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凭借高性价比“破圈” 旋转小火锅行业热度升温 各企业争相布局

1、旋转小火锅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旋转小火锅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小火锅是相对于普通的火锅而言以小锅取代大锅的饮食方式,以吧台取代桌椅,一人一锅,围坐于吧台周围。最早流行于日本,后传入台湾,这种时尚的小火锅餐厅内地也逐渐出现。

2、火锅热度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以川渝风味为代表的火锅受到我国消费者的追捧,并且还衍生出细分口味、特色和需求新业态,云贵系、粤系、京派及日韩火锅等多品类热度提升,火锅行业规模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火锅市场规模约549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可达6689亿元。

近年来,以川渝风味为代表的火锅受到我国消费者的追捧,并且还衍生出细分口味、特色和需求新业态,云贵系、粤系、京派及日韩火锅等多品类热度提升,火锅行业规模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火锅市场规模约549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可达668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火锅是所有菜系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市场份额达13.7%,其优势在于温暖而舒心的特性、食材选择丰富多样及社交聚餐需求增长。

<strong>中国</strong><strong>菜系</strong><strong>市场份额</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旋转小火锅悄然崛起,企业新增量持续增长

而随着火锅新业态不断崛起,一批旋转小火锅悄然走红。在2021年,全国新增小火锅门店数量就超过7300家,创近十年之最。据NCB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小火锅企业数量达到4.16万家,在整体火锅中的占比为5.7%。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42万家“火锅”相关企业,6成以上的企业成立于近五年内;截止2022年10月,新增注册企业3.3万余家。

而随着火锅新业态不断崛起,一批旋转小火锅悄然走红。在2021年,全国新增小火锅门店数量就超过7300家,创近十年之最。据NCB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小火锅企业数量达到4.16万家,在整体火锅中的占比为5.7%。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42万家“火锅”相关企业,6成以上的企业成立于近五年内;截止2022年10月,新增注册企业3.3万余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多个火锅品牌及餐饮品牌布局小火锅市场

除了上述新小火锅店铺外,多个火锅品牌、餐饮品牌也在布局小火锅,如吉野家将部分餐位改造成配备电磁炉的火锅专区,推出五款均价39.9元的火锅套餐;老乡鸡推出了“上鸡汤鲜蔬和椰子鸡小火锅”;巴奴投资孵化了“桃娘下饭小火锅”,主打“一人食”,平均客单价控制在30元…

一些区域知名连锁品牌,如盛香亭转转热卤、农小锅、森季旋转火锅农小锅、红厌厌旋转小火锅、串士多回转小火锅、苏小北回转小火锅、CC旋转小火锅等,均出现在人们眼中。

全国部分旋转小火锅品牌开店情况统计

品牌名称

门店数

客单价()

门店分布城市

森季旋转火锅

20

33

沈阳

农小锅

20

38

北京、郑州、洛阳

红厌厌旋转小火锅

20

52

常州、合肥

串士多回转小火锅

19

55

西安、宝鸡、南通

盛香亭转转热卤

18

55

长沙、广州、深圳

苏小北回转小火锅

17

30

青岛、天津、郑州

九玺炉旋转小火锅

16

45

常州、青岛、珠海

CC旋转小火锅

11

35

绵阳、江油

艾宴氏旋转火锅

9

60

苏州、上海、徐州、广州

芳小竹嗨转火锅自助

5

50

天津、青岛、沈阳、济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那么为什么旋转小火锅火了呢?

为什么旋转小火锅成为企业争相布局的赛道呢?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全国就掀起了旋转小火锅的热潮,只是存在时间短,而这次再度爆火的原因主要还是其高性价比、菜品丰富、装修风格年轻化等等。

在性价比方面,旋转小火锅的菜品单价和客单价与火锅相比较低,人均消费普遍在50-60元,一些二线及更低线城市人均消费能低至30元左右,因此有品牌打出“花麻辣烫的钱,吃一顿火锅”标语,主要卖点超高的性价比。

与主流自助餐、火锅消费价格相比,旋转小火锅性价比优势大。以长沙为例,大众点评显示,火锅店人均价格在100元以上,自助餐厅的人均价格在80元以上,而大斌家旋转小火锅普遍在30-40元左右。旋转小火锅凭借着价格实惠,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欢,在一些内容平台上,甚至出现“便宜实惠” “50块吃到扶墙走”等标签。

在菜品方面,近年来,由于食材供应链、餐饮设备较为发达,旋转小火锅菜品丰富度与从前相比提升较大。例如,盛香亭转转热卤的传送带上的SKU约30款,加上需要另外点单的产品,门店总SKU约40款。

6、旋转小火锅“破圈”的核心在性价比

旋转小火锅的主要消费群体在15-30岁年轻人,如在校学生、刚工作的年轻人等。针对那些没有“饭搭子”、“社恐年轻人”、“经济能力有限”等人来说,用餐人数没有限制、价格较低、社交属性较弱的旋转小火锅成为年轻人的新需求。

此外,海底捞也推出新品牌“嗨捞”,属于平价小火锅,人均50-60元,锅底19元左右,荤菜均价在19元/份左右,素菜则在8元/份左右。

整体来看,随着旋转小火锅热度持续上升,市场上尚未形成头部企业,对于现有入局而言,需要提升食材品质、丰富SKU、降低价格、做更年轻化的门店空间等等,来提升自身市场份额,更好地应对火锅企业和跨界餐饮品牌竞争。而市场上,年轻人需要更实惠、更具性价比的火锅消费趋势也会更加明显,甚至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平价火锅业态。(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