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限塑令”推行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1.生物降解塑料概述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与传统塑料不同,其具有可降解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 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天然物质,不会对土地、水源和生物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常见的生物降解塑料类型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乙烯醇(‌PVA)‌、‌二氧化碳共聚物(‌PPC)‌、‌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等,应用领域涉及3D打印、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超市购物袋、农用地膜等。

常见的生物降解塑料情况

类别 应用领域
聚乳酸 可应用于食品包装、3D打印、一次性餐具等领域。
聚羟基脂肪酸酯 可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包装材料、电子产品等领域。
二氧化碳共聚物 可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包装材料等领域。
聚己内酯 可应用于食品包装、药物载体、‌增塑剂等领域。
聚丁二酸丁二酯 可用作垃圾袋、包装袋、化妆品瓶、婴儿尿布、农用地膜等。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可应用于食品包装、农用地膜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限塑令”背景下,生物降解塑料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随着塑料的广泛使用,“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遏制“白色污染”,限制和减少塑料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7年12月就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这也是我国首提“限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2020 年1月,“限塑令”迎来升级,被称为国内“史上最严限塑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布,以2020年、2022年、2025年为节点,明确了控制“白色污染”的时间及禁限范围;其后,“限塑令”相关政策持续加码,《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相继出台,进一步推动治理塑料污染;同时,各地政府也积极跟进制定本地化“限塑令”政策,聚焦塑料污染治理。随着“限塑令”政策实施和推行,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限塑”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020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 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加强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
2020年8月 商务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聚焦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住宿、展会、电子商务等业态,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用品的限塑禁塑画出了时间线。
2021年5月 民航局 民航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计划(2021-2025年) 到2025年,民航行业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消费强度较2020年大幅下降,替代产品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塑料等垃圾智慧化、规范化回收处理体系基本建立,民航行业与塑料污染治理相关产业协同更加深入有效。
2021年9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 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落实国家有关禁止、限制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规定。建立健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报告制度,督促指导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等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2023年5月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 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五类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商务领域经营者未遵守国家禁限使用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生物降解塑料替代需求旺盛,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在“限塑令”政策持续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替代需求旺盛,带动其产量和消费量持续攀升,2022年分别达到79.54万吨和65.3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87%和81.45%,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同时,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且增速逐渐加快。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76.36%。

在“限塑令”政策持续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替代需求旺盛,带动其产量和消费量持续攀升,2022年分别达到79.54万吨和65.3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87%和81.45%,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同时,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且增速逐渐加快。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76.3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生物降解塑料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打开,未来有望加速放量

我国是全球最大塑料消费国,2022年仅包装行业就消耗4920万吨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具有巨大替代空间,潜在需求可以达到千万吨级别,但其目前消费量还不足100万吨,渗透率也比较低,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传统塑料,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发展时间晚,还面临着生产技术尚不成熟、价格相对较高、产品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推广和应用。

我国是全球最大塑料消费国,2022年仅包装行业就消耗4920万吨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具有巨大替代空间,潜在需求可以达到千万吨级别,但其目前消费量还不足100万吨,渗透率也比较低,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传统塑料,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发展时间晚,还面临着生产技术尚不成熟、价格相对较高、产品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推广和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需求有望加速放量。一是在限塑令等环保政策实施、推广及市场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推动下,将为生物降解塑料带来大量替代需求。二是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主动选择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带来市场需求增长。三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价格下降,将利好其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打开下游需求市场。这主要靠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以及相关补贴政策等带动。据了解,目前海南省、甘肃省等多个地区已针对生物降解塑料出台补贴政策,将助力缩小生物降解塑料和传统塑料之间的价格差距。四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标准体系、检测认证制度等不断建立,将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下游市场不同消费需求。

未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需求有望加速放量。一是在限塑令等环保政策实施、推广及市场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推动下,将为生物降解塑料带来大量替代需求。二是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主动选择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带来市场需求增长。三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价格下降,将利好其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打开下游需求市场。这主要靠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以及相关补贴政策等带动。据了解,目前海南省、甘肃省等多个地区已针对生物降解塑料出台补贴政策,将助力缩小生物降解塑料和传统塑料之间的价格差距。四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标准体系、检测认证制度等不断建立,将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下游市场不同消费需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