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换电站保有量增多带动换电设备行业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换电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换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显示,在双碳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程加快,但产业发展仍受电池续航和电能补充问题困扰。充换电站对于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相比于充电模式,换电模式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电网的效率,也可以有效缓解数量众多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给电网带来的负荷。政策和市场选择使得换电站迎来发展增速期。

我国换电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政策内容
2021年3月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 工信部 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基建标准制定。大力开展电动汽车和充换电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2021年11月 GB/T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 国家标准委 规定了换电式汽车的安全标准,未对换电车型整体设计、电池包、电池接口、换电技术做统一标准划定
2021年12月 《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 全面实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
2022年3月 《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工信部 提出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
2022年7月 《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信部等三部门 加快充电桩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新,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对标国际领先标准,制修订汽车节能减排标准。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
2022年11月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 修订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电性能、传导充电安全、综合利用等标准。加强充电设备安全、车辆到电网(V2G)、大功率直流充电、无线充电互操作、共享换电、重卡换电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标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换电站数量成本结构

换电设备在换电站成本中占比较高,达70%。作为换电站的主要上游,换电设备随着换电站的增多而发展。根据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换电站保有量达15797座。

换电设备在换电站成本中占比较高,达70%。作为换电站的主要上游,换电设备随着换电站的增多而发展。根据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换电站保有量达15797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换电设备包括自动化和充电设备等。其中自动化设备成本占比50%,包括RGV加解锁平台、电池周转仓和液压举升机等;充电设备成本占比20%,主要包括充电柜和充电模块,以外部采购为主。

换电设备包括自动化和充电设备等。其中自动化设备成本占比50%,包括RGV加解锁平台、电池周转仓和液压举升机等;充电设备成本占比20%,主要包括充电柜和充电模块,以外部采购为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换电设备行业竞争

当前,换电行业仍处发展初期,设备端竞争格局尚不明朗。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换电设备行业CR4仅为22.97%,其中,山东威达、博众精工、科大智能、瀚川智能分别占比8.32%、6.14%、5.54%、2.97%。随着行业不断发展,部分企业加速产能扩张,换电设备市场集中度有望稳步上升。

当前,换电行业仍处发展初期,设备端竞争格局尚不明朗。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换电设备行业CR4仅为22.97%,其中,山东威达、博众精工、科大智能、瀚川智能分别占比8.32%、6.14%、5.54%、2.97%。随着行业不断发展,部分企业加速产能扩张,换电设备市场集中度有望稳步上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主要换电设备玩家产能扩张规划

公司名称 产能规划
瀚川智能 目前,公司的换电站产能约为680套/年,其中集用车换电站380套/年,商用车换电站300套/年。募投项目后将形成乘用车换电设备1000套/年、商用车换电设备1000套/年的产能。
奥动新能源 至2025年,在全国投运超过10000座换电站,为10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提供换电服务。奥动新能源既是换电站运营商,也自主制造换电站相关的核心部件及整站装配。
博众精工 2022年募投项目新能源行业自动化设备扩产建设项目中规划换电站产能为500座。博众充换电站产业园座落于吴江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充换电站研发及生产基地。园区占地106亩,年产能充换电站2000+台,产品通盖乘用车充换电站、商用车充换电站、充电桩等。
山东威达(昆山斯沃普) 蔚来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建造换电站总数超4000座,对应公司换电站销售额4年8倍增长空间。昆山斯沃普正在为多家车企和运营商开发和量产换电站,换电站的月产能规模可达80套左右。
科大智能 2021年募投项目智能换电站产业化项目,形成每年200套智能换电站的生产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