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限制放宽!我国牛黄行业原料供给紧张或缓解 体外培植开发市场空间大

1、牛黄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牛黄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是中国四大名贵珍稀动物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药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牛黄的功效为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天然牛黄资源稀缺,可替代性低。目前,市面上主要的牛黄原材料可分为四种,分别为天然牛黄、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

四种牛黄对比

类别

天然牛黄

培育牛黄

体外培植牛黄

人工牛黄

来源

牛的干燥胆结石,天然牛黄的发现概率只有1-2‰,来源稀缺

用活体牛,以外科手术的方法在牛的胆囊内插入致黄因子,使之生成牛黄。生产周期较长,半年到一年,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规模生产

以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等制成。生产周期仅为1周,解决了天然牛黄的稀缺性

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成

质量检测指标

胆酸≥4.0%,胆红素≥25.0%

胆酸≥713.0%,胆红素≥35.0%

胆酸≥6.0%,胆红素≥35.0%

胆酸≥13.0%,胆红素≥0.63%

功能主治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同天然牛黄

同天然牛黄

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用于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痛肿疗疮

价格(元/千克)

800000

/

120000

81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牛黄产生条件苛刻,牛患病概率低,原材料来源下降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少数为胆管或肝管结石),其形成主要是由于牛的肝脏中受到细菌(如大肠杆菌)的侵染,导致胆道发炎或者是患有胆汁排除障碍,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胆色素沉淀并凝结,影响正常代谢最终形成粒状物或者块状物。而牛得胆结石病的概率仅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100万头牛才能产3-4公斤牛黄。按出栏量来看,从2017年开始,我国牛肉出栏量开始迅猛增加,2023年达到5023万头。按存栏量来看,2017年牛肉存栏量是6617万头,2023年牛肉存栏量则达到1.05亿头,大约增长了4000万头,存栏量增长幅度较大,但是牛增速仍然无法满足牛黄需求的快速上涨。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少数为胆管或肝管结石),其形成主要是由于牛的肝脏中受到细菌(如大肠杆菌)的侵染,导致胆道发炎或者是患有胆汁排除障碍,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胆色素沉淀并凝结,影响正常代谢最终形成粒状物或者块状物。而牛得胆结石病的概率仅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100万头牛才能产3-4公斤牛黄。按出栏量来看,从2017年开始,我国牛肉出栏量开始迅猛增加,2023年达到5023万头。按存栏量来看,2017年牛肉存栏量是6617万头,2023年牛肉存栏量则达到1.05亿头,大约增长了4000万头,存栏量增长幅度较大,但是牛增速仍然无法满足牛黄需求的快速上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养殖场牛喂以饲料,患胆道疾病的几率小,而天然牛黄的形成一般要5岁以上,10多年的老牛患胆结石的概率更大。目前,国内养牛产业以食用牛为主,一般在1.5-2岁出栏宰杀,而天然牛黄一般出现在年老的病牛体内,产出具有随机性,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

3、国家放宽对于进口牛黄的限制,或缓解国内供应紧张

此外,为防止疯牛病通过牛黄等用药途径的传播,国家药监局于2000年和2001年相继发布《关于加强牛源性药品进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禁止药品、生物制品生产中使用疫区牛源性材料的通知》。自200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牛源性及其相关药品监督管理的公告》,公告规定我国禁止使用进口牛源性材料如牛黄等制备中成药。

在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近几年,天然牛黄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根据康美中药网的数据,2023年6月,天然牛黄的价格已经突破每公斤100万元的大关,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攀升至每公斤165万元。受此影响,以天然牛黄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随之进行提价。2023年5月5日,片仔癀也曾发布公告称,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布片仔癀锭剂国内零售价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

因此,2024年7月1日,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国家药监局会同海关总署起草了《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到为加强牛黄(指天然牛黄,下同)进口管理,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对来自于不存在疯牛病疫情禁令国家(地区),且符合我国海关检疫要求和药品质量检验要求的牛黄,允许其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这意味着,国家放宽对于进口牛黄的限制。

但是,《征求意见稿》对进口牛黄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办法,如限定牛黄进口申请者的使用权限为“仅限进口申请人自用于相关中成药的生产,不得销售”。同时,其规定试点区域与时限,具体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个省(区、市),时限为公告发布之日起2年。因此,随着进口牛黄在本土市场的应用,或可缓解本土牛黄供应紧张的压力、稳定牛黄市场价格。

4、体外培育牛黄成天然牛黄最好替代,待开发市场空间大

除了进口牛黄替代外,为解决天然牛黄市场供需不平衡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1972年以来陆续批准3个牛黄代用品,即人工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但由于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各方面差距其远,而培植牛黄无法规模量产,所以体外培育牛黄成天然牛黄最好替代。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体外培育牛黄行业产量约为4.12吨,2017-2022年CAGR为6.69%。

体培牛黄的优势

<strong>体培牛黄的优势</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有650多种中成药制剂处方中含有牛黄及其代用品,其中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含牛黄及其代用品的中成药制剂共有95个品种。23个中药制剂使用牛黄,占比达24.2%,1个制剂二十五味珍珠丸使用体外培育牛黄,1个制剂西黄丸使用的是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

使用牛黄(天然+体培)一览

种类

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含牛黄及其代用品的中成药制剂品种

种类

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不可使用人工牛黄替代

牛黄

二十五味松石丸(藏族验方)、十二味翼首散(藏族验方)、十香返生丸、七十味珍珠丸、人参再造丸、九味石灰华散(藏族验方)、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小儿百寿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局方)、牛黄镇惊丸、仁青常觉(藏族验方)、仁青芒觉、片仔癀、片仔癀胶囊、六应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局方至宝散、梅花点舌丸

牛黄

安宫牛黄丸、八宝玉枢丸、保赤一粒金散、保赤一粒金丸、保婴夺命散、大活络丸、癫狂龙虎丸、瓜子锭、广羚散、猴枣牛黄散、回春丹、回天再造丸、金黄抱龙丸、局方至宝散、六应丸、梅花点舌丸、牛黄抱龙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清热散、牛黄清心丸(局方)、牛黄醒脑丸、牛黄镇惊丸、片仔癀、人参再造丸、十香返生丸、天黄猴枣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含浓缩丸)、万应锭、五粒回春丸、西黄丸、小儿百寿丸、小儿回春丸、小儿羚羊散、小儿牛黄清心散、小儿清热镇惊散、小儿珠黄散、至圣保元丸、珠珀保婴散

牛黄或体培牛黄

西黄丸

体培牛黄

二十五味珍珠丸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人工合成牛黄总需求量旺盛,国内需求量在500吨左右。在中药领域,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含牛黄及其代用品的中成药制剂中70个中药制剂使用人工牛黄,占比达73.7%,其中牛黄上清胶囊、牛黄消炎片、牛黄蛇胆川贝液和牛黄解毒片等为人工牛黄重点中药产品。因此,未来体培牛黄替代率提升,待开发市场空间大。(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