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痤疮药物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需求量庞大 新药放量下市场将稳步增长

1、痤疮的主要诱发因素居高不下,国内痤疮患者数达亿级规模

雄激素可诱导毛囊口过度角化变窄,过量的皮脂及脱落的角质细胞淤积在毛囊口内,形成白头粉刺;被氧化的皮脂混合皮肤表面的污垢,则形成黑头粉刺。皮脂大量聚集,为毛囊皮脂腺的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提供了丰富营养,促进微生物繁殖,细菌产生的酶将甘油三酯分解成大量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刺激真皮浅层毛囊产生炎症,形成丘疹、脓疱。

不断加重的炎症诱发毛囊壁破裂,脂质、微生物等进入真皮深层,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炎,形成囊肿、结节。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肥胖、高糖、高脂或乳制品饮食,不正确皮肤护理、彩妆、日晒、不良情绪和熬夜等均是寻常痤疮的主要诱发因素。

痤疮常见病因

<strong>痤疮常见病因</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 8.1%,但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而且,痤疮大部分发生在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中/重度比例约三成。根据《Prevalence ofAcne Vulgari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Community-based Study of 17,345 Subjects in Six Cities》文献数据,10-14、15-19、20-24、25-29、30-34岁年龄段中,痤疮的患病率分别为10.5%、38.0%、36.0%、15.8%、8.3%,高于整体患病率8.1%;在成年人迟发型痤疮、成年人持续型痤疮、青少年痤疮中,中度及重度占比分别为21.1%及1.8%、28.4%及6.7%、25.6%及5.5%。

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 8.1%,但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而且,痤疮大部分发生在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中/重度比例约三成。根据《Prevalence ofAcne Vulgari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Community-based Study of 17,345 Subjects in Six Cities》文献数据,10-14、15-19、20-24、25-29、30-34岁年龄段中,痤疮的患病率分别为10.5%、38.0%、36.0%、15.8%、8.3%,高于整体患病率8.1%;在成年人迟发型痤疮、成年人持续型痤疮、青少年痤疮中,中度及重度占比分别为21.1%及1.8%、28.4%及6.7%、25.6%及5.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中多有安全性相关的注意事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痤疮药物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在《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中,推荐的痤疮治疗药物多有安全性相关的注意事项,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依从性,如外用维A酸类的皮肤刺激反应、抗生素的耐药性等。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的推荐用药作用机制及注意事项

类别

常用药物

作用机制

注意事项

外用维A酸类

第一代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及第三代维A酸药物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

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等,能增加皮肤渗透性,在联合治疗中可以增加外用抗菌及抗炎药的疗效

药物使用部位常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出现紧绷和烧灼感;存在光分解现象(主要是一代维A酸)并可能增加皮肤敏感性,部分患者在开始使用2~4周内会出现短期皮损加重现象

外用抗菌类

过氧化苯甲酰

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及轻度溶解粉刺作用

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释放的氧自由基可导致全反式维A酸失活,二者联合使用时建议分时段外用

外用抗生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林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及夫西地酸)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包括痤疮丙酸杆菌在内的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抑制效果,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可杀死丙酸杆菌、减少皮脂腺脂肪酸的浓度

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故不推荐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不推荐单独或长期使用口服抗菌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四环素类不耐受或有禁忌证时考虑)、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针对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反应选择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关注耐药性的产生,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药疹、肝损害、光敏反应、色素沉着和菌群失调等,特别是四环素类药物,少数患者在口服米诺环素时可出现前庭受累(如头晕、眩晕),罕见狼疮样综合征和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如头痛等),发生后应及时停药。四环素类药物不宜与口服维A酸类药物联用,以免诱发或加重良性颅内压增高。四环素类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此时可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口服维A酸类

口服异维A酸和维胺酯

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

异维A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黏膜干燥,建议配合皮肤屏障修复剂使用,口唇干燥在皮肤黏膜反应中最为常见,较少见反应包括肌肉骨骼疼痛、血脂升高、肝酶异常及眼睛干燥等,通常发生在治疗最初2个月,肥胖、血脂异常和肝病患者应慎用。青春期前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故12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异维A酸有明确的致畸作用,育龄期女性患者应在治疗前1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严格避孕。异维A酸与抑郁或自杀倾向之间的关联性尚不明确,已经存在明显抑郁症状或有抑郁症的患者谨用。维胺酯不良反应类似于异维A酸,但相对较轻

口服激素

抗雄激素治疗(雌激素与孕激素、螺内酯、胰岛素增敏剂)

雄激素是痤疮发生中最重要的内源性因素,抗雄激素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雄激素前体生成或作用于皮肤内雄激素代谢酶和雄激素受体,进而减少或拮抗雄激素活性作用而减少皮脂腺分泌脂质和改善痤疮

雌激素与孕激素不良反应:少量子宫不规律出血、乳房胀痛、恶心、体重增加、静脉和动脉血栓、出现黄褐斑等。螺内酯不良反应:高钾血症、月经不调、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和腹泻,嗜睡、疲劳、头晕、头痛。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胰岛素增敏剂针对伴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痤疮患者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

