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香蕉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且贸易逆差额整体呈扩大态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香蕉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果实通常为黄色或绿色,呈弯曲的弓状或棱状,原产于亚洲的湿热地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水果之一。香蕉营养价值高、热量低,具有降低血压、缓解抽筋、改善便秘等功效。除了可以生食外,其还可以制成多种加工品,如香蕉牛奶、香蕉汤、冰淇淋香蕉、香蕉饼乾等。

1.全球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

香蕉是全球“四大水果”之一,也是全球产量最高的热带水果。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 全球香蕉种植面积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由2018年的7539.61万亩增长至2021年的8005.29万亩。随着香蕉种植技术的提高和市场需求驱动,近年来全球香蕉产量始终保持逐年增长态势,由2016年的11216.78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12497.86万吨。

香蕉是全球“四大水果”之一,也是全球产量最高的热带水果。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 全球香蕉种植面积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由2018年的7539.61万亩增长至2021年的8005.29万亩。随着香蕉种植技术的提高和市场需求驱动,近年来我国香蕉产量始终保持逐年增长态势,由2016年的11216.78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12497.86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世界上种植香蕉的国家达到130个左右。其中,印度的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首位,2021年分别占比17.31%和26.45%。

目前,世界上种植香蕉的国家达到130个左右。其中,印度的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首位,2021年分别占比17.31%和26.4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保持稳定

目前,我国香蕉种植面积、产量和技术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已形成“滇南-滇西南、桂南-桂西南-粤西、海南-雷州半岛以及珠三角-粤东-闽南”四大优势产区。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490万亩和1100万吨以上,2022年分别达到502万亩和1177.68万吨。目前,我国香蕉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以香牙蕉和粉蕉为主,合计占比约97%左右。

目前,我国香蕉种植面积、产量和技术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已形成“滇南-滇西南、桂南-桂西南-粤西、海南-雷州半岛以及珠三角-粤东-闽南”四大优势产区。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490万亩和1100万吨以上,2022年分别达到502万亩和1177.68万吨。目前,我国香蕉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以香牙蕉和粉蕉为主,合计占比约97%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分省域来看,广东省是我国香蕉生产第一大省,2022年产量达到488.55万吨,占比超过40%;其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25.53%。

分省域来看,广东省是我国香蕉生产第一大省,2022年产量达到488.55万吨,占比超过40%;其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25.5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香蕉市场供不应求

香蕉是我国广泛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我国香蕉表观需求量也总体保持稳定,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2022年达到1356.51万吨,较2021年的1356.76万吨仅减少0.25万吨。目前,我国香蕉供给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供需缺口长期保持在100万吨以上, 2022年达到178.83万吨,需要靠进口补充。

香蕉是我国广泛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我国香蕉表观需求量也总体保持稳定,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2022年达到1356.51万吨,较2021年的1356.76万吨仅减少0.25万吨。目前,我国香蕉供给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供需缺口长期保持在100万吨以上, 2022年达到178.83万吨,需要靠进口补充。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香蕉下游需求仍以鲜食为主,香蕉深加工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2022年深加工率仅为2.4%,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香蕉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规模

我国是香蕉净进口国,近年来其进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我国香蕉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由2021年的186.37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176.82万吨;金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75.71亿元,同比下降1.11%。出口方面,我国香蕉出口量始终很小,不超过3万吨,远低于进口量,且自2020年起,我国香蕉出口量逐年增长,由2020年的1.98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64万吨;出口额也自2020年起保持逐年增加态势,由2020年的1.11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2亿元。

我国是香蕉净进口国,近年来其进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我国香蕉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由2021年的186.37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176.82万吨;金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75.71亿元,同比下降1.11%。出口方面,我国香蕉出口量始终很小,不超过3万吨,远低于进口量,且自2020年起,我国香蕉出口量逐年增长,由2020年的1.98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64万吨;出口额也自2020年起保持逐年增加态势,由2020年的1.11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自2021年起,我国香蕉净进口量呈现逐年下滑态势,由2021年的184.34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174.18万吨;贸易逆差额则整体呈现扩大态势,2023年达到73.71亿元,同比增长1.58%。

此外,自2021年起,我国香蕉净进口量呈现逐年下滑态势,由2021年的184.34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174.18万吨;贸易逆差额则整体呈现扩大态势,2023年达到73.71亿元,同比增长1.5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自2023年起,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进入持续收缩通道,行业生产格局则进一步向广东地区集聚。同时,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马太效应持续强化。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压力,多家企业选择积极出海以开拓新增长空间。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随着大米初级加工产品(如糙米、精白米)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米深加工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1584.1万吨,需求量1552.2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1699.7万吨,需求量约1668.8万吨。

2025年10月17日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我国是柠檬生产大国,近年来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到2023年国内柠檬鲜果产量达到276.57万吨。不过自进入2024年以来,受到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国内柠檬鲜果产量大幅下降。如2024年,整个四川省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安岳产区从7月下旬开始遭遇长达55天的极端高温无雨天气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