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分析:产能将持续过剩 未来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1、赤藓糖醇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赤藓糖醇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赤藓糖醇具有类似于蔗糖的口味,且发热量低,不参与糖代谢,安全程度较高,甜度约为蔗糖的60%-70%,是当前很常见的一种甜味剂。赤藓糖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凭借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生产优势,成为目前各生产厂家用来大批量生产赤藓糖醇的工艺。微生物发酵法以小麦和玉米等淀粉为底物,所以赤藓糖醇也属于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下游产品。

不同甜味剂热量对比情况

种类

甜度

热量(kcal/g

蔗糖

1.00

3.89

赤藓糖醇

0.60-0.70

0.20

木糖醇

0.90-1.00

2.40

山梨糖醇

0.60

2.60

麦芽糖醇

0.80-0.95

3.00

甘露醇

0.40-0.50

1.60

乳糖醇

0.30-0.42

2.0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赤藓糖醇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赤藓糖醇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赤藓糖醇呈现供大于需,产能相对过剩

目前,我国赤藓糖醇行业产能已经超过50万吨,处于相对过剩局面。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赤藓糖醇产量为13.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8.9%,2015-2022年复合增速达到48.9%;赤藓糖醇消费量为8.5万吨,2017-202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6.3%。

目前,我国赤藓糖醇行业产能已经超过50万吨,处于相对过剩局面。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赤藓糖醇产量为13.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8.9%,2015-2022年复合增速达到48.9%;赤藓糖醇消费量为8.5万吨,2017-202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三元生物、诸城东晓、保龄宝等厂商纷纷扩充产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底,全国赤藓糖醇产能已达到38万吨/年(包括丰原药业建成但未投产产能3万吨/年)。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产能情况

公司

产能(万吨/年)

三元生物

13.5

邢台玉峰

10

潍坊东晓

10

华康股份

3

齐鲁味精

3

保龄宝

3

宁夏伊品

3

中裕食品

2

德州中谷

2

德州福洋

1

安徽银创

1

滁州瑞芬

1

丰源化工

1

新疆阜丰

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后备产能或超37万吨/年,赤藓糖醇过剩局面延续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即将投产、在建或有建设计划的产能已达37万吨,玉锋集团、福洋生物、诸城东晓居前,后备产能分别为16万吨/年、8万吨/年和5.5万吨/年,吉林嘉奥、诸城兴贸、金河生物等企业后备产能在1.5-4万吨/年。叠加现有产能,国内赤藓糖醇产能将超过40万吨/年,远超10万吨左右的需求量。赤藓糖醇产能过剩局面延续。

我国部分企业赤藓糖醇后备产能情况

企业名称

即将投产、在建或计划新增产能(万吨)

玉锋集团

16

福洋生物

8

诸城东晓

5.5

吉林嘉奥

4

诸城兴贸

2

金河生物

1.5

合计

3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赤藓糖醇在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广泛应用,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008年原卫生部第13号公告正式批准赤藓糖醇成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扩大至各类食品。目前,赤藓糖醇在餐桌糖、调味糖、饮料、糖果、巧克力、烘焙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食品饮料领域占据总份额的77%,是主要糖醇中人体耐受度最高的品类。由于赤藓糖醇不参与代谢,不会引起血糖的变化,所以也可应用于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2008年原卫生部第13号公告正式批准赤藓糖醇成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扩大至各类食品。目前,赤藓糖醇在餐桌糖、调味糖、饮料、糖果、巧克力、烘焙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食品饮料领域占据总份额的77%,是主要糖醇中人体耐受度最高的品类。由于赤藓糖醇不参与代谢,不会引起血糖的变化,所以也可应用于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食品饮料方面,2016年11月,饮料企业元气森林推出其第一款代糖(含赤藓糖醇)饮料——“燃茶”,2018年3月推出含赤藓糖醇及三氯蔗糖的“元气森林”气泡水,经过2年的市场培育,在2020年成为市场爆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此后,“果子熟了”“农夫山泉”“喜茶”“可口可乐”等多家饮料企业也相继推出含赤藓糖醇的饮品,进一步推动赤藓糖醇应用市场的扩大。(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羊奶粉指的是用羊奶制作的奶粉,近年凭借易消化吸收、低致敏性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其市场发展迅速升温。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由208亿元升至2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7%。预计到2029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将达318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除了作为新鲜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的深加工产品也日益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为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由1164.0万亩增长至1279.2万亩,我国辣椒产量由1811.0万吨增长至2101.0万吨。

2025年09月03日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城镇化率的提高与收入水平的增长为包装饮用水渗透率提升奠定经济基础。在物质基础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选择逐步从传统的自来水或直饮水转向购买便利性和性价比均较高的包装水。当前,包装饮用水刚需属性明显,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中小规格水为主流,大包装发展迅速。此外,随着电商及现代渠道迅速发展,渠道商推出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花生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独特香气和均衡的脂肪酸组成,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食用油产量为5160万吨,其中花生油占比11.9%,仅次于大豆油(59.5%)、菜籽油(25.6%),位于第三。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整体下降。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881.9万吨,同比下降1.8%。到2023年由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产量有所回升,约5160万吨,同比增长5.7%。2024年产量持续增长,超5200万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