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煤制乙烯行业现状分析:规模效应逐渐形成 大规模降碳化成发展方向

1、煤制乙烯概述

乙烯生产工艺成熟且多样,主要包括石油裂解制乙烯、煤制乙烯和轻烃制乙烯,根据各国和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生产原料呈多元化发展。石油路线主要为石脑油管式炉蒸汽裂解制乙烯,其余还包括结合传统蒸汽裂解和 FCC 技术优势发展起来的石脑油催化裂解、重油接触裂解(HCC)和以石蜡基原油常压渣油为原料的重油催化热裂解(CPP)等;煤化工路线包括煤制乙烯(CTO)和甲醇制乙烯(MTO);轻烃路线主要指乙烷裂解制乙烯。

不同工艺路线制乙烯优缺点

技术路线

优点

缺点

石脑油裂解乙烯

一体化装置有效实现产业链布局多元化,更加适合于发展精细化工及高附加值下游产品

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积碳需定期清理,影响生产连续性;石脑油不同原料品质将影响后续裂解产品收率和质量

乙烷裂解乙烯

分离装置能耗相对较低、成本低、投资小、经济型强、盈利稳定性高、收率高

资源获取困难,具备较高行业壁垒

煤制乙烯

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工艺涉及到的反应条件及分离条件严苛;工艺能耗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碳排放量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煤制乙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煤制乙烯是以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合成气合成甲醇后经催化剂脱水生产乙烯。目前较成熟的煤制乙烯工艺路线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煤通过费托合成(以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适当条件下合成液态的烃或碳氢化合物的工艺过程)生产石脑油、LPG等产品,再经蒸汽裂解生产乙烯;二是通过煤气化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再通过甲醇催化脱水生产乙烯。

2、煤制乙烯受原材料影响较小

根据不同乙烯路线成本结构,在煤制烯烃路线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仅20%左右。因此,煤制烯烃路线成本对原材料价格变化并不敏感,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

根据不同乙烯路线成本结构,在煤制烯烃路线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仅20%左右。因此,煤制烯烃路线成本对原材料价格变化并不敏感,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煤炭产量持续上升,煤制乙烯行业原料供应充足

而在煤制乙烯原材料构成中,煤炭占据绝大部分份额。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产煤国和煤炭消费国,仍在国内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煤炭产能6亿吨/年左右。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47.1亿吨,2021-2023年均增长4.5%;原煤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

而在煤制乙烯原材料构成中,煤炭占据绝大部分份额。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产煤国和煤炭消费国,仍在国内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煤炭产能6亿吨/年左右。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47.1亿吨,2021-2023年均增长4.5%;原煤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煤制乙烯具备规模效应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依旧呈现“富煤、贫油、少气”,油气对外依存度高,所以我国发展煤化工替代石油资源,充分发挥国内煤炭资源优势,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煤制乙烯已经具备规模效应。2023年,我国煤(甲醇)制烯烃产能达1865万吨/年,同比提升5.3%,较2019年增长17.9%。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依旧呈现“富煤、贫油、少气”,油气对外依存度高,所以我国发展煤化工替代石油资源,充分发挥国内煤炭资源优势,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煤制乙烯已经具备规模效应。2023年,我国煤(甲醇)制烯烃产能达1865万吨/年,同比提升5.3%,较2019年增长17.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煤制乙烯逐步向大规模降碳化发展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煤制乙烯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占比最大且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小,对小规模项目而言,大规模煤制乙烯项目单吨投资额具备优势,乙烯固定成本降低。根据最新建设的煤(甲醇)制烯烃项目,大规模项目越来越多且大部分承担节能降碳示范工程。例如,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80万吨/年煤制乙烯项目近期CO2排放量为5.71t/t产品,远低于行业统计平均水平的10.5t/t烯烃,比行业平均水平减少45.6%,远期CO2排放量为5.25t/t烯烃,比行业平均水平减少50%。因此,随着低碳压力加大及竞争加强,煤制烯烃产业将进一步产能出清,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有望受益,并且当原油价格上涨,煤制乙烯成本优势凸显,我国煤制乙烯逐步向大规模降碳化发展。

我国最新建设的煤制乙烯项目

公司

投资额(亿元)

产能(万吨/年)

聚烯烃产能

备注

内蒙古荣信化工有限公司

98.3

80

聚乙烯产量为40.45t/a,聚丙烯产量为40.28t/a

与已建成的荣信化工一、二期项目各系统有机结合

新疆中新建煤炭产业有限公司

370

150

聚乙烯装置(35万吨/FDPE装置+40万吨/HDPE装置)、聚丙烯装置(35万吨/+40万吨/年)

/

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

208.58

80

50万吨/年聚丙烯,40万吨/年聚乙烯

新型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程示范

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

191.17

80

40t/a聚丙烯、40t/a聚乙烯

承担“20000Nm3/h水制氢装置”和“干煤粉气流床加压气化半废锅流程”两个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通过“绿氢”与现代煤化工的深度耦合实现节能降碳。

河南能源集团新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00

85

/

向下延伸产业链,生产煤制烯烃、可降解塑料等系列高端化工新材料

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478.1

260

3×5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5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

本项目气化装置采用航天工程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T-L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2020-2024年,我国ABS行业经历了一轮显著的产能扩张周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97%。但2022年以来,其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到2024年已降至60%左右的低位,反映出明显的产能过剩局面。预计2025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2025年07月04日
橡胶履带行业:下游提供广阔增长空间 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橡胶履带行业:下游提供广阔增长空间 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近年来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限”。但进入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钢铁产量保持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下游行业和新兴产业对钢铁在量和质上的更高需求。2025年1-5月我国钢材产量约为60581.9万吨,同比增长5.2%。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涂层材料行业:政策推动产品创新、绿色发展 工业领域国产替代仍任重道远

我国涂层材料行业:政策推动产品创新、绿色发展 工业领域国产替代仍任重道远

涂层材料制造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配套工业之一,其材料性能、环保属性对下游和终端产品具有重大影响,推动着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降本、绿色环保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为涂层材料行业的市场扩大、需求增长、产品创新、绿色环保发展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