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反馈性抑制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前体分泌;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发生相关不良反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内企业在研新药紧跟指南,向国际前沿方向出发

而在新药研发方面,我国企业痤疮新药研发方向紧跟指南,并且积极跟进国外最新痤疮药物研发方向,如固定剂量复方药物(阿达帕林克林霉素凝胶、他扎克林乳膏等)、作用机制创新的ASC40片等。

我国在研痤疮新药进度情况

药物名称

公司

适应症

活性成分

阶段

使用方式

具体进展

阿达帕林过氧苯甲酰凝胶

高德美

寻常痤疮

阿达帕林、过氧化苯甲酰

NDA

外用,每日一次

2023.1受理

阿达帕林克林霉素凝胶

兆科药业

中度寻常性痤疮

阿达帕林、克林霉素

NDA

外用,每晚一次

2021.2受理

盐酸米诺环素泡沫剂

科笛

/重度寻常性痤疮

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

NDA

外用,每日一次,共给药12周

2023.9受理

盐酸沙瑞环素片

Almirall

/重度寻常性痤疮

窄谱四环素衍生抗生素

NDA

口服,每天一次,每次一片,用药时程12周

2023.12受理

克拉考特酮乳膏

三生制药

12岁及以上寻常痤疮

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桥接试验

外用,早晚各一次,12周一疗程

2023H2批准IND

ASC40片

歌礼

/重度寻常性痤疮

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

III期

口服,每日一次,服用12周

2024.1首例给药

他扎克林乳膏

江苏知原

中度寻常性痤疮

他扎罗汀、克林霉素磷酸酯

III期

外用,每晚用药一次,4周为一个用药周期,共用药3个周期

2023.8首例入组

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

复旦张江

/重度寻常性痤疮

2代光敏剂

II期

外用,局部外敷于患处,避光封包1.5h,封包完成后去除药物,LED光动力治疗仪治疗,最多4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10(±4)天

2022.1首例入组

KX826

开拓

轻中度寻常性痤疮

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I期

外用

2023H2完成

GT20029

开拓

秃发、痤疮

雄激素受体蛋白降解嵌合体化合物

I期

外用

2022H2完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新药放量,我国痤疮药物市场规模或将迅速扩大

因此,随着企业新药逐渐放量,再加上潜在需求体量庞大,我国痤疮药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参考《玫瑰痤疮真实世界诊疗现状调查分析》中“轻症患者系统用药率达72.2%”,假设成人痤疮轻/中/重度患者治疗率分别为10%、40%、70%,根据治疗指南推荐的疗法,假设轻/中/重度患者治疗费用分别为20元、100元、1000元,假设青少年痤疮轻/中/重度患者治疗率分别为5%/20%/50%(支付能力和社交需求较低),治疗费用分别为20元、50元、800元,测算我国痤疮治疗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2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81亿元。

因此,随着企业新药逐渐放量,再加上潜在需求体量庞大,我国痤疮药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参考《玫瑰痤疮真实世界诊疗现状调查分析》中“轻症患者系统用药率达72.2%”,假设成人痤疮轻/中/重度患者治疗率分别为10%、40%、70%,根据治疗指南推荐的疗法,假设轻/中/重度患者治疗费用分别为20元、100元、1000元,假设青少年痤疮轻/中/重度患者治疗率分别为5%/20%/50%(支付能力和社交需求较低),治疗费用分别为20元、50元、800元,测算我国痤疮治疗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2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8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免疫力减弱、营养吸收下滑等情况,且老年人往往会有一些慢性疾病,服用营养保健食品能够降低部分疾病的发病率,如补钙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等,所以老年群体对保健食品有相对刚需。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数由

2025年05月19日
麝香行业: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 人工麝香市场空间广阔 片仔癀头部地位稳固

麝香行业: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 人工麝香市场空间广阔 片仔癀头部地位稳固

麝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水、化妆品等领域。随着麝香应用不断渗透,近年来我国麝香需求持续增多。但受麝科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国家实行配额制影响,我国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家鼓励开展林麝养殖,促进麝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工麝香迎来广阔空间。

2025年05月19日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近年我国M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近年我国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从设备主磁体类型来看,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研究投入持续加大、生物医药和体外诊断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生物试剂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快速扩容,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从竞争来看,我国生物试剂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赛默飞、

2025年05月13日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半数儿童青少年被近视困扰。国家疾控局最新监测数据的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 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从小学一年级的12.9%上升至六年级的

2025年05月08日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人群基数大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防控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角膜塑形镜防控效果领先,并且需求及政策驱动其市场规模持续上升。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角膜塑形镜行业,赛道拥挤,致其市场空间遭遇挤压。因此,基于产品核心功能建立差异化优势,已成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关键。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40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63.6亿元;植入数量则从2022年的110130例上升至2024年的147748例。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地方集采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目前,双腔起搏器是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渗透率超过80%。从竞争来看,美敦力、雅培等国外企业具

2025年05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