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新能源汽车业提供良好增长环境 2025年规模将达552亿

一、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涡轮增压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涡轮增压器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镍板、低碳铬铁、铌铁、废钢等金属原材料,下游为涡轮增压器整机制造业和汽车业。

涡轮增压器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涡轮增压器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上游市场分析

1、废钢

废钢铁就是报废的各种钢铁制品。目前,我国社会废钢铁资源的供给结构由原来的“地条钢”企业占用的近亿吨废钢资源都转到正规主流钢铁企业。2013-2021年,我国废钢供应量和销耗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量总量接近3亿吨。

废钢铁就是报废的各种钢铁制品。目前,我国社会废钢铁资源的供给结构由原来的“地条钢”企业占用的近亿吨废钢资源都转到正规主流钢铁企业。2013-2021年,我国废钢供应量和销耗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量总量接近3亿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铌铁

目前,我国铌资源存在于多组分共伴生矿,平均品位低,矿物粒度细、选冶难度高、回收率低。因此,我国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铌矿资源少,国内每年仅能生产300吨钽铌精矿,市场供给不足,进口贸易需求量大。

我国铌资源储量分布及平均品位

矿山/矿区 Nb305储量(万吨) Nb205平均品位
内蒙古扎鲁特旗801矿 30.93 0.048%-0.258%
江西横峰钽铌矿 2.27 0.045%
四川安康呷基卡 8.69 0.0139%-0.0273%
内蒙白云鄂博都拉哈拉 67.00 0.097%-0.202%
湖北竹山县庙娅铌稀土矿 92.95 0.118%
内蒙白云鄂博铁矿 90.90 0.108%-0.141%
江西宜春钽铌矿 1.43 0.0187%
内蒙包头矿 5.01 0.1%-0.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中游市场分析

涡轮增压器已经普及到许多类型的汽车上,它弥补了一些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先天不足,使发动机在不改变排气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输出功率3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我国涡轮增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汽车涡轮增压器配置率稳定上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涡轮增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1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552亿元;汽车涡轮增压配置率提升至48.0%,预计2023年提升至62.4%。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涡轮增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1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552亿元;汽车涡轮增压配置率提升至48.0%,预计2023年提升至6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下游市场分析

涡轮增压器是汽车重要零部件之一,所以其市场发展与汽车产业现状高度相关。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2.1%,行业整体复苏向好。

涡轮增压器是汽车重要零部件之一,所以其市场发展与汽车产业现状高度相关。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2.1%,行业整体复苏向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涡轮增压器技术应用将有效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达到国家提升的排放标准和百公里油耗水平。因此,在节能环保背景下,国家积极推行了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536.5万辆,插电混动汽车销售151.8万辆。

此外,涡轮增压器技术应用将有效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达到国家提升的排放标准和百公里油耗水平。因此,在节能环保背景下,国家积极推行了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536.5万辆,插电混动汽车销售151.8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在2025年时,我国纯燃油车占比40%,油电混动车占比40%,新能源车(插电混动与纯电)占比20%。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混动车辆发动机动力有限,所以近90%的混动车辆选择安装涡轮增压器以提高燃油部分动力水平。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化,到2025年我国年销售2500万辆乘用车,所有燃油车必须使用涡轮增压器以达到节能目标。因此,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新能源车预计为500万辆,而使用涡轮增压器的节能车(纯燃油+油电混动)接近2000万辆即占到我国乘用车总销量的80%。由此可见,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未来增长环境良好。(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