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需求潜力大 我国GLP-1RA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国产药企陆续进场布局

1、GLP-1RA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GLP-1RA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可与GLP-1Rs结合,可发挥与GLP-1相同的作用,所以GLP-1RA同样具有多重降糖机制。GLP-1RA不仅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还可有效延缓胃排空、降低肠道运动性,激活下丘脑的神经通路和食欲调节区域使食欲下降、减少食物摄入,从而治疗肥胖。

GLP-1RA自2005年起,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在2014年批准用于减重,两个适应症都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2、糖尿病患病率上升,GLP-1RA市场增长潜力大

具体分析:在糖尿病领域,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影响着主要的身体器官,如心脏、肾脏、血管和神经等,被认为是慢病之王。根据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的统计,糖尿病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全球突发卫生事件之一。据估计,2021年全球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影响,预计2030年将达到6.43亿,2045年达到7.83亿,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1亿人,较2011年增长0.51亿人,占全世界的比重为26.26%,居全球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预计2030年、204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分别达1.64亿人、1.74亿人。

具体分析:在糖尿病领域,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影响着主要的身体器官,如心脏、肾脏、血管和神经等,被认为是慢病之王。根据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的统计,糖尿病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全球突发卫生事件之一。据估计,2021年全球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影响,预计2030年将达到6.43亿,2045年达到7.83亿,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1亿人,较2011年增长0.51亿人,占全世界的比重为26.26%,居全球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预计2030年、204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分别达1.64亿人、1.74亿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糖尿病人群中,T2DM(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90%以上。根据首部“中国糖尿病地图”的数据,我国2型糖尿病总体患病率已达到14.92%。传统的降糖药物主要有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TZD)等药物,但是不能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GLP1RA降糖减重效果明显。

而在糖尿病人群中,T2DM(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90%以上。根据首部“中国糖尿病地图”的数据,我国2型糖尿病总体患病率已达到14.92%。传统的降糖药物主要有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TZD)等药物,但是不能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GLP1RA降糖减重效果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GLP-1RA已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著的市场认可,已超过胰岛素,成为2023年全球应用最广泛的T2DM治疗药物,在中国有光明的前景。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T2DM GLP-1RA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69.7%,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27亿元。

GLP-1RA已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著的市场认可,已超过胰岛素,成为2023年全球应用最广泛的T2DM治疗药物,在中国有光明的前景。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T2DM GLP-1RA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69.7%,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2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减重领域市场空间巨大,促进GLP-1RA行业规模上升

而在全球范围内,肥胖症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并且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有6.5亿人患有肥胖症,预计2025年将影响到全球10亿成年人口;在中国,预计肥胖患者数将从2021年的1.84亿人增长到2045年的4.79亿人。

而在全球范围内,肥胖症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并且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有6.5亿人患有肥胖症,预计2025年将影响到全球10亿成年人口;在中国,预计肥胖患者数将从2021年的1.84亿人增长到2045年的4.79亿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减重手段大致分类三类:第一类是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等;第二类则是以胃旁路手术为代表的减重手术,手术后大部分人可以长期保持15-30%的减重效果,但存在多种潜在副作用、并发症风险,适用于小部分严重肥胖的人群;第三类是药物介入,如GLP-1RA(被FDA批准用于肥胖症治疗的司美格鲁肽2.4mg版,在临床试验中取得减重14.9%的优异效果;礼来的替尔泊肽15mg剂量下,受试者平均体重降幅可达20.9%,减重效果堪比手术)。

FDA批准的减重药物盘点

公司

药物名称

靶点

给药途径

Currax Pharmaceuticals

Contrave

阿片受体

口服

Eli Lilly

Mounjaro

GLP-1

皮下

KVKTECH

Lomaira

其他

口服

Novo Nordisk

Wegovy

GLP-1

皮下

Novo Nordisk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axenda

GLP-1

皮下

Rhythm Pharmaceuticals

Imcivree

MC4R

皮下

RocheGSK

Xenical

胃和胰脂肪酶

口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GLP-1RA药物要想维持减重效果,需要持续用药。在一项临床三期试验中,肥胖症患者在使用司美格鲁肽20周后,一半继续用药、另一半停药;一年后,停药组平均体重反弹达三分之二。根据诺和诺德官方资料,停止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有可能在大约5年内恢复到原来的体重。根据数据,GLP-1类药物凭优异的减重效果,增长将较其他药物类别更为迅猛,预计2023年我国GLP-1RAs市场规模达到4亿元。

不过,GLP-1RA药物要想维持减重效果,需要持续用药。在一项临床三期试验中,肥胖症患者在使用司美格鲁肽20周后,一半继续用药、另一半停药;一年后,停药组平均体重反弹达三分之二。根据诺和诺德官方资料,停止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有可能在大约5年内恢复到原来的体重。根据数据,GLP-1类药物凭优异的减重效果,增长将较其他药物类别更为迅猛,预计2023年我国GLP-1RAs市场规模达到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国产企业陆续进场布局GLP-1RA

GLP-1RA赛道潜力大,国产企业也陆续进场布局GLP-1RA,尤其是随着GLP-1品种专利的陆续到期,有望在国内迎来更大的发力空间。根据数据显示,我国GLP-1类药物总立项数已经超过700个。在企业方面,复星医药、华东医药、正大天晴等药企重点布局利拉鲁肽,九源基因、丽珠集团、联邦生物、石药集团等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仿制药研发。同时,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甘李药业、常山药业、科兴制药、通化东宝等都已入场。

国产企业进场布局GLP-1RA情况

企业名称

布局情况

华东医药

华东医药是国内减重赛道第一阵营,利拉鲁肽注射液“利鲁平”于2023330日获批“2型糖尿病”适应症;202374日获批“肥胖或超重”适应症,成为首款国产GLP-1“减重针”。目前华东医药产品管线达46项,其中围绕 GLP-1靶点已构筑包含口服、注射液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创新药/类似物产品共9款,包括1款上市、6款临床在研、2款临床前。

信达生物

玛仕度肽(IBI362)是信达生物与礼来共同推进的一款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在已开展的17项临床研究中已累计超过1500人的暴露量,为中国肥胖和糖尿病防治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20242月,玛仕度肽的首个NDANMPA受理,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甘李药业

甘李药业在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在售仅有胰岛素类的产品,在研的产品方向以胰岛素产品的优化和热门靶点产品开发为主,其中,长效GLP-1RA产品GZR18注射液已进入第二期临床试验

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在糖尿病领域布局多年,已有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两款1类创新药及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II)一款 2类新药获批上市。围绕GLP-1靶点,恒瑞医药同样布局多款药物,目前有5款产品在布局,涵盖了口服、双靶点、复方制剂等产品类型,临床产品在顺利推进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恒瑞医药GLP-1类药物布局

靶点

药物名

类型

适应症

最快进度

GLP-1R

诺利糖肽

多肽

2型糖尿病;减重

临床3

HRS-7535

小分子

2型糖尿病

临床2

HR17031

多肽,复方制剂

糖尿病

临床2

GLP-1R/GIPR

HRS9531

双靶点激动剂

2型糖尿病,减重

临床2

GLP-1R/GCGR

HR-1816

多靶点激动剂

糖尿病

临床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