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技术迭代下POCT诊断发展潜力凸显 中国市场增速快于全球但外企仍处领先地位

、POCT诊断对比临床实验室诊断优势明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POCT诊断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POCT即即时检测,是通过使用便携式分析设备和配套试剂,快速获得检测结果的一种方法。相比实验室诊断,POCT诊断在样本预处理、仪器校准、试剂配制以及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等方面具备优势。

POCT诊断及临床实验室诊断对比

项目 临床实验室诊断 POCT
周转时间
样本预处理 通常需要 通常不需要
仪器校准 频繁而且繁琐 不频繁且简单
试剂 需要配制 随时可用
耗材 相对少 相对多
检测仪器 复杂 简单
对操作者的要求 专业人员 非专业人员亦可
实验结果质量 接近实验室结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POCT技术迭代成为体外诊断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

POCT技术路径繁多,从创立至今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迭代。目前新一代检测技术如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基因测序、微流控等已陆续进入应用阶段。随着技术进步,POCT产品的精确度将进一步缩小与专业实验室检测的差距。

POCT技术路径

阶段

技术方法

技术原理

应用领域

早中期技术

免疫比浊

比例合适的抗原与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促聚剂(聚乙二醇等)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通过比较反应液的浊度与一系列标准品的浊度得到检测结果。

用于特定血浆蛋白检测。

免疫层析

将特异性物质(抗原、抗体等)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区带,在硝酸纤维素膜一端浸入样品(血液、尿液、唾液等),待样品移动至该反应区带后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用于心肌标志物检测、炎症指标检测、传染病检测、妊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激素指标检测等。

免疫荧光

免疫层析与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技术,在固定的特异性物质分子上标记荧光素,通过分析特异性反应产物的荧光素进行示踪和检测。

放射免疫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或抗体并通过免疫反应进行测定。

发光酶免疫

以酶标记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产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并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通过分析发光信号进行测定。

胶体金

氯金酸在还原剂(白磷、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形成一种处于胶体状态的带负电疏水胶溶液,称为胶体金。胶体金可用作免疫标记物。

斑点金渗滤

以微孔浅膜为载体,利用其可滤过性使抗原抗体反应和洗涤以液体渗滤过膜的方式迅速完成,并使用胶体金标记。

化学发光

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

干式化学

将多种反应试剂固定在干燥的载体上,以液体样本作为反应介质,使样本中的待测成分与干试剂进行反应。

用于血液(全血、血清、血浆)、尿液等样本中的各类指标检测。

新兴技术

生物传感器

利用蛋白质、酶、核酸等活性物质之间的分子识别功能,将待测物质的构象变化、浓度变化等生物的微观过程转变成可量化的电信号、荧光信号等物理化学信号,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用于血糖监测、激素检测、药物检测、细菌检测、病毒检测等。

生物芯片

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生物遗传物质或其他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血细胞分析、血气和电解质分析等检测。

基因测序

通过测序设备测定遗传物质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即测定和解读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用于分子诊断测定核酸序列。

微流控

把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个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实现对样品和试剂的数量和流速的精确控制。

可与生物传感器、分子诊断结合,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检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POCT成为体外诊断(IVD)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规模呈现持续且高速的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达329.6亿美元,占据IVD市场30%的份额,已成为龙头。2023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约为至353.3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达382.3亿美元,2029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达649.8亿美元,2022-2029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CAGR为10.18%。

POCT成为体外诊断(IVD)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规模呈现持续且高速的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达329.6亿美元,占据IVD市场30%的份额,已成为龙头。2023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约为至353.3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达382.3亿美元,2029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达649.8亿美元,2022-2029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CAGR为10.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POCT市场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外企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POCT市场呈稳健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快于全球。2015-2019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由43亿元增长至112亿元。2021年我国POCT渗透率为11%,相较于全球30%的渗透率而言,我国POCT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2024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达290亿元,2019-2024年我国POCT市场CAGR高达20.96%。

中国POCT市场呈稳健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快于全球。2015-2019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由43亿元增长至112亿元。2021年我国POCT渗透率为11%,相较于全球30%的渗透率而言,我国POCT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2024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达290亿元,2019-2024年我国POCT市场CAGR高达20.9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POCT诊断市场以雅培、罗氏、强生等外企为主,根据数据,2022年雅培、罗氏、强生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分别为17%、14%、14%。随着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国企业依托高性价比的优势,在细分领域已经打破了进口产品垄断。未来随着研发和工艺水平的迭代提升,国产产品在中高端领域通过国产替代将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我国POCT诊断市场以雅培、罗氏、强生等外企为主,根据数据,2022年雅培、罗氏、强生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分别为17%、14%、14%。随着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国企业依托高性价比的优势,在细分领域已经打破了进口产品垄断。未来随着研发和工艺水平的迭代提升,国产产品在中高端领域通过国产替代将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