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多带动糖尿病用药需求增长 海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

糖尿病患者数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由于胰腺产生不足够的胰岛素或人体无法有效利用已产生的胰岛素而引发。高血糖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失控的常见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1亿人,较2011年增长0.51亿人,占全世界的比重为26.26%,居全球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预计2030年、204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分别达1.64亿人、1.74亿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由于胰腺产生不足够的胰岛素或人体无法有效利用已产生的胰岛素而引发。高血糖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失控的常见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1亿人,较2011年增长0.51亿人,占全世界的比重为26.26%,居全球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预计2030年、204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分别达1.64亿人、1.74亿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

糖尿病一旦确诊,需终身用药。由于患者基数大,国内糖尿病用药需求不断增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由237亿元增长至978亿元,预计2028年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将达1739亿元。

糖尿病一旦确诊,需终身用药。由于患者基数大,国内糖尿病用药需求不断增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由237亿元增长至978亿元,预计2028年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将达173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糖尿病用药细分市场结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糖尿病用药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降低血糖是抗糖尿病的关键所在,目前降糖药物主要分为胰岛素类、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AGIs)、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TZDs)、GLP-1 RA 类、DPP-4 抑制剂类、SGLT-2is 抑制剂类,主流用法是单独用药或几类降糖药联合用药。

糖尿病用药分类

药物分类 名称 优势 劣势
双胍类 二甲双胍 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降低体重。适合我国二型糖尿病人群胰岛分泌功能较差的特点。 ①不能用于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对于有慢性缺氧性疾病、晚期肝脏疾病、急性心力衰竭等情况的病人,要限制使用。
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 直接作用于糖尿病的病理因素,提高胰岛素敏感度。能保护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减慢其衰竭的速度。 ①肝功能异常、水肿、体重增加和贫血等。②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③罗格列酮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吡格列酮可能增加膀胱癌的风险:曲格列酮易造成肝炎。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嗦格列喹酮)和非磺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磺脲类降糖作用强,速度快,且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非磺脲类(格列奈类)比磺脲类生效时间更短,降糖方式更安全温和。 磺脲类药物容易增加胰岛β细胞负担,导致胰岛功能衰竭,且存在肾毒性。非磺脲类药物缺点主要是价格较高,患者难以承担。
a-葡萄糠甘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适合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多的国家,如我国。 为延缓食物吸收,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时间变长,导致肠道细菌酵解产气增多,易引起患者腹胀、腹痛.腹泻等,②患有肝肾问题的患者用可能导致代谢障碍。
DPP-4抑制剂 阿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 改善胰岛细胞功能障碍,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无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及耐受性较高。只需每天一次口服用药,患者依从性好。 可能有头痛、鼻咽炎咳嗽、便秘,头晕和增加出汗量等副作用,但发生率很低,且价格较贵。
SGLT-2抑制剂 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 极少发生低血糖,并对改善体重和心血管有益处。每天只需口服片剂一次,容易坚持服药。 该药一直受到安全性的质疑,可能与鼻炎真菌感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GLP-1受体激动剂 艾塞那肽,利拉鲁肽 能促进胰鸟素分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还能够降低体重和收缩压,有益于患者心血管健康。. 该药极易被体内的DPP-4降解,因此需要持续静脉滴注或者持续皮下注射才能产生疗效,价格昂贵,也容易造成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降糖药物中胰岛素历史最悠久,市场份额最高,但由于其容易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并且有低血糖风险,占比较此前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其他降糖药物快速增长,根据数据,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TZDs)分别占比15%、9.8%、7.5%、6.5%、5.7%、3.7%、1.7%。

降糖药物中胰岛素历史最悠久,市场份额最高,但由于其容易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并且有低血糖风险,占比较此前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其他降糖药物快速增长,根据数据,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TZDs)分别占比15%、9.8%、7.5%、6.5%、5.7%、3.7%、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糖尿病用药行业市场份额

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中,除格列喹酮、吡格列酮及特有的中成药以外,其他品种基本都被外资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糖尿病用药厂商中海外原研厂商市场份额达约80%,本土厂商仅占比20%左右。

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中,除格列喹酮、吡格列酮及特有的中成药以外,其他品种基本都被外资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糖尿病用药厂商中海外原研厂商市场份额达约80%,本土厂商仅占比2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地纳入医保报销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规模保持高增长 千亿赛道呼之欲出

多地纳入医保报销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规模保持高增长 千亿赛道呼之欲出

不孕不育症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基数越发的庞大。据世卫组织数据,全球约有17.5%的成年人深受不孕不育症困扰。在中国市场,2018年,我国不孕症率高达16%,意味着平均每6对中国夫妇,就有1对“不孕症”患者,2023年将增至18.2%,平均每5对中国夫妇,有1对夫妇要面临不孕不育的危机。

2024年05月18日
又一细分赛道被挖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发展潜力大 国产化替代加速

又一细分赛道被挖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发展潜力大 国产化替代加速

分不同年龄段来看,我国幼猫免疫率达到56.8%,成年猫免疫率39.1%,中老年猫免疫率22.7%。因此,近年来,我国宠物预防式需求上升,宠物到院免疫占比上升,其中宠物犬免疫占比为33.3%,宠物猫占比为39.8%,位居宠物猫就诊类型第一位。

2024年05月17日
全球硬镜行业现状分析 荧光硬镜占比将持续提升且市场相对集中

全球硬镜行业现状分析 荧光硬镜占比将持续提升且市场相对集中

随着荧光硬镜普及,全球白光硬镜市场规模2019年下降至43.8亿美元,占硬镜总市场规模的比重为77.0%;预计2024年全球白光硬镜市场规模将跌至33.7亿美元,市场占比46.6%。

2024年05月17日
我国口蹄疫疫苗行业分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生物股份位于龙头地位

我国口蹄疫疫苗行业分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生物股份位于龙头地位

在批签发方面,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生物股份口蹄疫疫苗批签发量达到142个,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天康生物,批签发量为110个;中牧股份批签发量达101个,位居第三。

2024年05月16日
我国手术动力装置行业分析 需求趋向一次性化 进口替代加速前行

我国手术动力装置行业分析 需求趋向一次性化 进口替代加速前行

随着市场需求增多,手术动力装置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21-2025年达5.85亿元,其中传统科室和乳腺外科市场规模分别为5.09亿元、0.76亿元,分别占比87.01%、12.99%。

2024年05月16日
我国静丙行业现状分析:临床认知度或将提升 集采降价温和

我国静丙行业现状分析:临床认知度或将提升 集采降价温和

2018-2022年,我国静丙批签发实现稳定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静丙批签发达到1089批次,截止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批签发902个批次,同比增长17.44%。

2024年05月15日
我国ADC药物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空间充足 国产新药将迎来上市高峰

我国ADC药物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空间充足 国产新药将迎来上市高峰

随着上市药物的不断开拓市场以及新产品上市的带动,全球ADC药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ADC药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9亿美元,2018-2022年复合增速40.4%,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47亿美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30.0%。

2024年05月13日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分析:市场规模超百亿 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分析:市场规模超百亿 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同时,ICL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投入及运营经验,因此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渗透率较低。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渗透率约为6%,远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

2024年05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