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光引发剂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企业兼并重组速度加快

1、光引发剂种类繁多

光引发剂又称光敏剂或光固化剂,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250-420nm)或可见光区(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光引发剂种类繁多,按照引发机理的不同,光引发剂主要可以分为阳离子光引发剂和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其中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又分为裂解型和夺氢型,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应用范围最广。按照吸收辐射类型分类,光引发剂又可以分为紫外光(250~420nm)引发剂和可见光(400~700nm)引发剂。

光引发剂种类

<strong>光引发剂</strong><strong>种类</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光引发剂行业规模呈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已达30亿元

得益于光固化市场整体发展,带动光引发剂行业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Lucintel数据,2021年,全球光引发剂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亿美元,2016-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

得益于光固化市场整体发展,带动光引发剂行业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Lucintel数据,2021年,全球光引发剂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亿美元,2016-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中国市场,随着下游需求总量持续增长及价格不断提升,我国光引发剂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光引发剂行业市场规模为8.23亿元,2022年约38.83亿元。

而在中国市场,随着下游需求总量持续增长及价格不断提升,我国光引发剂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光引发剂行业市场规模为8.23亿元,2022年约38.8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龙头企业产能已突破两万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引发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市场竞争梯队方面,荷兰IGM Resins和中国久日新材两家企业是全球光引发剂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产能均已突破两万吨,具有较大的产能及技术优势,并且均实现全球化经营;第二梯队企业包括Arkema Group、TCI Chemicals、Rahn AG等企业,其生产能力稍弱,业务覆盖面积基本上在一定区域以内;第三梯队为其他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的企业,这类企业数量较多,竞争能力较弱。

在市场竞争梯队方面,荷兰IGM Resins和中国久日新材两家企业是全球光引发剂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产能均已突破两万吨,具有较大的产能及技术优势,并且均实现全球化经营;第二梯队企业包括Arkema Group、TCI Chemicals、Rahn AG等企业,其生产能力稍弱,业务覆盖面积基本上在一定区域以内;第三梯队为其他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的企业,这类企业数量较多,竞争能力较弱。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光引发剂主要生产企业简介

公司名称

基本情况

主要光引发剂产品型号

IGMResins

1999年在荷兰设立,目前是全球UV涂料、油墨行业的领先原料及技术服务供应商。产品主要包括光引发剂、丙烯酸酯和添加剂。

11731841272959369379907

扬帆新材

主要从事光引发剂和巯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光引发剂、巯基化合物系列产品等。

907369TPO184ITXBMS

久日新材

前身天津久日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要产品为光引发剂TPOITX2013年收购了国内另-家主要光引发剂生产企业常州华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TPODETXTPOL

强力新材

强力新材专业从事电子材料领域各类光刻胶专用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贸易业务。光刻胶专用化学品,分为光刻胶用光引发剂(包括光增感剂、光致产酸剂等)和光刻胶树脂两大系列。

光刻胶光引发剂

固润科技

主要从事光引发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光引发剂。

TPOXBPOFMT

双键化工

主营业务为塑胶添加剂、光固化材料、电子化学品数位印花墨水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光固化材料产品主要包括UV光固化树脂、单体、光引发剂。

117318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光引发剂行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速度加快

而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全球光引发剂行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速度加快。例如,久日新材收购常州华钛,强力新材收购长沙新宇。因此,全球光引发剂行业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产能建设将向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

具体从历年久日新材、扬帆新材生产及销售情况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久日新材的光引发剂生产量为1.29万吨,同比下降27.43%;销售量是1.62万吨,较上年下降20.59%;库存量(0.46万吨)较上年增长10.27%。

具体从历年久日新材、扬帆新材生产及销售情况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久日新材的光引发剂生产量为1.29万吨,同比下降27.43%;销售量是1.62万吨,较上年下降20.59%;库存量(0.46万吨)较上年增长10.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扬帆新材的光引发剂生产量为0.20万吨,同比下降52.98%,销售量0.23万吨,同比下降28.47%。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扬帆新材的光引发剂生产量为0.20万吨,同比下降52.98%,销售量0.23万吨,同比下降28.4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酚酮是由纯苯和丙烯加工得来的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包括苯酚、丙酮和中间产物异丙苯。自2012年以来,我国酚酮产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23年由于年内7套新建及1套扩建酚酮产能集中释放,国内酚酮产能年度增长率高达51%,总产能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3万吨/年。截止到2025年7月,我国酚酮产能已达到1126万吨。但

2025年09月18日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乙烯行业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乙烯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乙烯的国家。近年来,在需求刺激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乙烯生产国。

2025年09月18日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目前,全球全氟烯醚市场被少数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是我国不折不扣的“卡脖子”环节。然而,当前两大强劲动力正在驱动中国全氟烯醚行业迎来历史性拐点:一是下游需求的井喷,如国内晶圆厂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与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国产替代的迫切性,在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下,国内领军企业正奋力突破技术

2025年09月18日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

2025年09月18日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工业涂料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上游原材料(如环氧树脂、钛白粉)的稳定供应。近年来,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环氧树脂、钛白粉等关键原材料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工业涂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成本与供应链保障。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受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磷酸二铵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变化主要以存量装置的淘汰与调整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产能不断收缩,已从2018年的2505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2175万吨。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国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而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有40%用于服务器冷却,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热,威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建筑建材是我国室温硅橡胶下游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密封、门窗接缝填充、室内外装饰装修以及中空玻璃加工等。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得益于无毒、无味、低挥发、耐老化、耐腐蚀且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等综合优势,室温硅橡胶正逐步替代丙烯酸胶、环氧树脂胶及其他传统橡胶类密封材料,成为绿色建材选择的重要方向。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