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基因递送行业分析:市场前景广阔 专业CRO/CDMO外包服务需求旺盛

一、概述及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基因递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基因递送技术是一种将外源遗传物质,如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等核酸分子,定点递送至靶细胞内并进行表达的技术。基因递送技术通过使用多种基因递送方式及基因递送载体,保护外源遗传物质在递送过程中的完整性,以实现外源遗传物质至靶目标的高效输送。为了实现基因治疗的目的,首先需要选择、获取目标基因以及靶点细胞,进一步利用适宜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最后则是外源基因在体内发挥作用。

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及基因递送目的,基因递送方式可大致分为生物递送、化学递送及物理递送方式。其中,生物递送方式优势明显,递送效率高且能够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生物递送方式适用于体内及体外外源遗传物质的有效转移及表达,并可递送目的基因至多种靶细胞类型。

常用基因递送方式对比

基因递送方式

主要优点列举

主要缺点列举

生物递送方式

递送效率高;能够持续稳定表达外源基因;在体内、外均能实现外源遗传物质的有效转移及表达;适用于外源基因在靶细胞内的瞬时及稳定表达;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

载体制备具有技术挑战性且耗时较长;载体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大小有限;具有细胞毒性,部分病毒载体递送可造成免疫原性反应、插入突变、细胞恶性转化、潜伏性疾病激活等

化学递送方式

准备程序、载体制备流程相对简单;细胞毒性较低;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

相较于生物递送方式,递送效率较低,递送基因表达量较低

物理递送方式

技术原理相对简单,操作较为简单;递送效率高

设备要求高;容易对靶细胞造成严重的物理损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基因递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科研基因载体外包服务

近年来,随着相关利好政策持续发布、生命科学实验室及基因药物研发企业对于科研基因载体开发的要求不断提高,各机构及企业对于新型基因递送载体及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基因递送外包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科研基因载体投入规模增长至85.6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7.3%,预计2025年投入规模将达到118.8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相关利好政策持续发布、生命科学实验室及基因药物研发企业对于科研基因载体开发的要求不断提高,各机构及企业对于新型基因递送载体及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基因递送外包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科研基因载体投入规模增长至85.6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7.3%,预计2025年投入规模将达到118.8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基因递送CRO服务

随着基因药物研发热度持续升温等因素,全球基因递送CRO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基因递送CRO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7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6.0%,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4.3亿美元。

随着基因药物研发热度持续升温等因素,全球基因递送CRO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基因递送CRO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7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6.0%,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4.3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基因载体CDMO服务

随着基因药物获批数量增加、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全球基因载体CDMO行业蓬勃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基因载体CDMO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27.0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7.3%,预计2025年全球基因载体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78.7亿美元。

随着基因药物获批数量增加、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全球基因载体CDMO行业蓬勃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基因载体CDMO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27.0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7.3%,预计2025年全球基因载体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78.7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基因递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基因递送行业面临的机遇

(1)生物科技快速发展不断激发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热情

在生物科技投融资方面,全球生物科技领域投融资热情高涨,风险投资募集资金呈现增长态势。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2020年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2500家公司中,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支出达到1720.72亿欧元,占比达18.93%。

(2)基因药物市场前景广阔,激发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创新活力

随着生物科技和医疗行业发展,基因药物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慢性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伴随相关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以及治疗需求不断增加,基因药物行业正经历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不断吸引资本涌入,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激发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创新活力,促进行业专业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为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基因药物行业快速发展,专业CRO/CDMO外包服务需求旺盛

专业CRO/CDMO外包服务是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不断复杂化、精细化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业务模式。基因递送CRO/CDMO企业凭借其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生产平台和严格的质检措施,能够满足客户及监管机构对于产品质量、安全性上的合规要求,能够为药物研发企业提供基因载体的设计和优化、构建与验证等CRO服务,以及菌种库建设、载体开发、载体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符合临床级别标准产品商业化放大生产等CDMO服务,降低原研药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

2、基因递送行业面临的挑战

(1)高端人才匮乏制约基因递送服务及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

基因递送行业通常涉及复杂的生产技术工艺、高标准的过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要求。因此,对于同时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丰富项目执行经验的高端人才,基因递送行业存在长期的市场需求。(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半数儿童青少年被近视困扰。国家疾控局最新监测数据的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 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从小学一年级的12.9%上升至六年级的

2025年05月08日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人群基数大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防控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角膜塑形镜防控效果领先,并且需求及政策驱动其市场规模持续上升。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角膜塑形镜行业,赛道拥挤,致其市场空间遭遇挤压。因此,基于产品核心功能建立差异化优势,已成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关键。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40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63.6亿元;植入数量则从2022年的110130例上升至2024年的147748例。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地方集采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目前,双腔起搏器是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渗透率超过80%。从竞争来看,美敦力、雅培等国外企业具

2025年05月08日
亿级蓝海赛道!我国宠物药行业研发难度大 晕车药等细分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亿级蓝海赛道!我国宠物药行业研发难度大 晕车药等细分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养宠热度持续上升,不仅体现着全社会在生育率下降大背景下对“替代情感价值”的需求高涨,也给宠物及其细分市场带来庞大的商机。目前,我国宠物药市场处于亿级蓝海,但进口宠物药一直占据国内宠物药市场主要份额,宠物创新药研发难度大。不过,我国国产宠物药替代进程加速,宠物老龄化疾病相关药物、宠物消化系统疾病、晕车药、减肥药、抗抑郁药

2025年05月07日
迎政策利好 我国AI制药行业投融资市场活跃 龙头格局渐显 国内企业追赶势头强劲

迎政策利好 我国AI制药行业投融资市场活跃 龙头格局渐显 国内企业追赶势头强劲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药行业高成本、长周期、高失败率的困境带来希望。随着全球创新药研发热潮来袭,AI制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AI技术主要用于药物研发阶段,市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近年来,我国也紧跟全球发展步伐,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AI技术发展、加大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和鼓励AI赋能医药研发。AI制药迎政策

2025年05月07日
电生理器械行业:海外厂商占主导 国产有望凭借技术及性价比优势打开市场

电生理器械行业:海外厂商占主导 国产有望凭借技术及性价比优势打开市场

随着国内快速心律失常人群数量增长,我国心脏电生理手术量增多,带动电生理器械市场扩容。在心脏电生理手术的持续渗透下,未来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032年超400亿元。我国电生理器械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但市场多被海外厂家占据,国内头部企业--惠泰医疗、微电生理2022年市场份额均不足5%,国产化率低。随着国产三维

2025年04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