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持续扩容 民营医院市占率逐渐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是指针对肿瘤患者提供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支持服务等各种医疗服务的行业。一般来讲肿瘤医疗服务包括肿瘤诊断、肿瘤治疗和姑息治疗三个阶段。其中,肿瘤治疗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药物治疗三部分。目前由于我国医疗体制和医疗水平的限制,药物治疗仍占据较大份额。

一、癌症患者数量日益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肿瘤疾病高发催生了肿瘤医院广阔的需求空间。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控制,发生无限制的生长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表现为肿块。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人体影响小;恶性肿瘤一般称为癌症,往往增长迅速,并且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性,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是最恶性的人类疾病。

目前肿瘤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环境污染加剧,叠加人口趋向老龄化,肿瘤发病率日渐提升,我国癌症发病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数达到约481万人,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8%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26.9%。估计2023年我国癌症发病数将在495.1万人。而在所有癌症类型中,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脑癌和胰腺癌是2022年发病率排名前十的癌症,其中前五名占癌症新发发病率的50%以上。

目前肿瘤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环境污染加剧,叠加人口趋向老龄化,肿瘤发病率日渐提升,我国癌症发病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数达到约481万人,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8%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26.9%。估计2023年我国癌症发病数将在495.1万人。而在所有癌症类型中,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脑癌和胰腺癌是2022年发病率排名前十的癌症,其中前五名占癌症新发发病率的5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国民癌症发病率的提升,我国肿瘤医疗需求高速增长,从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肿瘤医疗服务包括筛查、诊断和治疗,多家肿瘤医疗机构也提供治疗后的健康管理服务,协助患者康复。癌症筛查和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生化检测、基因检测、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肿瘤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肿瘤治疗方式对比

治疗方式 特点 适应症 费用
手术 针对位置固定、外围清晰的实体瘤或者早期肿瘤,医生利用工具将肿瘤从肿瘤患者体内摘除 不适用与肿瘤已发生扩散或系统性转移的患者 10000-50000元/次
治疗 利用高能量杀死恶性癌细胞或其他良性肿瘤细胞 适用于多种癌症包括实体瘤及血液肿瘤,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放疗,可以和手术、化疗结合使用;也可以用于治疗良性肿瘤以及部分脑血管、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 10000-30000元/疗程
普通化疗 通过一种或者多种药物杀死癌细胞并控制癌细胞增长的治疗手段,其可单独使用或结合其他治疗方案 / 50-300元/天
靶向治疗 通过针对促成癌细胞增值及扩散的特定基因、蛋白质或组织环境,利用小分子药物或单克隆抗体防止癌细胞增值及扩散 各种有可检测靶点的癌症 400-800元/天
免疫治疗 通过诱导、提升或限制肿瘤患者的免疫反应,利用生物制剂治疗癌症 各类癌症,包括实体瘤及血液癌症 500-1500元/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目前市场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

近年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处于迅猛发展之中,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以收入计算,2016-2022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656亿元增长至4,9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肿瘤新发肿瘤确诊病例已经达到全球的23.8%。而高发的肿瘤患病率与当前并不能匹配的医疗资源形成鲜明对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患者对于肿瘤医疗治疗服务需求或许会更加旺盛。预计到2030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214亿元左右。

近年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处于迅猛发展之中,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以收入计算,2016-2022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656亿元增长至4,9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肿瘤新发肿瘤确诊病例已经达到全球的23.8%。而高发的肿瘤患病率与当前并不能匹配的医疗资源形成鲜明对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患者对于肿瘤医疗治疗服务需求或许会更加旺盛。预计到2030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214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公立医疗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肿瘤专科医院数量高速增长

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中医疗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设有肿瘤科的公立和民营综合医院以及公立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其中公立肿瘤医院占据主导市场,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受到政策推动建设加速,市占率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肿瘤医院数量约为162个。其中公立肿瘤医院数量约为82个,占比50.62%:非公立肿瘤医院数量为80个,其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49.38%。

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中医疗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设有肿瘤科的公立和民营综合医院以及公立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其中公立肿瘤医院占据主导市场,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受到政策推动建设加速,市占率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肿瘤医院数量约为162个。其中公立肿瘤医院数量约为82个,占比50.62%:非公立肿瘤医院数量为80个,其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49.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肿瘤民营医疗机构正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该市场有望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中国医疗服务供需关系将面临较大错配,公立医疗体系的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限,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目前肿瘤民营医疗机构正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该市场有望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中国医疗服务供需关系将面临较大错配,公立医疗体系的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限,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头部企业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稳居第一

