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甘蔗多酚行业分析:原料供应量恢复增长 下游应用需求整体较大

1、甘蔗多酚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甘蔗多酚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甘蔗多酚不具有明显甜味,由于其富含多酚物质因此具有抗氧化、抑菌、防腐保鲜等多种生理功能。甘蔗多酚可有效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及从肠道进入血液的速度,可为市场提供更多低GI的“优质碳水”产品解决方案。

甘蔗多酚功能概述

功能

概述

抗氧化

甘蔗多酚的主要特征成分为总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可以改善活性氧等自由基引起的多种慢性病的危害。

多通路降血糖

甘蔗多酚能有效抑制肠道内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降低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甘蔗多酚还可以阻断葡萄糖的主动和被动转运作用,控制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率,降血糖反应;甘蔗多酚还可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表达的方式,从而减少果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降低脂肪合成。

抑菌

经甘蔗多酚处理过后的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菌体细胞结构破坏,菌体细胞电解质渗漏,造成细胞代谢发生紊乱,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

甘蔗多酚还对一些肿瘤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在肿瘤的治疗和预防上也可以有所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甘蔗多酚主要通过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并配合其他提取方法提高提取率。目前,商业化的提取方法是以乙醇为溶剂配合微波辅助进行提取,收率可达95.2%。

甘蔗多酚的生产方法

提取方法

特点

有机溶剂提取法

优点为提取率相对较高、反应时间短;缺点为有机溶剂消耗量大、成本高、回收困难,部分有机溶剂属于有毒易燃物,使得生产操作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导致环境受到污染。

超声波提取法

该方法利用超过20kHz的声波频率,通过超声波辐射压力产生的机械效应、气蚀和热效应加速溶解物质的扩散,使植物细胞收缩、溶解并释放出胞内产物,从而有效提高化合物提取产率和含量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不高,从而使得所提取物质的化学结构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其缺点是产品纯度低,有时提取时间长,对环境产生噪声污染。

微波辅助提取法

主要优点是减少了反应时间,降低了有机溶剂用量,提高了提取率,但缺点是微波处理中强能量的微波有可能破坏提取物的分子结构。

生物酶法

优点是酶的反应条件温和,温度与pH都较适中,从而有效成分的活性结构不易破坏,得到的提取产物在稳定性、纯度等方面都较高。在非有机溶剂条件下进行提取,解决了其他提取法有机溶剂用量大以及回收困难等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甘蔗多酚原料供应量恢复增长

甘蔗多酚是指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甘蔗富含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在甘蔗梢(占总质量的10%左右)、甘蔗皮、甘蔗叶部分,多酚含量较高。2020-2021年,受甘蔗种植成本上升及疫情影响,农户利润缩小,导致生产积极性下降,进而使得甘蔗产量和种植面积下降,2022年有所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甘蔗产量10810.14万吨,同比增长1.33%;甘蔗播种面积为1353.38千公顷,同比增长2.76%,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甘蔗播种面积占全国比例的65.8%。

甘蔗多酚是指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甘蔗富含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在甘蔗梢(占总质量的10%左右)、甘蔗皮、甘蔗叶部分,多酚含量较高。2020-2021年,受甘蔗种植成本上升及疫情影响,农户利润缩小,导致生产积极性下降,进而使得甘蔗产量和种植面积下降,2022年有所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甘蔗产量10810.14万吨,同比增长1.33%;甘蔗播种面积为1353.38千公顷,同比增长2.76%,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甘蔗播种面积占全国比例的65.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甘蔗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已经被许多国家所认可

在应用场景方面,美国已将其列为“一般认为安全物质”,欧盟允许其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将其按照普通食品管理,2022年5月11日国家卫健委批准甘蔗多酚为新食品原料。根据国家卫健委文件,总多酚含量为200g/kg的粉体推荐食用量为≤1g/天,总多酚含量为14.8g/kg的液体推荐食用量为≤10克/天。

甘蔗多酚应用场景

应用

概述

膳食补充剂

由于甘蔗多酚具有阻断碳水化合物吸收的功效,可以被用作阻断碳水等产品的添加剂,服用以建立低GI饮食环境。

抗氧化剂

由于甘蔗多酚可以中和自由基因此还可被用作食品防腐剂以减缓果蔬中的酶促褐变。

化妆品和护肤品

甘蔗多酚中的酚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活性氧、抗炎和参与细胞外基质蛋白达到皮肤抗衰老的效果。由于甘蔗多酚的抗氧化性,还可以被用作化妆品防腐剂。此外,甘蔗多酚对皮肤病原体还有抗菌作用,可被用作抗生素和局部药物的替代治疗方案,防止皮肤感染。

药物研究

甘蔗多酚的抗菌,抑制肿瘤生长的特性使其具有药用的潜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化妆品领域,由于甘蔗多酚的抗氧化性,还可以被用作化妆品防腐剂。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及审美意识、悦己意识增强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4858.1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23年将达到5169亿元。

在化妆品领域,由于甘蔗多酚的抗氧化性,还可以被用作化妆品防腐剂。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及审美意识、悦己意识增强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4858.1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23年将达到516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