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又称为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根据电池材料分类,光伏电池大致可以分为单晶硅光伏电池、多晶硅光伏电池、非晶硅光伏电池等七种类型;其中单晶硅光伏电池是开发较早且目前产量较大的一种光伏电池。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推动碳中和已在全球范围内的达成高度共识。 2015 年《巴黎协定》设定了本世纪后半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国 家政府正在将其转化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并且通过立法、发布政 策宣示文档等方式明确碳中和时间表。
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代表行业之一获得了各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实现快速增长。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碳中和战略和持续的降本增效推动,我国光伏电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目前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驱动下,我国逐步发展成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电池应用市场之一。
近年来我国光伏电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由2017年的9453.9万千瓦增长至2022年的34364.2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45%。长期来看,“降本增效”是我国光伏电池行业的长期逻辑,技术的创新是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推动力。光伏电池行业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为围绕技术路线革新和工艺环节精细化进行研发突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伏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主要有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竞争优势 |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在光伏各业务板块科研体系基础上成立光伏技术中心,组建以行业专家为主的科研技术团队,统筹推进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研发与技术集成。 |
产能优势:目前公司年产能规模已达到45GW。 |
|
成本优势:目前公司全年单晶PERC电池产品非硅成本已降至0.18元/w以内,后续随着大尺寸新建项目投产,公司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加强,尺寸结构持续优化,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 |
|
战略规划优势: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为“世界级安全食品供应商和世界级清洁能源运营商”,中短期发展规划为“打造和巩固全球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及水产饲料龙头地位”。 |
|
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团队优势:公司拥有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凝聚了一批全球光伏领域的技术研发优秀人才,既有来自ISE、JULICH等世界著名光伏技术研究院所的技术人员,也有来自中科院、日本京瓷、韩国三星、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等国际先进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公司聚焦于高效太阳能电池领域13年,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数众多的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工程技术师团队。 |
研发优势:公司一直重视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持续投入,2022年上半年投入研发资金5.60亿元,同比增长116.26%。 |
|
生产优势:目前公司已完成10GW166mm尺寸产能改造为182mm尺寸产能的升级工作,大尺寸电池产能达到公司总产能95%以上,大部分产能并可根据市场需求在182mm和210mm尺寸电池之间灵活切换,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
|
技术优势: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公司研制出了全新一代N型ABC电池,并于2022年6月正式推出了基于ABC电池的“黑洞”系列组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开创性地采用了无银化技术,解决了阻碍光伏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卡脖子“银耗”问题,为ABC电池技术路线低成本、大规模发展提供了量产技术基础。截止到目前爱旭自主研发的“管式PERC电池技术”“大尺寸电池技术”再到现在的“N型ABC电池技术”、“无银化技术”,众多创新性技术不但引领了行业发展趋势,其研发成果也使公司产品在性能、成本上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背景优势:公司是由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的博士团队所创立的高科技企业。 |
人才优势:目前,公司拥有超过 200 人的研发技术团队,其中多名人员具备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等较高学历,汇聚了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机械及电气自动化 等多领域科研人才。 |
|
产品优势:公司相继推出了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及光伏电池三大类主要产品。其中公司的辅助品类产品包括制绒辅助品、抛光辅助品、清洗辅助品等,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的制绒、刻蚀抛光、清洗等环节。公司的设备类产品包括链式 退火设备、体缺陷钝化设备等,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的氧化、体缺陷钝化等环 节。 |
|
品牌优势:先后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州市科技型民营企业、常州市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产品符合欧盟相关的环保标准,成为行业典范。 |
|
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市场地位优势: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 |
生产优势:截止2022年底,润阳在全球拥有大尺寸高效电池产能超过25GW,均具备182mm及以上大尺寸电池片的生产能力。 |
|
销售优势: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太阳能电池片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三名。 |
|
品牌优势:公司精准匹配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下游市场需求,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和良好的业界口碑。 |
|
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货量优势:2022年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 |
产能优势:公司拥有4.5GW 光伏组件产能,46GW 电池片产能。 |
|
生产优势:公司拥有6大生产基地。 |
|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货量优势:公司2022年上半年电池出货量排名行业第五。 |
技术优势:公司目前拥有行业领先的人才、技术储备。 |
|
管理优势:公司管理团队建立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降本增效工作的持续开展,公司生产成本行业领先,产品质量稳定,深受客户信赖。 |
|
产品优势:捷泰科技目前主打182mm以上大尺寸单晶PERC及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其中公司P型PERC产品转换效率达23.5%以上,产品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
|
技术优势:2022年下半年,经过不断研发投入,公司率先行业掌握了N型TOPCon电池的量产技术。 |
|
生产优势: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上饶基地9.5GWP型PERC产能(2021年投产)、滁州基地18GWN型TOPCON产能(一期8GW已达产,二期10GW2023年上半年达产)、淮安基地26GWN型产能(一期13GW建设中,预计2023年下半年达产)。 |
|
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产业链优势: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板块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在负极材料、光伏及炭材料都进行了深耕细作,拥有包括针状焦、黏结剂沥青、超高功率石墨电极(UHPΦ350mm-Φ750mm)及特种石墨材料在内的炭材料完整产业链。 |
设备优势:锂电池方面引入韩国装配线后,产线自动化程度及自动生产速率达到国内同类企业领先水平,产品性能指标及一致性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设备通过适配性调整,可以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快速适应各种型号圆柱电池生产需要。 |
|
生产优势:,2022年上半年,平煤隆基完成了二期单晶硅电池片M10升级改造及产能提升项目,6条M6产线设备升级为M10。 |
|
管理优势:公司2022年上半年核心管理团队稳定,年龄结构合理,通过长期深耕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具备较强的战略思考能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下游市场现状
光伏电池直接应用到光伏组件市场。光伏组件是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近年来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组件产量达到288.7GW,同比增长58.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光伏电池最终应用到光伏发电市场。近年来在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累计装机容量稳定上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累计容量157.62GW,同比增长46.61%;集中式光伏装机累计容量234.44GW,同比增长18.1%。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光伏电池下游市场相关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
