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涂料助剂行业分析:政策环境营造良好 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1、概述:助剂为涂料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成分

助剂在涂料中组成价格可达30%,尤其在水性、粉末涂料中,助剂对于树脂分散、粘合等作用巨大。涂料助剂按照功能和生产原料可分为消光剂、消泡剂、乳化剂、润湿分散剂等种类,主要物质包含二氧化硅等无机物、长链脂肪酸盐、磺酸盐等盐类、有机硅、矿物油等有机物。

涂料助剂分类

助剂类型

主要功能

主要物质举例

主要型号和供应商举例

消光剂

降低涂膜表面光泽

纳米二氧化硅、微粉蜡

SyloidGrace公司)、HKOK系列(赢创工业)、鸿盛系列(凌玮科技)

消泡剂

消除涂膜过程中的泡沫

矿物油、有机硅、聚合物类

FoamexAirex系列(赢创工业)、EFKA系列(汽巴)、BYK系列(BYK

乳化剂

降低表面张力、润湿、增溶

烷基硫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

Dispolin系列(科宁)、EnviroGemAD01Air Products

润湿分散剂

颜填料润湿、体系分散

烷基芳基聚醚、聚磷酸盐、丙烯酸盐

SN-5040(科宁)、Tamol731(陶氏化学)、Disper系列(汽巴)、DA(北京化工研究院)、HX系列(华夏助剂)

增稠剂

水性涂料中调节粘度

纤维素醚及衍生物、聚氨酯、膨润土

HASERohm&Haas、华夏助剂、汽巴)、HEUR(科宁、Rohm&Haas、上海长风化工)、HENN(科宁、Aqualon

催干剂

加速涂膜氧化、干燥和聚合

环烷酸、辛酸的金属皂

/

抗结皮剂

防止贮存过程中结皮

酚类、肟类

/

防霉剂

防止贮存过程中产生微生物

异噻唑啉酮类、苯并咪唑、有机胺

Ascinin(拜耳)

成膜助剂

降低成膜温度等

十二碳醇酯

Texanol(伊士曼)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相关政策为涂料助剂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促进涂料行业发展,这也为涂料助剂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中表明,根据涂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高性能助剂,促进国产助剂上游基础原料产业链的完善,进行结构性改革。

2012-2021年我国涂料助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要点

《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

2021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

促进国产助剂上游基础原料产业链的完善,清除同质化现象,进行结构性改革

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

2020

生态环境部

引导将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等纳入政府采购装修合同环保条款

《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2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严格规定色漆、粉末涂料、醇酸清漆中的重金属含量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019

发改委

鼓励水性木器、工业、船舶用涂料,高固分、无溶剂、辐射固化涂料,低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VOCs防治领域)》

2016

生态环境部

木器涂料水性化列为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

2016

工信部、财政部

重点推广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无溶剂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绿色涂料产品

《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2016

国务院

要求加快推广应用水性涂料等产品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2

国务院

提出完善涂料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受益于涂料行业蓬勃发展,涂料助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涂料助剂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2015-2021年,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碳中和”等一系列环保要求提升的大趋势下,我国涂料行业蓬勃发展,产量规模整体呈现扩大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涂料企业产量完成2324.3万吨。而涂料助剂在涂料中添加比例逐渐提升,所以涂料助剂受益于涂料的蓬勃发展而不断扩容,2020年需求量接近85万吨,在涂料行业用量比例约占4%,预计2021年涂料助剂需求量或将小幅下降。

2015-2021年,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碳中和”等一系列环保要求提升的大趋势下,我国涂料行业蓬勃发展,产量规模整体呈现扩大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涂料企业产量完成2324.3万吨。而涂料助剂在涂料中添加比例逐渐提升,所以涂料助剂受益于涂料的蓬勃发展而不断扩容,2020年需求量接近85万吨,在涂料行业用量比例约占4%,预计2021年涂料助剂需求量或将小幅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分析:产能低速增长 贸易逆差呈现逐步缩小态势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分析:产能低速增长 贸易逆差呈现逐步缩小态势

近年来,我国润滑油基础油产能逐年递增但增速较为平缓,其中矿物油基础油占据产能主导地位。对外贸易方面,行业虽长期处于净进口状态、贸易逆差为常态,但进出口格局不断优化,进口量稳步缩减、出口量快速增长,贸易逆差额也呈现缩小态势。企业竞争当前市场形成跨国企业、国有集团、民营企业三方竞争格局,在环保政策与“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

2025年11月28日
氯碱工业的“调节阀” 我国二氯丙烷行业需求稳中有进 精细化与绿色化成趋势

氯碱工业的“调节阀” 我国二氯丙烷行业需求稳中有进 精细化与绿色化成趋势

二氯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命运与上游的氯碱工业深度“捆绑”。它的市场供应与价格,并非仅由自身需求决定,更关键地是扮演着消化副产氯气、平衡氯碱装置的“调节阀”角色,这使得其成本与盈利性极为脆弱。尽管下游在农药、溶剂等领域的刚性需求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基本盘,但行业正面临环保政策收紧与替代品竞争的双重挤压。展望未来

2025年11月27日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丙烯酸异辛酯作为合成胶粘剂与涂料的关键原料,其产业链与宏观经济紧密联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行业呈现出产能集中、供需重塑的鲜明特征:上游原料与油价挂钩,成本波动显著;中游由少数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主导,产能持续向华东等产业集群地集中;下游需求则从传统的包装、建筑,正快速向新能源锂电池封装、电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丁辛醇是一种丁醇和辛醇合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能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均有中等毒性的性质。近年来,在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下游行业需求提振带动辛醇产业高景气运行,以及我国丁辛醇市场长期存在高进口依存度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丁辛醇产能进入持续扩张周期。目前,我国已确立全球丁辛醇生产大国地位。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SIS作为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等多个行业。2020-2023年国内SIS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3%。SIS市场竞争格局已由本土企业主导,龙头中控技术表现突出,2024年以31.2%的市占率实现国内市场“三连冠”。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政策强制要求、现有工厂技术升

2025年11月25日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叠加塑料、橡胶等下游行业对材料耐候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步提升,我国光稳定剂行业不断向高效、绿色等方向转型。

2025年11月25日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近十年来全球绿氢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投资热潮。2023、2024年全球对绿氢的投资分别增长了约33%和2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4年全球氢能新增产能 315 万吨,其中绿氢新增 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2%。

2025年11月25日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