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一、医用内窥镜概述

医用内窥镜是集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图像处理软件等为一体的医疗设备,它能够在微创的前提下,为医生提供所需的人体内部结构解剖图像。在临床实践中,内窥镜,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水平。电子内镜的种类繁杂,分为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包括胃镜、肠镜、腹腔镜、膀胱镜以及关节镜等,用途不同,形态也不尽相同。

软硬镜诊疗系统项目对比

对比项目

软镜诊疗系统

硬镜诊疗系统

系统组成

摄像系统、光源系统、镜体

进入人体方式

由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可弯曲

由人工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不可弯曲

下游应用科室

消化科、呼吸科等

普外科、泌尿科、妇科、骨科等

镜种分类

胃镜、肠镜、咽喉镜、支气管镜等

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宫腔镜等

镜体部件

一般由前端部、弯曲部、操纵部、接目部等组成:前端部:包括CCD、钳道管开口、送气、送水喷嘴及光纤终端;弯曲部:位于先端部与插入管之间,多个环状零件组成蛇骨,可控制内镜向任意方向弯曲;操作部:包括活检阀、吸引钮、注气、注水钮、弯角钮及弯角固定钮。操作部有遥控开关供医师控制弯曲部角度、器械导入、送水等;

一般由前端部、插入部、接目部与显示部组成:前端部:包含物镜、导光窗,采集光学图像;插入部:由不锈钢合金外壳、柱状光学透镜组和导光纤维系统构成;接目部:由目镜、摄像头及镜头适配器组成,通过光学物镜采集图像,光学透镜组传输图像,目镜放大图像进入摄像头,转换为电子图像,由监视器显示;

主要厂家

进口品牌: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国产品牌: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进口品牌:卡尔史托斯、史赛克、奥林巴斯等;国产品牌: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我国消化道癌症患者基数群体广大,消化系肿瘤死亡人数占比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我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占全球23.7%,癌症新发人数全球第一)。从结构占比来看,我国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更高,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三种癌症新发患者高达136万人,占全部癌症新发人数近30%(全球平均为19%)。

从癌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占比分别为10%、8%和5%,合计约23%。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人,其中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比合计约32%,消化系肿瘤死亡人数的占比高于患病人数占比,消化系肿瘤的早诊早治亟待大范围推行。

从癌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占比分别为10%、8%和5%,合计约23%。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人,其中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比合计约32%,消化系肿瘤死亡人数的占比高于患病人数占比,消化系肿瘤的早诊早治亟待大范围推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老龄化背景下患者基数持续增长,内镜筛查提升空间广阔

根据相关论文研究,纳入统计的1021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群的平均年龄为62±11岁,消化道癌呈现明显的老年群体高发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36万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48万人,占14.9%,远超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我国消化道癌症形势严峻。

根据相关论文研究,纳入统计的1021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群的平均年龄为62±11岁,消化道癌呈现明显的老年群体高发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36万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48万人,占14.9%,远超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我国消化道癌症形势严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政策助力早诊早治需求释放

根据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AJCC)数据显示,早期结直肠癌、肠癌、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高达92%、87%、94%,而IV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仅在11%、12%、18%。因此,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例如,在2020及2022年的结肠癌、胃癌诊疗指南将内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癌症诊疗的金标准。

专家共识明确推荐内镜作为消化道癌症诊疗金标准

癌种

专家共识

推荐程度

胃癌

《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金标准

结肠癌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

金标准

食管癌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

胰腺癌

《中国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检测共识意见(2021,南京)》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综上所述,随着消化道患者基数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及政策助力患者早诊早治意识不断提升,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248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24亿元,2021-2030年期间年化CAGR达10.8%,高于全球同期增速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消化道患者基数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及政策助力患者早诊早治意识不断提升,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248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24亿元,2021-2030年期间年化CAGR达10.8%,高于全球同期增速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春风助力,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起步时间较晚,中高端市场长期被日企垄断。以2022年的公开招投标金额统计来看,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家日企占据我国软镜市场77.8%的份额,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空间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些年,为扩大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面实现主流高端产品国产化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推动内镜加速进口替代。从注册门槛看,根据2020年底调整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普通电子内镜从Ⅲ类降为Ⅱ类,通过创口进入人体内的光学内窥镜也由Ⅲ类降为Ⅱ类,缩短国产内镜的注册流程。

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发布部门

核心内容

2022.06

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健委、安徽省医保局

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资金”开展采购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关于进口审核的有关规定。单项或批量采购预算达到政府采购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实行审核管理。

2021.10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

国家财政部、工信部

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其中,内窥镜摄像系统(胆道镜、椎间孔镜、3D腹腔镜)要求全部采购国产产品,胸腔镜系统、宫腔镜检查镜、关节镜的国产产品采购比例分别为75%50%50%

2021.10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国家卫健委政府

将大力支持中国内窥镜手术的发展,致力于解决主要技术瓶颈方面取得突破以及以国内开发先进技术为目标

2020.12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国家药监局

电子内窥镜产品管理类别由Ⅲ类降为Ⅱ类,通过创口进入人体内的光学内窥镜也由Ⅲ类降为Ⅱ类,电切镜和胶囊内窥镜保持原管理类别不变,依然按照Ⅲ类管理

2019.1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国家发改委

电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列为鼓励项目,优先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