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风电行业细分市场现状、竞争情况及趋势 海上风电盛行 加速向深远海发展

一、行业相关定义

1、风能的定义

风能是指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并且不稳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风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风能利用是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通过风力机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能和热能等。

2、风电的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风电市场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即风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

二、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发展风力发电的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对风力等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也让风电行业快速发展。

2020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我国加快推进甘肃通渭风电基地、四川凉山风电基地的建设,2020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大幅增长。随着我国风电市场已实现规模化应用,风力发电建设基地的完善,我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趋于稳定,预计2022年我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457万千瓦。

2020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我国加快推进甘肃通渭风电基地、四川凉山风电基地的建设,2020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大幅增长。随着我国风电市场已实现规模化应用,风力发电建设基地的完善,我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趋于稳定,预计2022年我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457万千瓦。

注:2022年为预测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5319万千瓦。

2022年,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5319万千瓦。

注:2022年为预测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风电主要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为主,华北地区风电装机占比26.9%。西北地区紧随其后,占比22.8%。华东地区风电装机6440万千瓦,占比19.6%。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风电装机较少,分别占比10.3%、7.9%、6.6%、6.0%。

目前风电主要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为主,华北地区风电装机占比26.9%。西北地区紧随其后,占比22.8%。华东地区风电装机6440万千瓦,占比19.6%。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风电装机较少,分别占比10.3%、7.9%、6.6%、6.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细分市场分析

1、细分市场一:陆风市场

我国国土面积大,有天然的地理环境的优势。陆地方面,我国西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中部多为山谷,南部的丘陵高山都能建设一些风电机群。我国地大物博的优势,为陆风发电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国将风力发电厂主要建设在新疆、内蒙等地广人稀的地区,避开居民聚集区。我国良好的地理条件为我国陆风发电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电条件。

全球风电降本成效显著,陆风能源成本最低,2021 年欧洲海风 LCOE 均值达 0.455 元/KW,陆风 LCOE均值达 0.294 元/KW。中国海风 LCOE 低于日韩。2021 年中国陆风 LCOE 均值达到 0.196 元/KW,已对标国际领先水平。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预计未来陆风的成本将更低,预计2022年我国LCOE 均值达到 0.194 元/KW2021 年陆风已经成为全球加权平均 LCOE 最低的能源,为 0.231元/kw。陆风整体成本已低于化石能源,全球陆风进入平价时代。陆风发电较低的成本优势,我国陆风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总体保持上涨趋势。

全球风电降本成效显著,陆风能源成本最低,2021 年欧洲海风 LCOE 均值达 0.455 元/KW,陆风 LCOE均值达 0.294 元/KW。中国海风 LCOE 低于日韩。2021 年中国陆风 LCOE 均值达到 0.196 元/KW,已对标国际领先水平。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预计未来陆风的成本将更低,预计2022年我国LCOE 均值达到 0.194 元/KW2021 年陆风已经成为全球加权平均 LCOE 最低的能源,为 0.231元/kw。陆风整体成本已低于化石能源,全球陆风进入平价时代。陆风发电较低的成本优势,我国陆风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总体保持上涨趋势。

注:2022年为预测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细分市场二:海风市场

虽然风电是能源产业,但为减少农耕用地和林业用地的浪费,陆地上能建风电的地方十分有限。而且,风电具有较大的噪音,容易扰民。海上风电建立在海上,可以解决耕地占用和扰民问题。

同时风电的电能来源是风,所以风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发电的功率。与陆地上的风相比,海风通常要更大一些,而且一般不会受到地形阻力的影响,这也就直接决定了海上风电有比陆风发电功率更大的优势。

因我国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海风发电的优势,我国海上风电景气度较高,中国装机量稳居第一。2021年是国家补贴海风项目并网的最后一年,当年海风装机量高达1583万千瓦,同比2021年增长32.22%。随着海风大型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各家主机厂纷纷推出低价主机产品,多个海风项目已经成功实现了平价。预计未来海风大量增长,占风电总增量逐年提高。中国海风装机亦保持高景气度发展。

因我国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海风发电的优势,我国海上风电景气度较高,中国装机量稳居第一。2021年是国家补贴海风项目并网的最后一年,当年海风装机量高达1583万千瓦,同比2021年增长32.22%。随着海风大型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各家主机厂纷纷推出低价主机产品,多个海风项目已经成功实现了平价。预计未来海风大量增长,占风电总增量逐年提高。中国海风装机亦保持高景气度发展。

注:2022年为预测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情况

1、整机制造

国内外风电整机制造商市场集中度趋高,国外已有领先技术优势,国内正寻求技术突破,但在国内外市场仍占的一席之地。有机构调查显示,西门子歌美飒借助西门子在海上风电的霸主地位,依然占据全球海上风电第一的位置,占有43%的市场份额,三菱维斯塔斯紧随其后,上海电气借助和西门子在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合作,保持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排名。

