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一、医用内窥镜概述

医用内窥镜是集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图像处理软件等为一体的医疗设备,它能够在微创的前提下,为医生提供所需的人体内部结构解剖图像。在临床实践中,内窥镜,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水平。电子内镜的种类繁杂,分为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包括胃镜、肠镜、腹腔镜、膀胱镜以及关节镜等,用途不同,形态也不尽相同。

软硬镜诊疗系统项目对比

对比项目

软镜诊疗系统

硬镜诊疗系统

系统组成

摄像系统、光源系统、镜体

进入人体方式

由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可弯曲

由人工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不可弯曲

下游应用科室

消化科、呼吸科等

普外科、泌尿科、妇科、骨科等

镜种分类

胃镜、肠镜、咽喉镜、支气管镜等

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宫腔镜等

镜体部件

一般由前端部、弯曲部、操纵部、接目部等组成:前端部:包括CCD、钳道管开口、送气、送水喷嘴及光纤终端;弯曲部:位于先端部与插入管之间,多个环状零件组成蛇骨,可控制内镜向任意方向弯曲;操作部:包括活检阀、吸引钮、注气、注水钮、弯角钮及弯角固定钮。操作部有遥控开关供医师控制弯曲部角度、器械导入、送水等;

一般由前端部、插入部、接目部与显示部组成:前端部:包含物镜、导光窗,采集光学图像;插入部:由不锈钢合金外壳、柱状光学透镜组和导光纤维系统构成;接目部:由目镜、摄像头及镜头适配器组成,通过光学物镜采集图像,光学透镜组传输图像,目镜放大图像进入摄像头,转换为电子图像,由监视器显示;

主要厂家

进口品牌: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国产品牌: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进口品牌:卡尔史托斯、史赛克、奥林巴斯等;国产品牌: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我国消化道癌症患者基数群体广大,消化系肿瘤死亡人数占比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我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占全球23.7%,癌症新发人数全球第一)。从结构占比来看,我国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更高,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三种癌症新发患者高达136万人,占全部癌症新发人数近30%(全球平均为19%)。

从癌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占比分别为10%、8%和5%,合计约23%。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人,其中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比合计约32%,消化系肿瘤死亡人数的占比高于患病人数占比,消化系肿瘤的早诊早治亟待大范围推行。

从癌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占比分别为10%、8%和5%,合计约23%。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人,其中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比合计约32%,消化系肿瘤死亡人数的占比高于患病人数占比,消化系肿瘤的早诊早治亟待大范围推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老龄化背景下患者基数持续增长,内镜筛查提升空间广阔

根据相关论文研究,纳入统计的1021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群的平均年龄为62±11岁,消化道癌呈现明显的老年群体高发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36万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48万人,占14.9%,远超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我国消化道癌症形势严峻。

根据相关论文研究,纳入统计的1021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群的平均年龄为62±11岁,消化道癌呈现明显的老年群体高发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36万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48万人,占14.9%,远超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我国消化道癌症形势严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政策助力早诊早治需求释放

根据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AJCC)数据显示,早期结直肠癌、肠癌、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高达92%、87%、94%,而IV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仅在11%、12%、18%。因此,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例如,在2020及2022年的结肠癌、胃癌诊疗指南将内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癌症诊疗的金标准。

专家共识明确推荐内镜作为消化道癌症诊疗金标准

癌种

专家共识

推荐程度

胃癌

《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金标准

结肠癌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

金标准

食管癌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

胰腺癌

《中国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检测共识意见(2021,南京)》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综上所述,随着消化道患者基数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及政策助力患者早诊早治意识不断提升,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248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24亿元,2021-2030年期间年化CAGR达10.8%,高于全球同期增速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消化道患者基数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及政策助力患者早诊早治意识不断提升,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248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24亿元,2021-2030年期间年化CAGR达10.8%,高于全球同期增速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春风助力,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起步时间较晚,中高端市场长期被日企垄断。以2022年的公开招投标金额统计来看,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家日企占据我国软镜市场77.8%的份额,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空间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些年,为扩大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面实现主流高端产品国产化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推动内镜加速进口替代。从注册门槛看,根据2020年底调整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普通电子内镜从Ⅲ类降为Ⅱ类,通过创口进入人体内的光学内窥镜也由Ⅲ类降为Ⅱ类,缩短国产内镜的注册流程。

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发布部门

核心内容

2022.06

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健委、安徽省医保局

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资金”开展采购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关于进口审核的有关规定。单项或批量采购预算达到政府采购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实行审核管理。

2021.10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

国家财政部、工信部

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其中,内窥镜摄像系统(胆道镜、椎间孔镜、3D腹腔镜)要求全部采购国产产品,胸腔镜系统、宫腔镜检查镜、关节镜的国产产品采购比例分别为75%50%50%

2021.10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国家卫健委政府

将大力支持中国内窥镜手术的发展,致力于解决主要技术瓶颈方面取得突破以及以国内开发先进技术为目标

2020.12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国家药监局

电子内窥镜产品管理类别由Ⅲ类降为Ⅱ类,通过创口进入人体内的光学内窥镜也由Ⅲ类降为Ⅱ类,电切镜和胶囊内窥镜保持原管理类别不变,依然按照Ⅲ类管理

2019.1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国家发改委

电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列为鼓励项目,优先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