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甾体药物行业:原料药产量全球领先 高端工艺水平待提高 市场增速趋于稳定

甾体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中其他类极具潜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甾体药物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甾体药物是环戊烷并多氢菲类化合物的总称,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内,可以通过全合成或者对天然甾体物质的降解和其官能团的转化而获得,目前主要由人工方法合成。

根据下游产品属性,甾体药物分为性激素、孕激素、皮质激素及其他类。性激素类药物如雌性激素雌二醇、雄性激素康力龙等;孕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地屈孕酮片等;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过敏性皮炎药氟轻松、消炎药地塞米松、抗哮喘用药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其他类包含胆酸类用药熊去氧胆酸,心血管用药依普利酮,抗癌药物阿比特龙,肌松药物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利尿剂螺内酪等不同类别用药。甾体其他类药物品种种类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甾体类药物中极具潜力。

甾体药物分类及应用

类别 药理作用 代表产品
性激素 主要用于激素替代治疗、避孕、安胎或促进肌体健康,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提高免疫力等 (1)雌激素:雌二醇、乙炔雌二醇等(2)孕激素:甲羟孕酮、黄体酮、地屈孕酮等(3)雄激素:甲睾酮、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等
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免疫性损伤以及无菌性炎症等各种急慢性炎症的治疗,另外还用于抗休克、退热、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维持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等 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等
其他类 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降血压、抗肿瘤、免疫调节等 熊去氧胆酸、依普利酮、阿比特龙、 维库溴铵、罗库溴铵、螺内酯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为甾体激素原料药生产大国,甾体药物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为甾体激素原料药生产大国,国内原料药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 1/3 左右,其中,皮质激素原料药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为甾体药物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为甾体激素原料药生产大国,国内原料药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 1/3 左右,其中,皮质激素原料药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为甾体药物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生物技术路线为甾体药物生产主流,高端工艺水平有待提高

从生产工艺路线来看,国内甾体药物生产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黄姜等薯蓣科植物为起始原料的“黄姜-皂素-双烯类-甾体药物原料药及制剂”的传统工艺路线;另一种是以玉米、大豆等谷物或木浆为原料的“谷物-植物甾醇-雄烯二酮类-甾体药物原料药及制剂”的生物技术路线。目前由于环保、经济要求,生物技术路线已经成为甾体药物生产主流。

从生产工艺路线来看,国内甾体药物生产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黄姜等薯蓣科植物为起始原料的“黄姜-皂素-双烯类-甾体药物原料药及制剂”的传统工艺路线;另一种是以玉米、大豆等谷物或木浆为原料的“谷物-植物甾醇-雄烯二酮类-甾体药物原料药及制剂”的生物技术路线。目前由于环保、经济要求,生物技术路线已经成为甾体药物生产主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一般的药品相比,甾体药物的生产技术更加复杂,工艺开发时间更长。其生产技术不仅涉及化学合成技术,还涉及到生物发酵技术。对于一些高端甾体激素品种,我国仍未掌握规模化生产工艺,因此目前国内甾体药物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档产品品种较少,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我国甾体药物市场布局情况

类别 布局情况
皮质激素类药物 我国生产的大多数为初、中级品种,如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等,但高级皮质激素品种产量较低
性激素类药物 国外厂家已生产性激素类药物品种多于我国生产厂商,我国生产炔雌醇、雌二醇、雌三醇等初级品种为主
孕激素类药物 全球范围内已有近五十种品种,而我国可生产孕酮、甲孕酮、炔诺酮、妊娠素和米非司酮等十余种品种
甾体其他类药物 目前该品种种类逐渐丰富,包括前列腺癌药物阿比特龙、利尿剂螺内酯等,未来该种产品的市场空间可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甾体药物需求容量广阔,增速趋于稳定

甾体类药物主要是影响人体糖和蛋白的代谢,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和弱的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各种休克、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各种炎症的后遗症、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疾患,同时常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应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甾体药物需求容量广阔,增速趋于稳定。我国甾体类药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3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93亿元,CAGR为7.94%,其中性激素及生殖系统类约占40.2%,皮质激素类约占27.0%。

甾体药物需求容量广阔,增速趋于稳定。我国甾体类药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3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93亿元,CAGR为7.94%,其中性激素及生殖系统类约占40.2%,皮质激素类约占27.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全球超重与糖尿病人群迅猛增长,催生了GLP-1药物千亿市场,也推动其上游原料药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国内企业利润暴增、产能狂飙的背后,却隐藏着技术代差、专利围城与产能过剩三重险境。当市场红利见顶,一场以多靶点、口服化、长效化为方向的价值重构已然开始。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