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 呈多元化竞争格局 市场经历深刻变革 趋向线上化和数字化

消费金融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在广义上,消费金融包括所有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服务。这不仅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金融,还涵盖一般耐用品消费和日常消费的小额信贷。而在狭义上,消费金融则排除住房按揭贷款,更多关注于非房地产相关的消费贷款服务。

消费金融渗透率

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85年起步发展以来,消费金融在我国快速渗透。数据显示,2014-2022年我国消费金融占整体信贷的渗透率由16.2%增长至2022年的43.2%,短短7年的时间增长了27%。

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85年起步发展以来,消费金融在我国快速渗透。数据显示,2014-2022年我国消费金融占整体信贷的渗透率由16.2%增长至2022年的43.2%,短短7年的时间增长了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及性别分布情况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持续增多。数据显示,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达到3.38亿人次,同比增长18.4%;其中男性客户占比50.6%,女性占比49.4%。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持续增多。数据显示,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达到3.38亿人次,同比增长18.4%;其中男性客户占比50.6%,女性占比49.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消费金融行业竞争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已初步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多层次服务供给的格局。2023年6月份,建信消费金融获批开业,至此,我国已有31家开业经营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占比超九成,其余则以产业机构、电商平台等为主要出资人。

我国消费金融参与者对比

类别 资金规模 客群定位 资金渠道优势 资金成本 流量优势 股东优势 数据技术优势
商业银行 最高 中高收入群体 最高 成本最低 流量中等 明显
民营银行 中等 中低收入群体 中等偏上 成本较中等 流量较差 明显 中等
消费金融公司 中等偏上 全部群体 中等 成本较高 流量中等 较好 较强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 中等偏上 全部群体 中等偏上 成本中等 流量最好 较差 最强
小额贷款公司 中低收入群体 中等 成本较高 流量较差 较差 中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不同业务看,2022年,不包括住房按揭贷款的消费信贷余额中信用卡占消费贷款的比重达51%,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流量优势,成为份额贡献率仅次于信用卡的一大主体,占比达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行业从传统的运营模式转向线上化和数字化。这一转变不仅拓展了服务半径,触及了长尾客户群体,还拓宽了市场的增量空间。根据数据,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科技市场余额为1.4万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消费信贷科技市场余额将达8.1万亿元。

消费金融技术发展

技术 发展情况
大数据和数据分析 在消费金融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信用记录、消费行为、偿债能力等信息,从而提高信贷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帮助机构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预测风险,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使用AI算法,金融机构能够自动化处理大量的交易数据,提高信贷审批的速度和质量。同时,机器学习模型也在风险评估和欺诈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机构有效管理和控制信贷风险。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以其透明、安全、不可篡改的特性,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中也开始发挥作用。区块链不仅能提高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还能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数据安全性。在贷款审批、资产证券化、反欺诈等领域,区块链技术正逐渐展现出其潜力。
移动支付和数字钱包 移动支付和数字钱包技术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中已变得极为普遍。这些技术使得消费者能够轻松、快速地进行在线交易和支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移动支付的普及还带动了相关金融产品,如信用卡和小额贷款的增长。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为消费金融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金融机构通过部署云计算平台,能够更加灵活地管理IT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云计算还支持金融机构迅速扩展服务范围,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金融科技创新 金融科技(FinTech)创新是推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众多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基于AI的个性化金融推荐、P2P借贷平台、以及更加高效的支付解决方案,不断地推动着行业的进步。
网络安全技术 随着消费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网络安全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投入,包括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数据泄露防护等,以保护消费者的财务信息和个人隐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