竞争优势 |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团队优势:公司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李仙德、陈康平、李仙华等创始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公司核心管理团队长期深耕光伏行业,对全球光伏行业的技术及业务发展路径、未来趋势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具备较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效的执行能力,能够保证公司及时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带领公司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
技术优势:OPCon技术是一种基于选择性载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电池技术,其电池结构为N型硅电池,在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方面更具发展空间,是继P型PERC电池以后有望成为主流的下一代新型光伏电池。公司在TOPCon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位居行业前列。 |
|
品牌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收获了国际知名的品牌声誉、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公司曾连续6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连续7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0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44名),连续六年获彭博新能源“最具可融资性”光伏品牌称号,荣列2016年《财富》杂志发布的全球100家成长最快公司排行榜第16名,曾荣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颁布的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中国市场质量信用最高等级AAA评定等。 |
|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研发优势:公司通过积极引进和合理配置人才,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建立了电池研发中心、组件研发中心和新材料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江苏省半导体(异质结)叠层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获得了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物联网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和荣誉,构建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 |
人才优势:公司一贯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研发互动等方式形成了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 |
|
技术专利优势: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技术攻关成果。 |
|
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先发优势: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 |
背景优势:公司是正泰集团旗下专注于光伏电池组件的智能制造企业,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06年。 |
|
市场优势:正泰新能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在浙江海宁、江苏盐城、甘肃酒泉、吉林松原、泰国等地布局智能制造基地,在德国、西班牙、荷兰、波兰、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国家设立了分公司和销售中心。 |
|
销售优势:产品畅销至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澳洲、亚太地区等国际主流市场。 |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规模优势: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单晶光伏制造企业,单晶硅片和组件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
技术优势:在单晶生长工艺及品质控制技术、单晶硅片切割能力、单晶电池高效化、组件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降本增效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均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迭代技术和新产品储备充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
研发优势:在研发人才储备方面,公司通过积极引进和合理配置人才,组建了10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建立了硅材料研发中心、中央研究院和产品管理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新南威尔士大学、浙江大学国家硅材料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形成深度战略融合,构建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 |
|
专利优势: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累计获得各类专利1,387项,多项核心技术与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
品牌优势:公司凭借组件产品出色的性能,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在所有测试类别中得分最高的组件厂商。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感知度和美誉度,获得了海内外众多客户的认可和信赖,“LONGi”品牌在全球光伏领域的影响力位居前列,组件产品连续两年出货量和市占率位居全球首位。 |
|
质量优势:公司产品无论在设计、选型、选材、制程管控、工艺监控、测试筛选、包装运输、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都设立了极为严苛的可靠性标准,是行业内首个提出产品“全生命周期”标准的企业。 |
|
营销网络优势:近年来,公司通过实施海外业务拓展和组织变革,建立起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和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积累并形成了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在全球多个主要市场,出货量均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公司对订单的快速反应和交付,有力提升了全球品牌影响力。 |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化优势:公司先后在瑞士苏黎世、美国加州圣何塞、新加坡、日本东京、墨西哥设立了区域总部,并在马德里、米兰、悉尼、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国际化优势:公司拥有国际化管理、研发团队,是全球光伏行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 |
|
人才优势:公司在全球建立了销售运营团队,其中海外销售运营团队人数占比接近50%。公司引进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业务拓展、销售、技术、工程、法务等高精尖专业人才。 |
|
客户优势:公司积累了行业内较高的知名度,建立了优质的客户资源,与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软件银行集团(SoftBank)、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
|
品牌优势: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公司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产供销体系,打造了电池组件研发制造领域的领先品牌。,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两次荣获江苏省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江苏省专利金奖”。 |
|
技术创新优势:公司较早从事光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业务,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积累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长期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市场地位优势: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逆变器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且龙头地位稳固,2015年起出货量首次超越连续多年排名全球发货量第一的SMA公司,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国内市占率30%左右,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国外市占率15%左右。 |
市场优势:公司,已批量销往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等60多个国家。 |
|
品牌优势:,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全球新能源企业100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亚洲最佳企业雇主等荣誉,是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福布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企业”等,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新能源发电行业第一方阵。 |
|
研发优势:公司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研发队伍,研发人员占比35%+,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主持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是行业内为数极少的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
|
资质优势:公司持续建立健全ISO9001:2008、ISO14001、OHSAS18001管理体系,严格推进“三标一体”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产品先后通过UL、TüV、CE、Enel-GUIDA、AS4777、CEC、CSA、VDE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与测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