风电机组进一步大型化是未来主要发展趋势。从各大风机制造商的研发计划以及开发进程可以看出,大型机组是大家竞相进军的领域。海上风电场的大规模开发需要更大型的机组,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风电场度电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场规模开发利用的整体经济性,为投资商创造更多价值。

2、塔架

风电的塔架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风机塔架属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基础装备,常年野外运行,环境恶劣,运行风险大。因此,风电业主在选择设备制造商时十分谨慎。风机塔架呈锥筒形,有独特的、精细的高技术工艺制造要求,对直线度及垂直度要求、法兰平面度及平行度要求、表面防腐要求和焊接质量要求等,这些技术指标都有其特殊性而且是相当高的技术质量指标。风塔主要用于支撑风力发电机,除塔体外,其内部通常有爬梯或电梯、电缆、平台等结构。

3、海缆

海上风电传输需要通过敷设于海底的电缆传回岸上,必将带来海缆的巨大需求。根据海上风电建设第一轮特许权招标的四个风电项目前期设计情况,江苏龙源(潮间带)在建项目20 万千瓦装机容量需35kV光电复合海缆115km、220kV光电复合海缆96km;江苏射阳(近海)在建项目30万千瓦装机容量需35kV光电复合海缆200km、220kV 光电复合海缆105km。电线电缆是料重工轻的行业,原材料占电线电缆总成本的80%以上,因此,铝和铜等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是影响电线电缆行业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

我国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可以生产和销售110kV 及以下海缆,但是220kV的海缆和脐带缆除东方电缆外能够实现生产和销售的很少,而国外耐克森等知名企业已经可以生产500kV的海缆。另外,发达国家在海洋调查勘探、海洋资源开采以及海洋军事装备等方面的开发上使用了各类海缆(包括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和脐带缆),用于系统中电力/光电信号的传输以及液体/气体的输送等。海洋油气勘探和水下生产系统、水下机器人(ROV)、声纳系统和海洋传感系统、深海地震采集系统等用的海洋工程系列电缆,我国只是刚刚开始进入。海缆附件中的软接头及海缆终端的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差距。

五、行业发展趋势

1、风电生产基地逐渐向沿海地区转移

风电设备下游企业需求旺盛,特别是海上风电盛行。近年来,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较快,有力支撑了风电产业发展。从资源方面来说,我国海岸线(包括岛屿)达 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今后我国风电设备大型化、生产基地有向沿海转移的趋势,并着力推进大型化和多样化机组研制及产业化推广与应用,不断提升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风电设备供应链,逐步优化风电机组设备的质量。

2、国产厂商发展势头良好,投标均价不断下降

发电机组包括制动机构、发电机、偏航系统等7 个部分。工作原理方面,风能驱动风力机的风轮转动,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在发电机中再次被转换为电能。发电机组方面,发电机组包括制动机构、发电机、偏航系统等 7 个部分。具体来看,发电机组的结构包括转子叶片、主轴、低速轴、齿轮箱、高速轴、发电机、偏航装置、电子控制器、液压系统、冷却元件等。其中主轴连接法兰和齿轮箱、轮毂是起固定作用的基座。2021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十大厂商中,我国厂商占据6 个席位。我国风电机组投标均价呈持续下降趋势。从招标价格方面来看,2022年 6 月,我国风电整机厂商风电机组投标均价为1939 元/kW,同比下降25.25%。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一年,我国风电机组投标均价呈持续下降趋势。(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为315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6%。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当前,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正站在从示范走向规模化的门槛上,短期发展依然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明晰和扶持,但如果通过多能互补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破解成本和盈利难题,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08月25日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随着雅江水电站工程的正式启动,中国能源发展规划逐渐清晰,电力供应和需求都近乎无限的未来。不过,2025年“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覆盖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电池、塑料、煤炭等重点行业,其中不缺乏高用电量行业。根据相关资料预测,此次“反内卷”政策预计对相关高耗能行业年用电量合计减少约12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自2023年以来,受益煤炭价格下行及用电旺季催化,我国火电行业进入了业绩修复与战略转型的机遇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达656亿元,同比增长31%;2025年一季度,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8%。

2025年07月19日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部分区域有20kV),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充分支持、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等趋势推动下,国内电网投资维持高位和稳步发展,拉动配电网市场需求。

2025年06月26日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在“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为换电站行业带来强劲动力。然而,换电模式的本质属于重资产,主要体现效率和成本。不过,近几年来,国内车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用户提升充电频次和打通产业链等方式,以求其换电站达到盈利点。长远来看,规模的扩大可以弱化换电站重资产的包袱,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伴随着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及云厂加大资本开支投入,AIDC(AI数据中心)建设提速,根据预测,2023-2027年全球AI算力中心装机容量将由2GW增长至21GW。这种爆发式增长给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需求,而HVDC完美适配AIDC需求,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6月10日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稳定、低碳清洁等优势,随着核电技术成熟,安全性大幅提升,2019年以来我国核电核准提速,目前我国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已连续 18 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建设进入高峰期,资本开支处于高位,发电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