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石墨行业规模稳步扩大 市场已形成四大三小局面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石墨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为灰黑色、不透明固体,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同酸、碱等药剂不易发生反应。石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被强氧化剂如浓硝酸、高锰酸钾等氧化。可用作抗磨剂、润滑剂,高纯度石墨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还可用于制造坩埚、电极、电刷、干电池、石墨纤维、换热器、冷却器、电弧炉、弧光灯、铅笔的笔芯等。

二、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驱动力,石墨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性材料之一,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强大的供应能力也使得石墨行业的价格没有出现巨大的落差和波动,行业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我国石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76.83亿元。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驱动力,石墨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性材料之一,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强大的供应能力也使得石墨行业的价格没有出现巨大的落差和波动,行业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我国石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76.83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中人造石墨已成为我国负极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人造石墨的出货量高增的主要原因为新能源汽车对于续航要求提高,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市场和高端消费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带来的动力电池产量增长,人造石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负极材料行业主要增长点。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41.8亿元。

其中人造石墨已成为我国负极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人造石墨的出货量高增的主要原因为新能源汽车对于续航要求提高,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市场和高端消费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带来的动力电池产量增长,人造石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负极材料行业主要增长点。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41.8亿元。

资料来源:GGII,F&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供需规模

1、行业供应规模

中国天然石墨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易于开采等特点,20个省(区、市)都有分布,共有195个矿区,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目前,我国已在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湖南和吉林5个省(区)形成六大石墨生产基地,以黑龙江和内蒙古为主要产区。根据石墨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全国划分出15个重点成矿区带。晶质石墨查明资源储量最大的是黑龙江省,其次为内蒙古、四川和山东等地,隐晶质石墨查明资源储量内蒙古自治区最多,其次是湖南、吉林和广东等地,根据全国重要矿产潜力动态评价结果,500m以浅的石墨资源量达20.14亿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四川、山东等省(区),近年来,我国石墨矿产找矿取得系列突破成果,石墨资源储量增长迅速,新疆黄羊山石墨矿、黑龙江萝北云山石墨矿、鸡西柳毛石墨矿、内蒙古查汗木胡鲁特大型优质石墨矿、辽宁锦州市北镇杜屯大型石墨矿和四川米仓山地区特大型晶质鳞片石墨等均有重大找矿进展。

自从新能源汽车爆发以来,由于锂电池的需要,人工石墨的供应能力快速上升,自2021年开始,人工石墨的产量便超过了天然石墨,2022年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产量分别为159.5万吨和84.1万吨。

自从新能源汽车爆发以来,由于锂电池的需要,人工石墨的供应能力快速上升,自2021年开始,人工石墨的产量便超过了天然石墨,2022年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产量分别为159.5万吨和84.1万吨。

资料来源:GGII,F&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行业需求规模

石墨是工业体系中多个产业部门的基础性原材料,对现代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以前,世界石墨多以铸造,颜料与耐火材料等低端消费领域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对石墨烯和石墨结构的广泛探索研究,近年来石墨及其制品在能源、环境,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纳米石墨和高纯石墨,核石墨、球化石墨,膨胀石墨等高性能石墨产品在节能环保、储能、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核工业等高科技行业占比逐年迅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储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增速提升及石墨资源战略意义的凸显,中国不断推进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与“中国制造2025”等倡议,必将带动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第一大国,对于石墨行业的需求支撑是足够强的。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出货量分别为120.4万吨和59.4万吨。

近年来,随着全球储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增速提升及石墨资源战略意义的凸显,中国不断推进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与“中国制造2025”等倡议,必将带动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第一大国,对于石墨行业的需求支撑是足够强的。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出货量分别为120.4万吨和59.4万吨。

资料来源:GGII,F&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我国天然石墨领域存在着结构性的供需失衡。在石墨开采过程中,我国石墨采选企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偏高、生产效率低、破坏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私挖乱采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开采过程中石墨资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总体上看,我国石墨选矿技术比较落后。在石墨材料的加工领域,我国能够进行石墨精加工生产高品质石墨制品的企业数量较少,需要大量进口。在新材料技术领域,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例如在石墨乳、碳纳米材料、球型石墨等高新技术材料生产领域差距较大。

而在人工石墨领域,我国是当之无愧的领先国,这也得益于我国锂电池产业完整且发达的布局,使得各环节相互发展受益,国内企业有着供应全球的能力。综合来看,无论是天然石墨还是人工石墨,总体是供大于求的,出口能力较强。

而在人工石墨领域,我国是当之无愧的领先国,这也得益于我国锂电池产业完整且发达的布局,使得各环节相互发展受益,国内企业有着供应全球的能力。综合来看,无论是天然石墨还是人工石墨,总体是供大于求的,出口能力较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格局

在炭素工业中生产量最大的是各种人造石墨制品,人造石墨制品一般用易石墨化的石油焦、沥青焦为原料,经过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石墨化(高温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等一系列工序而制成,生产周期长达数十天。我国石墨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已形成四大三小局面,仍有提升空间。石墨产品系列较多,除了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分类外,面对消费、动力客户,不同客户在倍率、容量等不同参数上侧重不同。其中“三大”贝特瑞占比 25.87%、璞泰来占比16.21%、杉杉股份占比13.97%,加上“四小”尚太科技、中科电气、东莞凯金、翔丰华,CR7 达 79.85%。 目前来看,负极环节尚未走出绝对龙头,“三大”企业间无绝对差距,“四小”市占相近,追赶“三大”意愿强烈。(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