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市场需求空间大 康复医院、养老机构为主要应用领域

一、行业相关概述

康复辅助器具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或者社区服务机构等场所,对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进行功能补偿、功能代偿以及改善适应环境能力的辅助器具、设备、仪器、技术和软件。

根据民政部修订的《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2023年版)》,将康复辅具划分为12个主类,包括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和适配件、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个人医疗辅助器具、技能训练辅助器具、操作物品和器具的辅助器具、环境改善和评估的辅助器具、家务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训练辅助器具、休闲娱乐辅助器具等。

根据民政部修订的《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2023年版)》,将康复辅具划分为12个主类,包括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和适配件、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个人医疗辅助器具、技能训练辅助器具、操作物品和器具的辅助器具、环境改善和评估的辅助器具、家务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训练辅助器具、休闲娱乐辅助器具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我国康复辅助器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主要涉及原材料的供应,包括电子电器类、结构件类、产品配件类和包装材料等;中游环节围为康复辅具的生产制造过程。下游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医院、社区康复医院、康复医院、医药连锁机构、养老院等机构;以及老年群体、残疾群体、慢性病群体、产后康复群体以及术后患者群体等终端用户。

目前我国康复辅助器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主要涉及原材料的供应,包括电子电器类、结构件类、产品配件类和包装材料等;中游环节围为康复辅具的生产制造过程。下游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医院、社区康复医院、康复医院、医药连锁机构、养老院等机构;以及老年群体、残疾群体、慢性病群体、产后康复群体以及术后患者群体等终端用户。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康复辅助器具属于康复医疗产业。康复医疗是一个运用多种手段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康复医疗与临床,保健,预防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体系。康复医疗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医疗市场涵盖人群广泛(包括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术后功能障碍者、产后功能障碍者、重疾人群等群体),潜在需求巨大。近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已突破千亿市场规模;2022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达12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22%。预计2024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达16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85%。

康复医疗市场涵盖人群广泛(包括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术后功能障碍者、产后功能障碍者、重疾人群等群体),潜在需求巨大。近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已突破千亿市场规模;2022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达12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22%。预计2024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达16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8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随着康复医疗的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作为康复医疗产业的细分组成部分,近年也随之得到了发展。近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多孩”政策放开后产妇数量增加及其他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康复辅具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康复辅具市场规模为1210.98亿元,同比增长7.65%。且预计‌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康复辅具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康复辅具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我国康复辅具市场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目前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仍存在个性化适配度欠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有相关建议认为,未来行业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和使用培训这两方面重点发力。具体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我国康复辅具市场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目前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仍存在个性化适配度欠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有相关建议认为,未来行业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和使用培训这两方面重点发力。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康复辅助器具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老年群体、残疾群体、慢性病群体、儿童康复群体、产后康复群体以及术后患者群体等。其中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

康复医疗器械消费群体画像

消费群体 相关服务
老年群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居民平均寿命明显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2022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2.80亿人,占比19.8%。据国家卫健委的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会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失能老人群体持续扩大,日常专业康复的需求量大且功能要求越来越高。
残疾群体 我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多万,医疗康复可促进残疾人康复。
慢性病群体 我国居民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我国慢性病群体规模约在3亿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慢性病患者群体对于心肺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等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将保持较高水平。
产后康复群体 科学的产后康复对于帮助支性恢复身体机能、持续母乳喂养具有重要作用。以专门针对女性产后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主动、系统的康复指导和训练为主的产后康复,已成为产科医院、月子中心的核心服务内容。
术后患者群体 康复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应用已被证实有效,能够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使患者快速恢复。2021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手术8103.11 万人次。术后患者属于强需求康复群体,手术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康复能够对手术创伤进行恢复,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
儿童康复群体 中国0-15岁之间的儿童有康复需求者约3000万。儿童处于生理发育的早期,各器官系统可塑性极强,康复能使他们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或恢复,其他机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且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帮助儿童获得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于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老年群体来看,伴随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群体对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日益强烈,使得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问题成为刚需。2023 年末全国 65岁及以上人口达 21,676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4%。但相关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平均每年新增60岁以上老人1000万左右。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老人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在此情况下,解决养老服务中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迫在眉睫。

从老年群体来看,伴随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群体对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日益强烈,使得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问题成为刚需。2023 年末全国 65岁及以上人口达 21,676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4%。但相关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平均每年新增60岁以上老人1000万左右。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老人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在此情况下,解决养老服务中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迫在眉睫。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这一要求既有效回应了4400万失能老年人的康复服务需求,也给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残疾人群体来看,残疾人由于先天的或后天的种种原因而导致身体或精神存在部分缺失,而康复医疗出现之处主要是服务于残疾人群体的,通过科学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环节,帮助患者尽量恢复其功能。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人。我国的残疾人群体庞大,而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的比例却较低,我国残疾人群体潜在的康复医疗需求巨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即每100人中至少6位残疾人。但2021年我国3000多万持证残疾人中,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有850.8万,仅占总数的24%左右。

从残疾人群体来看,残疾人由于先天的或后天的种种原因而导致身体或精神存在部分缺失,而康复医疗出现之处主要是服务于残疾人群体的,通过科学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环节,帮助患者尽量恢复其功能。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人。我国的残疾人群体庞大,而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的比例却较低,我国残疾人群体潜在的康复医疗需求巨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即每100人中至少6位残疾人。但2021年我国3000多万持证残疾人中,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有850.8万,仅占总数的24%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慢性病患者群体来看,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在我国,2023年30岁至69岁人群伤于任何心血管疾病、病症、糖尿病和慢性肾病这4种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为15.9%(近1/6)。据统计,2023年我国患慢性病的总人数达到1.8亿。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有2.6亿,老龄化人群中慢性病发病率高达50%,约1.3亿老年患有各种慢性病;其他人群约有5000万慢性病患者,合计1.8亿人。

综上可见,我国康复辅助器具有着广阔的需求空间。

四、行业下游市场情况

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主要应用到综合医院、社区康复医院、康复医院、医药连锁机构、养老院等医疗卫生领域。这些机构是康复辅具的主要购买者和使用者,通过与上游和中游环节的合作,提供康复辅具给最终的老年群体、残疾群体等终端用户群体。

1、康复医院

康复医院是康复辅助器具下游最广泛的运用场景之一。近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医疗环境也持续得到改善,我国康复医院数量逐年递增。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医院数量达810家,较上年同比增长9.61%。

康复医院是康复辅助器具下游最广泛的运用场景之一。近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医疗环境也持续得到改善,我国康复医院数量逐年递增。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医院数量达810家,较上年同比增长9.6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养老院等各类养老机构

养老院等各类养老机构也是康复医疗器械的下游运用场景之一。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包括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养老机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但某些养老机构(如农村敬老院)也接收辖区内的孤残儿童或残疾人。

自2019年以后,随着老年人口增长的加快和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养老机构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状态。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1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1万个。截至2023年末,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超40万个,养老机构4.1万个。

自2019年以后,随着老年人口增长的加快和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养老机构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状态。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1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1万个。截至2023年末,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超40万个,养老机构4.1万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中国养老机构数量的增加,我国养老床位数量也在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养老床位数量为822.3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床位518.3万张,比上年增长2.9%;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有床位311.1万张。截至2023年我国养老服务床位820.1万张。

随着中国养老机构数量的增加,我国养老床位数量也在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养老床位数量为822.3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床位518.3万张,比上年增长2.9%;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有床位311.1万张。截至2023年我国养老服务床位820.1万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