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铸造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年产量维持在1.1亿吨左右 产能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一、铸造工艺分为砂型铸造、精密铸造、压铸三大类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按工艺划分,铸造可分为砂型铸造、精密铸造、压铸三大类。

铸造工艺分类

工艺名称 工艺原理 技术特点 应用领域
砂型铸造 通过制芯、造型等设备将石英砂制作成砂芯、砂型,并组成铸型,将熔炼后的金属液体倒入铸型,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铸件。 铸造工艺包括潮模砂工艺、树脂砂工艺、精密组芯工艺等。潮模砂及树脂砂为传统砂型铸造工艺,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精密制芯、造型、组芯过程尺寸精度要求高,对制芯设备、芯盒模具、组芯等系统精度并保持其稳定性的技术难度较大。 砂型铸造广泛用于汽车、工程机械、机床、通用机械、铁路、船舶、石化、电力、家电、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铸件生产;对于铸件壁厚特别小、尺寸精度特别高、表面粗糙度要求特别高的特殊类型的铸件不适用砂型铸造。
精密铸造 将易溶材料制成的模样上涂敷耐火材料形成型壳,溶出模样,注入液态金属,冷却后获得铸件。 精密铸造需要制蜡模、制壳、熔模、烧结等工艺过程,工艺技术控制难度较大。 适用于生产各类材质的中小尺寸、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要求很高或壁厚很薄的特殊类型铸件,一般适用于汽车、通用机械、医疗机械、仪器仪表、家电五金等特殊类铸件生产。
压铸 将液态金属在高温高压下射入压铸机内的金属模具内,在短时间内凝固获得铸件。 对压铸设备及模具技术要求较高,大吨位压铸岛技术难度较大。 压铸工艺主要用于锌、铝、镁等低熔点合金的薄壁件的大批量铸造生产,主要适用于汽车、3c、轻工、日用五金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近年来全球铸件产量维持在1.1亿吨左右

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近年来机械工业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使得全球铸件产量维持高位,在1.1亿吨左右。

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近年来机械工业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使得全球铸件产量维持高位,在1.1亿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全球产能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从地区发展情况看,美国铸造业市场景气度高。2018-2023年美国铸造业收入以每年3.9%的年平均速度增长,预计2024-2028年美国铸造业年收入增长率为4.6%。

从地区发展情况看,美国铸造业市场景气度高。2018-2023年美国铸造业收入以每年3.9%的年平均速度增长,预计2024-2028年美国铸造业年收入增长率为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铸造加工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的不断进行,全球产业链不断重构,新兴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铸造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铸件产能已跻身全球前十名,特别是中国受下游需求增多刺激和政策支持驱动,铸件产量常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据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的不断进行,全球产业链不断重构,新兴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铸造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铸件产能已跻身全球前十名,特别是中国受下游需求增多刺激和政策支持驱动,铸件产量常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据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政策支持

铸造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可或缺的产业链地位,我国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出台了一系列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引导和提高铸造行业发展水平,有效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需要和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如2023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铸造和锻压行业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行业总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和持续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培育发展一批世界级优质企业集团,培育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国铸造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3年4月 《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 到2025年,铸造和锻压行业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布局与生产要素更加协同。重点领域高端铸件、锻件产品取得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砂型3D打印、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温热锻、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等先进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建成10个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智能化改造效应凸显,打造30家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100家以上绿色工厂,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30%以上,年铸造废砂再生循环利用达到800万吨以上,吨锻件能源消耗较2020年减少5%。
2021年9月 《铸造企业规范条件(T/CFA0310021-2019)团体标准》 中国铸造协会 针对行业现状,瞄准国际先进,规定了铸造企业的建设条件与布局、企业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装备、质量管控、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和监督管理规范条件。
2021年5月 《铸造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中国铸造协会 将汽车铸件、能源动力及输变电装备铸件、轨道交通铸件等领域关键铸件,列为“十四五”期间铸造行业需要重点攻关的一批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的关键铸件
2019年9月 《铸造企业规范条件》(T/CFA0310021-2019)团体标准 中国铸造协会 针对行业现状,瞄准国际先进,规定了铸造企业的建设条件与布局、企业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装备、质量管控、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和监督管理规范条件。
2017年12月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工信部、教育部等12部门 推进增材制造在模型开发、复杂铸件制造、铸件修复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发展铸造专用大幅面砂型(芯)增材制造装备及相关材料,促进增材制造与传统铸造工艺的融合发展。
2017年10月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工信部 将“高效造型技术与铸造再生技术”列入装备制造领域亟待突破的基础工艺,重点突破可靠、高效、自动、精确、易诊断静压自动造型线,高效率液压缸,伺服控制液压系统,实时位移检测、伺服控制系统及变频技术等高紧实度粘土砂高效造型技术;粘土砂废(旧)砂、树脂自硬砂废(旧)砂、水玻璃砂废(旧)砂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铸造废(旧)砂的再生技术与设备系统制造技术
2016年6月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工信部 传统铸造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是重点,需进一步加大铸造领域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应用,推进铸造企业将绿色理念贯彻于铸件生产全过程。
2016年3月 《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工信部 提高铸造产业集中度,攻克高端关键铸件的生产技术、节能减排再上新台阶等发展目标;提出深入推进铸造行业准入制度实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015年5月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加强统筹协调,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下游市场需求增多

