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石墨行业规模稳步扩大 市场已形成四大三小局面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石墨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为灰黑色、不透明固体,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同酸、碱等药剂不易发生反应。石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被强氧化剂如浓硝酸、高锰酸钾等氧化。可用作抗磨剂、润滑剂,高纯度石墨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还可用于制造坩埚、电极、电刷、干电池、石墨纤维、换热器、冷却器、电弧炉、弧光灯、铅笔的笔芯等。

二、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驱动力,石墨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性材料之一,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强大的供应能力也使得石墨行业的价格没有出现巨大的落差和波动,行业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我国石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76.83亿元。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驱动力,石墨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性材料之一,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强大的供应能力也使得石墨行业的价格没有出现巨大的落差和波动,行业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我国石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76.83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中人造石墨已成为我国负极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人造石墨的出货量高增的主要原因为新能源汽车对于续航要求提高,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市场和高端消费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带来的动力电池产量增长,人造石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负极材料行业主要增长点。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41.8亿元。

其中人造石墨已成为我国负极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人造石墨的出货量高增的主要原因为新能源汽车对于续航要求提高,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市场和高端消费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带来的动力电池产量增长,人造石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负极材料行业主要增长点。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41.8亿元。

资料来源:GGII,F&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供需规模

1、行业供应规模

中国天然石墨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易于开采等特点,20个省(区、市)都有分布,共有195个矿区,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目前,我国已在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湖南和吉林5个省(区)形成六大石墨生产基地,以黑龙江和内蒙古为主要产区。根据石墨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全国划分出15个重点成矿区带。晶质石墨查明资源储量最大的是黑龙江省,其次为内蒙古、四川和山东等地,隐晶质石墨查明资源储量内蒙古自治区最多,其次是湖南、吉林和广东等地,根据全国重要矿产潜力动态评价结果,500m以浅的石墨资源量达20.14亿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四川、山东等省(区),近年来,我国石墨矿产找矿取得系列突破成果,石墨资源储量增长迅速,新疆黄羊山石墨矿、黑龙江萝北云山石墨矿、鸡西柳毛石墨矿、内蒙古查汗木胡鲁特大型优质石墨矿、辽宁锦州市北镇杜屯大型石墨矿和四川米仓山地区特大型晶质鳞片石墨等均有重大找矿进展。

自从新能源汽车爆发以来,由于锂电池的需要,人工石墨的供应能力快速上升,自2021年开始,人工石墨的产量便超过了天然石墨,2022年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产量分别为159.5万吨和84.1万吨。

自从新能源汽车爆发以来,由于锂电池的需要,人工石墨的供应能力快速上升,自2021年开始,人工石墨的产量便超过了天然石墨,2022年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产量分别为159.5万吨和84.1万吨。

资料来源:GGII,F&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行业需求规模

石墨是工业体系中多个产业部门的基础性原材料,对现代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以前,世界石墨多以铸造,颜料与耐火材料等低端消费领域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对石墨烯和石墨结构的广泛探索研究,近年来石墨及其制品在能源、环境,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纳米石墨和高纯石墨,核石墨、球化石墨,膨胀石墨等高性能石墨产品在节能环保、储能、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核工业等高科技行业占比逐年迅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储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增速提升及石墨资源战略意义的凸显,中国不断推进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与“中国制造2025”等倡议,必将带动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第一大国,对于石墨行业的需求支撑是足够强的。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出货量分别为120.4万吨和59.4万吨。

近年来,随着全球储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增速提升及石墨资源战略意义的凸显,中国不断推进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与“中国制造2025”等倡议,必将带动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第一大国,对于石墨行业的需求支撑是足够强的。2022年,我国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出货量分别为120.4万吨和59.4万吨。

资料来源:GGII,F&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我国天然石墨领域存在着结构性的供需失衡。在石墨开采过程中,我国石墨采选企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偏高、生产效率低、破坏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私挖乱采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开采过程中石墨资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总体上看,我国石墨选矿技术比较落后。在石墨材料的加工领域,我国能够进行石墨精加工生产高品质石墨制品的企业数量较少,需要大量进口。在新材料技术领域,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例如在石墨乳、碳纳米材料、球型石墨等高新技术材料生产领域差距较大。

而在人工石墨领域,我国是当之无愧的领先国,这也得益于我国锂电池产业完整且发达的布局,使得各环节相互发展受益,国内企业有着供应全球的能力。综合来看,无论是天然石墨还是人工石墨,总体是供大于求的,出口能力较强。

而在人工石墨领域,我国是当之无愧的领先国,这也得益于我国锂电池产业完整且发达的布局,使得各环节相互发展受益,国内企业有着供应全球的能力。综合来看,无论是天然石墨还是人工石墨,总体是供大于求的,出口能力较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格局

在炭素工业中生产量最大的是各种人造石墨制品,人造石墨制品一般用易石墨化的石油焦、沥青焦为原料,经过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石墨化(高温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等一系列工序而制成,生产周期长达数十天。我国石墨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已形成四大三小局面,仍有提升空间。石墨产品系列较多,除了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分类外,面对消费、动力客户,不同客户在倍率、容量等不同参数上侧重不同。其中“三大”贝特瑞占比 25.87%、璞泰来占比16.21%、杉杉股份占比13.97%,加上“四小”尚太科技、中科电气、东莞凯金、翔丰华,CR7 达 79.85%。 目前来看,负极环节尚未走出绝对龙头,“三大”企业间无绝对差距,“四小”市占相近,追赶“三大”意愿强烈。(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8.2 亿只,同比增长 3.6%;其中电动汽车为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其次是电动工具与3C,分别占比13.4%、7.9%;储能领域需求显著上扬,与3C占比差距缩小。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