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需求规模超百亿!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激烈 专利到期下仿制药蓄势待发

1、全球超重与肥胖人群数量持续提升,中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全球居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超重和肥胖被定义为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多脂肪堆积。体重指数(BMI)超过25被视为超重,超过30则为肥胖。同时,根据“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的报告,由于肥胖症率在过去30年的飞速成长,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根据《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居民总死亡人数的近90%,而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对于超重与肥胖的重视刻不容缓。

全球超重与肥胖人群数量持续提升,2030年成年人口中超重或肥胖人群将达到29亿人,占全球成年人口的一半。根据WHO,自1990年以来,全球成人肥胖增加一倍多,青少年肥胖增加了三倍,目前超重及肥胖人口已超过20亿。根据《世界肥胖报告》,全球超重及肥胖成年人群将在2025年达到25.3亿人,在2030年达到29亿人,在2035年达到33亿人。

全球超重与肥胖人群数量持续提升,2030年成年人口中超重或肥胖人群将达到29亿人,占全球成年人口的一半。根据WHO,自1990年以来,全球成人肥胖增加一倍多,青少年肥胖增加了三倍,目前超重及肥胖人口已超过20亿。根据《世界肥胖报告》,全球超重及肥胖成年人群将在2025年达到25.3亿人,在2030年达到29亿人,在2035年达到33亿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超重和肥胖是许多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需要进行有效控制。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全球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约等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群体依然处于持续增加状态,预计2045年将增长至7.83亿人。同时,糖尿病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代谢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肾病、视网膜病变、下肢动脉病变等问题,严重还可危及生命。糖尿病可以被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类型,其中II型糖尿病占比可达96%左右。

糖尿病分类及患者人数占比

<strong>糖尿病分类及患者人数占比</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4.9亿,2016-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预计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约6.1亿。其中,由于城市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居全球之首,预计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1.7亿。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4.9亿,2016-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预计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约6.1亿。其中,由于城市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居全球之首,预计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1.7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2026年中国GLP-1药物糖尿病领域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9亿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我国糖尿病患者于2030年达1.7亿人,II型糖尿病患者占比约96%。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指出,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因此假设2024年II型糖尿病诊疗率约35%。此外,参考目前司美格鲁肽医保后价格(3ml规格813.96元/支),假设GLP-1药物于2026年专利到期前治疗费用约800元/月(即200元/周),假设2024年GLP-1药物渗透率约2.8%。

同时,2024年,我国口服司美格鲁肽刚获批上市,其余GLP-1药物均为注射剂型,假设2024年患者依从性为80%,综上测算国内GLP-1药物II型糖尿病治疗市场规模有望于2026年达159亿元。

2024-2026年中国GLP-1药物II型糖尿病治疗市场规模预测

类别

2024E

2025E

2026E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人)

148

151.7

155.5

II型糖尿病患者占比(%

96%

96%

96%

中国II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人)

142.1

145.6

149.3

中国II型糖尿病诊疗率(%

35%

37%

39%

中国接受治疗的II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人)

49.7

53.9

58.2

国内GLP-1药物渗透率(%

2.80%

3.00%

3.20%

使用GLP-1药物的中国T2DM患者人数(百万人)

1.39

1.62

1.86

GLP-1治疗费用(元/周)

200

200

200

治疗周期(周)

52

52

52

GLP-1年治疗费用(元)

10400

10400

10400

患者依从性

80%

81%

82%

中国GLP-1药物降糖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116

136

15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中国司美格鲁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司美格鲁肽最初获批准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现在其适应症已包括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在治疗T2DM及肥胖症方面,司美格鲁肽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水平及减轻体重的功效,并且得到各种治疗指南的认可,包括由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发表的《二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2022年)》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随着医学界对司美格鲁肽疗效的认可和推广,预计其临床需求将激增,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司美格鲁肽最初获批准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现在其适应症已包括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在治疗T2DM及肥胖症方面,司美格鲁肽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水平及减轻体重的功效,并且得到各种治疗指南的认可,包括由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发表的《二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2022年)》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随着医学界对司美格鲁肽疗效的认可和推广,预计其临床需求将激增,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减重”市场争夺,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司美格鲁肽在NASH适应症上已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在中国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目前处于临床III期。在2021年7月,诺和诺德已在中国启动司美格鲁肽用于非肝硬化性NASH的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司美格鲁肽的超适应症处方已成定局,多家企业也积极布局。

