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超声设备处于增量阶段 国产品牌跻身行业前列 高端市场国产化空间仍较大

、凭借诸多优势超声设备成为保有量最大的医学影像设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超声设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超声设备是根据超声波原理研制的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器械。CT、MRI、X光和超声并称现代医学四大影像技术,其中超声凭借无辐射、实时扫查、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检查结果快、性价比优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是保有量最大的医学影像设备。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CT检测人次为2亿人次,而超声检测人数达20亿人次。2019年,我国超声、DR、CT、MRI保有量约为22万台、7万台、2.6万台、1万台,超声约占医学影像设备总保有量的74.44%。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CT检测人次为2亿人次,而超声检测人数达20亿人次。2019年,我国超声、DR、CT、MRI保有量约为22万台、7万台、2.6万台、1万台,超声约占医学影像设备总保有量的74.4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超声设备市场仍处于增量阶段预计2030年规模将超200亿元

近年来,超声设备市场总体向好。2021年全球超声设备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预计从2022年到2030年将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近年来,超声设备市场总体向好。2021年全球超声设备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预计从2022年到2030年将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海外发达国家超声设备发展较早,市场趋于饱和,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存量更新迭代需求,中国等新兴市场仍处于增量阶段。

在国家医疗改革等行业政策利好、超声诊疗逐渐由超声科进入临床科室、产品型式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下,中国超声设备市场稳步增长,逐步进入成熟期。

2019-2020年中国超声设备出货量由4万台增长至4.2万台,预计2024年中国超声设备出货量达6.8万台。2015-2020年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由69.9亿元增长至90.2亿元,预计2030年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达216.2亿元,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8.1%。

2019-2020年中国超声设备出货量由4万台增长至4.2万台,预计2024年中国超声设备出货量达6.8万台。2015-2020年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由69.9亿元增长至90.2亿元,预计2030年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达216.2亿元,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8.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迈瑞国产品牌已跻身行业前列,高端市场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全球超声厂家众多,欧美发达地区的超声品牌实力强劲。根据数据,2019年通用医疗(GE)和飞利浦合计占据市场约50%份额。

全球超声厂家众多,欧美发达地区的超声品牌实力强劲。根据数据,2019年通用医疗(GE)和飞利浦合计占据市场约50%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超声设备是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技术壁垒高,国内此前面临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国产产品占有率低等问题,近年来政策对国产医疗影像设备的发展与院内配置的支持力度加大,利好国内超声设备行业的发展。目前,迈瑞、开立等国产品牌已经跻身行业前列,和国际巨头通用、飞利浦、西门子分庭抗礼。

我国超声设备行业相关支持国产政策

政策 相关内容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规划”》 明确超导核磁、多排螺旋CT、高性能彩超等重点产品的发展技术路线,以改变我国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可靠性差及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情况,着力突破高端装备及核心部件国产化的瓶颈问题。
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十百千万工程” 科技部、卫生部联合全国10个省(市)政府启动创新医疗器械“十百千万工程”。在10个省市的100个区(县)范围内选择试点医疗机构1000家,应用0000台以上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品目录》 原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开展优秀国产设备的遴选工作,建立国产优秀医疗设备目录,现已公布至《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遇选品目录》第6批通选结果,共计超过1000款国产医疗设备入选。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将高性能医疗设备作为重点发展十大领域之一。要组织实施包括高端诊疗设备在内的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并明确到2025年,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占率大幅提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明确需加强高装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
《“十三五”医疗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要培育若干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领军医疗器械企业和一-批具备较强创新活力的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扩大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主流高端产品全面实现国产化,引领筛查预警、早期诊断、微/无创治疗等新型医疗产品全面实现国产化。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推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减少进口依赖,降低医疗成本。
《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 “首台套”是指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知识产权、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包括前三台(套)或批(次)成套设备、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其中23种医疗设备可享受“首台套”推广应用政策的扶持,其中包括DR、MR、CT、PET-CT、 PET/MR、 DSA、 彩超和电子内窥镜等医用影像设备。
《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明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要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来定。二级及以下医院和非临床急救型的医院科室要引导优先配置国产医疗设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中标情况看,数量方面,2023年迈瑞超声影像诊断设备中标数量占比达32%,明显领先于其他品牌;其次是通用和飞利浦,分别占据了17.9%和14.4%的市场份额,开立医疗份额为7%。金额方面,2023年超声影像诊断设备中标金额TOP3为通用、迈瑞、飞利浦,分别占据了26.1%、24.6%、23.3%的市场份额。

从中标情况看,数量方面,2023年迈瑞超声影像诊断设备中标数量占比达32%,明显领先于其他品牌;其次是通用和飞利浦,分别占据了17.9%和14.4%的市场份额,开立医疗份额为7%。金额方面,2023年超声影像诊断设备中标金额TOP3为通用、迈瑞、飞利浦,分别占据了26.1%、24.6%、23.3%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产品牌持续布局,超声领域的进口替代进程随即加快。目前,超声领域中低端市场的进口替代已基本完成。根据数据,2020年H1,超声低端市场的国产化率约80%,中端市场的国产化率约45%。高端超声市场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等海外巨头在超声领域深耕多年,掌握着超声探头等核心技术和芯片等上游核心零部件,在高端市场垄断多年;而国产品牌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致使国内高端超声设备国产化率较低,2020年H1为10%。

国产品牌持续布局,超声领域的进口替代进程随即加快。目前,超声领域中低端市场的进口替代已基本完成。根据数据,2020年H1,超声低端市场的国产化率约80%,中端市场的国产化率约45%。高端超声市场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等海外巨头在超声领域深耕多年,掌握着超声探头等核心技术和芯片等上游核心零部件,在高端市场垄断多年;而国产品牌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致使国内高端超声设备国产化率较低,2020年H1为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