展机遇。

2019-2023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由248839.7百万美元增长至262602.1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2025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283019百万美元、306041.5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77%、8.13%。

2019-2023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由248839.7百万美元增长至262602.1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2025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283019百万美元、306041.5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77%、8.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长景气周期,叠加国家相关政策持续发力,陆续出台对汽车电子相关产业的支持或引导政策,如《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促进和引导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升级,中国汽车电子前程可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长景气周期,叠加国家相关政策持续发力,陆续出台对汽车电子相关产业的支持或引导政策,如《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促进和引导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升级,中国汽车电子前程可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汽车电子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1年3月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国人大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核心电子元器件等产业水平,在智能交通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2021年12月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国务院 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
2022年2月 《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工信部 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智能设备和组件的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包括汽车网关、电子控制单元、车用安全芯片、车载计算平台等安全标准。
2022年6月 《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 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推进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2023年08月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 围绕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及智能驾驶等主要应用场景,研制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通用要求。
2023年11月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工信部 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明确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基础性要求。到 2030 年,制定70 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5999.6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4323.3亿元,增速整体高于全球平均情况。

预计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5999.6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4323.3亿元,增速整体高于全球平均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汽车电子中后倒车雷达等渗透率较高,疲劳提醒系统等仍具备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市场仅有后倒车雷达、中控屏幕、驻车影像系统、巡航系统的应用广泛,以上应用领域渗透率水平可达到70%以上。而我国其他汽车电子相关设备及系统的渗透率均在40%以下,如疲劳提醒系统渗透率为23.4%,倒车车侧预警系统渗透率为13.5%。未来随着辅助驾驶等应用场景的发展,这些车用组件的电子元件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市场仅有后倒车雷达、中控屏幕、驻车影像系统、巡航系统的应用广泛,以上应用领域渗透率水平可达到70%以上。而我国其他汽车电子相关设备及系统的渗透率均在40%以下,如疲劳提醒系统渗透率为23.4%,倒车车侧预警系统渗透率为13.5%。未来随着辅助驾驶等应用场景的发展,这些车用组件的电子元件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汽车电子外资企业具备先发优势,近年来我国本土企业相继崛起

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与汽车产业的成熟度密切相关。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业起步早,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博世、大陆、日本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凭借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尤其是动力、安全等附加值较高的市场领域的主要份额,并引领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我国汽车电子技术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内企业单体规模较小,产业整体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转移不断深化,本土汽车电子产业技术逐渐成熟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少数汽车电子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投入,大力提高工艺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逐步突破技术壁垒并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如德赛西威已具备了液晶显示模组(LCM)、摄像头、电子助力转向控制单元、毫米波雷达等汽车安全件的全自动生产工艺和制造能力;华阳集团产品丰富,包括信息娱乐、液晶仪表、抬头显示(HUD)、电子内外后视镜、座舱域控制器、数字声学系统、空调控制器、无线充电、360环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APA)、驾驶域控制器、盲区监测(BSD)、驾驶员监测系统、高清摄像头、其它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服务等。

国内汽车电子行业主要参与者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简介
德赛西威 德赛西威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电子企业之一。德赛西威专注于人、机器和生活方式的整合,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网联服务提供创新、智能的产品解决方案。德赛西威已具备了液晶显示模组(LCM)、摄像头、电子助力转向控制单元、毫米波雷达等汽车安全件的全自动生产工艺和制造能力。
华阳集团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拥有丰富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产品线。产品包括信息娱乐、液晶仪表、抬头显示(HUD)、电子内外后视镜、座舱域控制器、数字声学系统、空调控制器、无线充电、360环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APA)、驾驶域控制器、盲区监测(BSD)、驾驶员监测系统、高清摄像头、其它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服务等
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
均胜电子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供应商,主要致力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等的研发、制造与服务。均胜电子总部位处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公司业务架构分为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汽车电子事业部与汽车安全事业部,并于全球各汽车主要出产国设有研发中心和配套工厂。
宏景电子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注册资本1.170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万平米。公司致力于汽车智能座舱、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汽车新型显示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EMS智能制造服务。公司下设子分公司各一家,分别为芜湖宏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宏景电子济南分公司。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我国已成为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零售量达80万辆,占全球22.1%的份额,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远高于全球水平。在城镇化加速、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以及休闲骑行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折叠自行车行业持续扩容,产品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和

2025年09月15日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国内外大量布局。海外企业来看,海外两大Robotaxi巨头为Waymo和特斯拉。目前,Waymo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等,车队超1500辆,已完成超1000万次无人驾驶付费行程。

2025年09月01日
庞大高净值人群打开豪华车行业空间 国产以技术溢价和性价比优势扭转垄断局面

庞大高净值人群打开豪华车行业空间 国产以技术溢价和性价比优势扭转垄断局面

豪华车是指在设计、制造、装备和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高品质、高档次的汽车,主要面向高端消费市场。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庞大为国内豪华车市场提供足够的潜在客群。2024年我国家庭净资产在千万人民币、亿元人民币、3000 万美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分别达 206.60万户、13.05万户、8.60万户。

2025年08月31日
汽车产业涌现出新增长点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替换市场潜力可观

汽车产业涌现出新增长点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替换市场潜力可观

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背景下,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且也深刻改变着汽车制造、销售、运营、维修、保险等相关行业。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形成和重构,自动驾驶也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市场带来诸多新增长点,如无人物流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等等。

2025年08月29日
千亿空间待释放 我国汽车注塑件行业竞争向材料创新、技术驱动与绿色变革方向倾斜

千亿空间待释放 我国汽车注塑件行业竞争向材料创新、技术驱动与绿色变革方向倾斜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40.9%。2025年H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44.3%。

2025年08月29日
新能源冷藏车行业销量暴涨 混动型空间广阔 头部车企技术“内卷”下市场呈寡占III型

新能源冷藏车行业销量暴涨 混动型空间广阔 头部车企技术“内卷”下市场呈寡占III型

而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冷藏车快速渗透,逐渐成为冷链运输队伍主力。2021-2023年我国新能源冷藏车销量由1736辆增长至4740辆,CAGR达65.2%。

2025年08月24日
我国全钢巨胎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奋力追赶

我国全钢巨胎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奋力追赶

全钢巨胎的制造主要依赖于合成橡胶、钢帘线、天然橡胶、化工辅料和炭黑等原材料。其中,橡胶在全钢巨胎制造成本构成中占据显著地位,大约占据40%至50%的比例。而在橡胶之中,又以天然橡胶为主。以海安橡胶全钢巨胎制造成本为例:2024年在海安橡胶全钢巨胎制造成本构成中,橡胶采购金额占比为41.5%,其中天然橡胶采购金额为238

2025年08月21日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其维修市场供需缺口大,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并且形成四大派系(主机厂、电池厂商、独立第三方厂商、保险公司),以争取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新能源维修市场红利仍未完全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025年08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