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服务内容与领域不断拓展 农业是最主要应用市场之一

一、行业相关定义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二、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从时间尺度上划分,中国气象服务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1954-1984年),1954年气象部门由军队建制划转为地方建制,同一时期,气象哨、气象组作为农村民办气象机构产生,成为官方以外的第二气象服务供给主体。

起步阶段(1985-2013年),国有气象服务企业、民营气象服务企业的产生和国外气象企业的进入标志着中国进入气象服务多元供给阶段。气象志愿者队伍、气象信息员队伍等社会气象服务组织得到发展。

加速阶段(2014年以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打破垄断、引入市场机制成为共识并付诸实践,《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相继出台,气象数据面向社会授权开放使用,民营气象服务企业迅速发展,社会气象服务组织进一步发展。

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2012年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布局适当、运行可靠的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气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检测系统建设,建设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持续提升综合应用水平,发展提速,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04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收入规模已突破420亿元,随着行业的稳健高效发展,收入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1340.23亿元,未来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2012年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布局适当、运行可靠的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气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检测系统建设,建设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持续提升综合应用水平,发展提速,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04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收入规模已突破420亿元,随着行业的稳健高效发展,收入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1340.23亿元,未来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普华永道,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气象服务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气象服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农业生产、出行等各种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据了解,气象对农业、出行交通、化学石油、媒体与娱乐等多个行业影响深刻。其中对农业、出行与交通、化学与石油等行业的消极影响较大,对保险、银行与金融市场、保健等行业的积极影响较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气象意识、气象观念的提升,我国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且需求愈加多元化,逐步从提供简单的天气信息服务转变为提供更加精细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并且成为产生经济效益的社会生产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人们生活趋利避害,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随时了解”和“按需查看”天气的比例持续上升,成为新的趋势。不过“早晚”仍是看天气最常见的时段,61.8%的调查对象每天至少查看1次天气预报。

与此同时,为国家不断重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到目前我国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气象卫星体系建设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功应对了多次超强台风、暴雨洪涝、严重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

具体来看,区域自动气象站点数量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区域自动气象站点数量为55719个,较2020年有所上升,预计2022年数量仍保持在61347个左右。

具体来看,区域自动气象站点数量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区域自动气象站点数量为55719个,较2020年有所上升,预计2022年数量仍保持在61347个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气象专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尤其在防雷、手机短信等方面发展较快,为企业等专业客户赢得了部分利润,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仍处于较大水平。个性化的气象服务需要利用到很多数据和专业人员,但目前国内专业气象服务普遍呈现出收费低、客户群体少等现象。

现阶段,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还是以国家投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公共气象服务的营收占比达到75.5%,商业气象服务即专业气象服务,占比仅为4.3%左右,气象科技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占比分别为10.8%、9.4%。我国气象服务的收益只是填补了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造特殊产品时所付出的成本,未形成商业化的气象服务市场,气象服务体制尚未健全,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现阶段,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还是以国家投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公共气象服务的营收占比达到75.5%,商业气象服务即专业气象服务,占比仅为4.3%左右,气象科技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占比分别为10.8%、9.4%。我国气象服务的收益只是填补了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造特殊产品时所付出的成本,未形成商业化的气象服务市场,气象服务体制尚未健全,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从行业角度来看,气象服务的产业链下游还渗透到农业、海洋、交通运输、金融等多个行业,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稳定帮助各类行业开展工程作业。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也得到很大提升,促进了气象数据服务在多个行业领域的成功应用,气象服务在下游各行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在持续增强。从市场占比来看,我国气象服务下游行业最主要的市场是农业和交通领域,2022年气象服务农业领域占比为30.65%,交通领域为24.60%,风电领域约为8.78%。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从行业角度来看,气象服务的产业链下游还渗透到农业、海洋、交通运输、金融等多个行业,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稳定帮助各类行业开展工程作业。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也得到很大提升,促进了气象数据服务在多个行业领域的成功应用,气象服务在下游各行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在持续增强。从市场占比来看,我国气象服务下游行业最主要的市场是农业和交通领域,2022年气象服务农业领域占比为30.65%,交通领域为24.60%,风电领域约为8.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农业是气象数据应用最多的行业之一。对传统农业生产商而言,通过应用气象数据,可围绕自身产品建立完善的数据系统,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在检测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气象服务公司结合遥感、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为传统农业提供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及时获取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为农业生产者对农作物种植面积、作物长势提供遥感监测,进行大宗农产品产量预估,为病虫害和气象灾害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减少投入、规避风险、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

从市场规模来看,作为气象服务最大的应用市场,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79.06亿元增长到410.7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9.04%。

从市场规模来看,作为气象服务最大的应用市场,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79.06亿元增长到410.7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9.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除了农业领域,交通领域也是与对气象数据产品应用最多的行业之一,因为气象情况对交通安全与效率造成巨大影响。例如,气象数据已在航班管理、民航试飞、机场选址等场景发挥巨大价值,不仅提升了航班安全水平,也帮助相关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2022年气象服务行业在交通领域市场规模从64.18亿元增长到329.70亿元。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2022年气象服务行业在交通领域市场规模从64.18亿元增长到329.7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此外随着风电装机量的增加,气象服务在风电领域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是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17.28亿元增长到117.6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6.77%。

此外随着风电装机量的增加,气象服务在风电领域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是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17.28亿元增长到117.6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6.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是指由管道、检查井、雨水口等构成的系统,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污水及合流制废水‌。近年随着我国人口加速向城区迁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城市排水管网也随着城市的建设而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12-2023年间,我国城

2025年09月25日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全球外卖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规模已接近50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规模领先,中东、拉美则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尽管市场空间广阔,但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外卖平台格局,区域特征显著,本地化玩家仍占据主导。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卖企业如美团、滴滴正加速出海,以高补贴、强本地化运营和差异化配送策略切入中东、拉美等市场。

2025年09月20日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