我国GLP-1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在研情况

分类

公司

药物

研发进展

适应症

GLP-1创新药在研情况

信达生物

IBI362

临床Ⅲ期

2型糖尿病;肥胖

银诺医药

苏帕鲁泰

临床II

2型糖尿病

鸿运华宁

格鲁塔珠单抗

临床1I1

2型糖尿病

派格生物

聚乙二醇化艾塞那肽

临床II

2型糖尿病

常山生化

艾本那肽

临床1I

2型糟尿病

石药集团

GX-G6

临床II

2型糖尿病;肥胖

先为达生物

ecnoglutide

临床II

2型糖尿病;肥胖

天境生物/石药集团

TG103

临床Ⅱ期

2型糖尿病;肥胖;AD;NASH

中美华东

TTP273

临床II

2型糖尿病

百泰生物

Exendin-4Fc

临床II

2型糖尿病

恒瑞医药

诺利糖肽

临床II

2型糖尿病;肥胖

SHR-2042

IND获批

2型糖尿病;肥胖

甘李药业

GZR18

临床II

2型糖尿病;肥胖

瀚森制药

HS-20094

临床I

2型糖尿病;肥胖

兰州生物

促胰岛素分泌肽融台蛋白

临床I

2型糖尿病

东阳光生物

HEC88473

临床I

2型糖尿病;肥胖;NASH

贝达药业

BPI-3016

临床I

2型糖尿病

正大天晴

AP026

IND申请

2型糖尿病

GLP-1生物类似药在研情况

通化东宝

利拉鲁肽

上市申请中

2型糖尿病

瀚宇制药

利拉鲁肽

上市申请中

2型糖尿病

中美华东

利拉鲁肽

上市申请中

2型糖尿病;肥胖

正大天晴

利拉鲁肽

上市申请中

2型糖尿病

联邦制药

利拉鲁肽

临床I

2型糖尿病

宸安生物

利拉鲁肽

临床II

2型糖尿病

东阳光药业

利拉鲁肽

临床II

2型糖尿病

万邦生化

利拉鲁肽

临床Ⅱ期

2型糖尿病;肥胖

双鹭药业

利拉鲁肽

临床II

2型糖尿病

健翔生物

利拉鲁肽

上市申请中

2型糖尿病

圣诺生物

利拉鲁肽

上市申请中

2型糖尿病;肥胖

先为达生物

利拉鲁肽

BE试验

3型糖尿病;肥胖

诺博特生物

利拉鲁肽

BE试验

4型糖尿病;肥胖

九源基因

司美格鲁肽

临床Ⅲ期

2型糖尿病

中美华东

司美格鲁肽

临床I

2型糖尿病

丽珠集团

司美格鲁肽

临床Ⅰ期

2型糖尿病

宸安生物

司美格鲁肽

IND获批

2型糖尿病

联邦生物

司美格鲁肽

IND获批

2型糖尿病

齐鲁制药

司美格鲁肽

IND申请

2型糖尿病

质肽生物

司美格鲁肽

IND申请

2型糖尿病

石药集团

司美格鲁肽

IND申请

2型糖尿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专利即将到期,中印仿制药蓄势待发

2021年,美国FDA批准司美格鲁肽作为减肥药上市,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可使体重平均减轻15%。不过,司美格鲁肽减肥效果很好,但价格也确实偏高,以美国价格为例,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的肥胖患者,一个月的费用可能要超过1000美元。

与此同时,现阶段,利拉鲁肽专利在中国已经过期,而司美格鲁肽的专利也将于2026年在中国和印度过期,印度和中国的企业蓄势待发,计划通过开发生物仿制药来降低司美格鲁肽药物的高昂价格。不过,市场价格的下降,会促进需求大增,这反过来也会产生连锁反应,加大市场竞争,带来更低廉的售价。

在印度方面,虽然印度尚未批准任何减肥生物仿制药,但Glenmark Pharmaceuticals在2024年1月份推出一款利拉鲁肽生物仿制药——Lirafit,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该药物每天只需花费约1.2美元,相比利拉鲁肽便宜70%。同时,印度仿制药巨头Biocon也开发司美格鲁肽的生物仿制药,正等待上市。

在中国方面,中国药监局已经批准两款由中国公司生产的用于减肥的GLP-1类药物,第一款是华东医药生产的利拉鲁肽生物仿制药(商品名为利鲁平);第二款是仁会生物生产的贝那鲁肽(商品名为菲塑美)。同时,中国已有几家公司准备在2026年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后抢占市场,如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生物仿制药已完成治疗2型糖尿病的3期临床试验,并且已经启动司美格鲁肽生物仿制药治疗肥胖的3期临床试验。

除了上述仿制药外,部分制药公司也在开发新型和改进减肥药物。例如,位于印度孟买的Sun Pharmaceuticals开发了一种名为GL0034的分子,其化学结构相比司美格鲁肽略有调整,并改变了它与胰岛素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希望产生出更便宜且媲美司美格鲁肽效果的减肥药。早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使用者在2个月内体重减轻了10%。此外,该公司也在开发与替尔泊肽竞争的全新结构的双靶点减肥药。由此可见,随着司美格鲁肽生物仿制药的到来,市场竞争将会变得尤为激烈。(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