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真菌蛋白行业规模扩大 海外供应商占据主场 中国企业或将受益于政策支持

真菌蛋白味道鲜美且富含纤维素,用于生产肉类替代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真菌蛋白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微生物蛋白是一种以微生物作为底盘生产的蛋白质,从生产工艺角度来看,本质上属于细胞发酵工艺,以底盘菌株为产业链核心,细胞利用上游简单原料如糖类、氨、微量元素等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分为酵母蛋白、微藻蛋白、丝状真菌蛋白三类,其中,丝状真菌蛋白相比酵母、微藻等蛋白,其味道更鲜美且富含纤维素,菌丝体具有类似肉质的组织结构,可用于生产肉类替代品,目前用于生产丝状真菌蛋白的菌株有枯萎镰刀菌、黄石镰刀菌、米曲霉等。

微生物菌体蛋白分类

分类 下游 产品优势 商业化案例
酵母蛋白 普通食品(如乳制品、蛋白饮料、素肉、烘焙食品、调味剂),功能食品(如蛋白粉、能量棒、蛋白棒) 含有9种人体所有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无致敏成分,适合人群广泛;高含量谷氨酸带来风味特性;体外消化率高(约81%),易被人体吸收;具有增色特性和保水性。在素肉的生产过程中,酵母蛋白可替代其中5%~40%的植物蛋白。 2023年12月安琪酵母的酵母蛋白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
微藻蛋白 主流是饲料、少数可作为食品或食品配料进行商业化生产 微藻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等生物活性分子,如螺旋藻含有的蛋白质是同等质量牛肉的3倍。微藻蛋白具有适用于食品化加工的理化特性,如小球藻、钝顶螺旋藻蛋白提取物可实现凝胶化,普通小球藻蛋白具有较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商业化乳化蛋白质更好的乳化力和乳化稳定性。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节旋藻(螺旋藻)、莱茵衣藻、小球藻、杜氏藻属、眼虫藻等为可供人类安全食用的微藻种属;我国批准了钝顶螺旋藻、拟微球藻等7类微藻蛋白可用于食品。
丝状真菌蛋白 食品原料、肉类、乳制品 相比酵母、微藻等蛋白,丝状真菌蛋白味道更鲜美,富含纤维素,具有类似肉质的组织结构,可用于生产肉类替代品。 丝状镰刀菌是第一个被开发的真菌蛋白(20世纪60年代末),由英国RHM原料公司耗时3年,从近3000种真菌中挑选出的用于蛋白产品开发的最佳真菌;含有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富含膳食纤维等性质,使其在真菌蛋白开发中广受青睐。黄石镰刀菌是一种生产可食用蛋白质的微生物,由美国Nature’sFynd公司在地热泉水中发现。黄石镰刀菌生产的黄石镰刀菌体蛋白,含有9种必需氨基酸的完整蛋白质,不含胆固醇或反式脂肪,可用于制作纯素食的肉类和乳制品。通过专用发酵技术,实现了黄石镰刀菌体蛋白的无抗生素添加、无毒处理、大规模托盘培养与获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真菌蛋白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欧洲市场占比较大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环境压力增大,巨大的蛋白供应缺口形成,真菌蛋白迎来发展机遇。根据数据,2018-2022年全球真菌蛋白市场规模由245.46百万美元增长至271.97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真菌蛋白市场规模达411.46百万美元,2029年全球真菌蛋白市场规模达878.28百万美元。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环境压力增大,巨大的蛋白供应缺口形成,真菌蛋白迎来发展机遇。根据数据,2018-2022年全球真菌蛋白市场规模由245.46百万美元增长至271.97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真菌蛋白市场规模达411.46百万美元,2029年全球真菌蛋白市场规模达878.28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地区层面来看,近几年欧洲市场发展速度较快,2022年真菌蛋白市场规模达108.23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40%;其次是北美和亚洲,市场份额分别为32%和17%。

地区层面来看,近几年欧洲市场发展速度较快,2022年真菌蛋白市场规模达108.23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40%;其次是北美和亚洲,市场份额分别为32%和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Quorn Foods等海外供应商占据主要市场,中国企业将受益于政策支持

市场格局方面,目前Quorn Foods、3F BIO、Meati Foods、MycoTechnology 和 Mycorena 等海外真菌蛋白供应商领跑,总占比超97%。

市场格局方面,目前Quorn Foods、3F BIO、Meati Foods、MycoTechnology 和 Mycorena 等海外真菌蛋白供应商领跑,总占比超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真菌蛋白市场相对空白,目前仅富祥药业等少数企业布局真菌蛋白赛道。未来推动微生物蛋白发展是大势所趋。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树立食物大局观”,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化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2023年《求是》杂志刊登总书记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相关政策支持下,国内企业或将显著受益乘风而上。

我国真菌蛋白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会议/杂志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15年12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农业、大食物”的新观念。“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2016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 “树立大食物观”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重要内容
2017年12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2021年12月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 未来食品制造。研究细胞培养肉、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营养型食品的培养和制造技术,推进农产品资源梯次高值利用、组分互作与品质调控、食品新资源挖掘、食品大数据、食品组学、功能性食品、分子食品创制、食品危害物监测与评估等技术创新。
2022年3月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 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2022年5月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发改委 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化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
2023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 树立大食物关,发展动物植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023年3月 《求是》杂志 - 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