铸件产品是工业制造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许多机械装备中,铸造零部件占整机产品的比例很高。以铸件需求最大的汽车行业为例,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如缸体、缸盖、曲轴、缸套、活塞、进气管、排气管等八大件几乎全部是铸造而成。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铸件需求增多,刺激铸造业产能扩大提升。

铸件产品是工业制造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许多机械装备中,铸造零部件占整机产品的比例很高。以铸件需求最大的汽车行业为例,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如缸体、缸盖、曲轴、缸套、活塞、进气管、排气管等八大件几乎全部是铸造而成。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铸件需求增多,刺激铸造业产能扩大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钒产量增速渐放缓 全钒液流电池有望为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钒产量增速渐放缓 全钒液流电池有望为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钒资源丰富,是全球钒矿储量大国。随着勘探投入力度加大,2023年其储量大幅增长,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9.82万吨(以五氧化二钒计),同比增长40.23%,为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从钒矿储量分布来看,我国钒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湖南省和安徽省,2022年合计占比超过80

2025年05月23日
“双控”考核为我国再生铝市场带来空间 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 ADC12为主流分支品种

“双控”考核为我国再生铝市场带来空间 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 ADC12为主流分支品种

我国再生铝产能产量不断增长,但其产能利用率一直以来维持低位运行。进入2025年,我国再生铝产能利用率低位运行这一现象仍未改变,且有着呈现下滑趋势。据富宝有色网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样本铝企产能利用率在53.62%,环比3月减少4.38个百分点;94家样本企业产量合计61.78万吨,废铝原料采购合计约54.38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原材料铝合金供应稳定 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

我国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原材料铝合金供应稳定 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

而根据原材料不同,压铸产品可分为铝合金压铸件、镁合金压铸件、锌合金压铸件和铜合金压铸件等类别。其中铝合金压铸件在铸件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各类铸件总产量5257万吨,同比增长1.68%。其中铝合金压铸件产量为795万吨,占铸件总产量的15.13%。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钛材行业消费端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释放 医用、消费电子领域潜在市场宽广

我国钛材行业消费端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释放 医用、消费电子领域潜在市场宽广

钛材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材料之一。在下游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5.7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1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5%。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铜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边际需求强劲

我国铜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边际需求强劲

电网投资是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环节,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完成额累计值6083亿元,同比增长15.26%。由此可见,我国铜行业下游需求中的传统电力需求韧性仍在。

2025年05月03日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2024年1-11月我国硅铁产量为507.82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增0.54%。同时在2024年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近3年来其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此外,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在2024年其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40.51%,延续了2023

2025年04月30日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级海绵锆生产的核级锆合金材料是核电站运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随着国家低碳战略需求的提出,国内核电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为核级海绵锆带来增长机遇。新建核电机组将密集投产,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预计2030年超4000吨。

2025年04月30日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金属制品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且自2010年超过美国以来,就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约4.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7%,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重达到28.9%,领先第二位的美国近12个

2025年04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