近年来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上头部企业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基本稳居前五强。声誉值排名方面:2022年在肿瘤医院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11.377排名第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均以9.053并列第二;

2022国肿瘤医院声誉排名TOP10情况

声誉值排名 医院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4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6 山东省肿瘤医院
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8 浙江省肿瘤医院
9 江苏省肿瘤医院
10 北京协和医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合排名方面:2022年在肿瘤医院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19.794排名第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18.279、18.120分列二三名。其次北京协和和四川华西在综合医院排名分列一、二位,在肿瘤科排名居于第十、第七。

2022国肿瘤医院综合排名TOP10情况

综合排名 医院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6 山东省肿瘤医院
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8 浙江省肿瘤医院
9 江苏省肿瘤医院
10 北京协和医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医保报销条件逐渐宽松 我国血制品行业供给端显著向好 消费品种逐渐完善

医保报销条件逐渐宽松 我国血制品行业供给端显著向好 消费品种逐渐完善

血制品的血浆全部来源于单采血浆站,“采浆量=浆站数×单位浆站采浆量”,其中浆站数和单站采浆量构成核心的驱动因素。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单采血浆站数量达300余个,采浆量约12000吨,仅占全球采浆量约18%,与美国相比差距较低。

2024年06月13日
我国痔疮发病率较高 带动痔疮类药物行业需求增长 零售终端马应龙一家独大

我国痔疮发病率较高 带动痔疮类药物行业需求增长 零售终端马应龙一家独大

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痔疮类药物市场销售额为36.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2023年我国痔疮类药物市场销售额为37.2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

2024年06月13日
我国医疗传感器行业: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国产替代潜力极大

我国医疗传感器行业: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国产替代潜力极大

与此同时随着“十四五”期间发展5G、物联网的战略地位逐渐明确,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唯一功能器件,市场规模也将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1942.3亿元增长至3384.6亿元,增长了约74%。

2024年06月13日
我国人凝血因子Ⅷ行业现状分析:需求空间持续扩大 批签发超400批次

我国人凝血因子Ⅷ行业现状分析:需求空间持续扩大 批签发超400批次

在企业方面,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4月,莱士人凝血因子VIII为40批次,同比增长300.00%,其次是华兰人凝血因子VIII为29批次,同比下降17.14%,泰邦人凝血因子VIII为18批次,同比下降50.00%,天坛人凝血因子VIII为30批次,同比增长275.00%,派林人凝血因子VIII为13批次,

2024年06月12日
医保信息化发展备受国家关注 系统改革加速推进 传统厂商占据市场主导

医保信息化发展备受国家关注 系统改革加速推进 传统厂商占据市场主导

政策推动下,医保IT市场规模呈现逐年扩张的趋势。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医保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48亿元人民币,到2028年我国医保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2023-2028年我国医保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CAGR将达到15.9%。

2024年06月12日
我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现状分析: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现状分析: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市场集中度较高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人纤维蛋白原行业销售规模为9.26亿美元,2018-2022年复合增速CAGR达14.92%,预计2029年达到24亿美元。在中国市场,我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销售规模从2019年的6.87亿元增长至2023年15.4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2.4%。

2024年06月11日
我国肺炎球菌疫苗行业接种率提升空间大 批签发次数回升且PCV13占据主导

我国肺炎球菌疫苗行业接种率提升空间大 批签发次数回升且PCV13占据主导

截至2023底,我国获批上市的肺炎球菌疫苗数量达到9款(不包含退市疫苗),主要包括3款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和6款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其中,7款为国产肺炎球菌疫苗,来自沃森生物、民海生物、成都生物、科兴生物、智飞绿竹五家本土企业;2款为进口疫苗,分别来自辉瑞制药和默沙东两家外资企业。

2024年06月11日
挖掘“黄金赛道” 政策加速生物合成学行业发展 菌种、AI成未来发展之路

挖掘“黄金赛道” 政策加速生物合成学行业发展 菌种、AI成未来发展之路

在医药股火热时期,资金、人才大量涌入创新药,但随着创新药投融资步入寒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间占多数,投资人的选择也变得谨慎。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合成生物融资额为54亿美元,融资笔数为376笔;2023年前三季度,资本市场融资额20亿美元,融资笔数193笔。

2024年06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