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芯片原子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通信、卫星导航等应用前景广阔

一、概述

CPT原子钟是利用原子的相干布局囚禁原理而实现的一种新型原子钟,由于不再需要微波谐振腔,因此可以做到真正的微型化。CPT原子钟被认为可以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因此也被称为芯片尺度原子钟chip scale atomic clock (CSAC)),国内也称之为芯片级原子钟,是迄今为止能够用电池供电长时间工作的唯一的一种原子钟。美国商品化的CPT芯片原子钟实际尺寸为16毫米,稳定度2E-10。它在导航定位、计时、同步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应用市场分析

原子钟是现代量子力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原子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发射或吸收的电磁波频率作为标准,具有高准确和高稳定的特点。根据原子钟所选取的原子种类不同,原子钟可分为氢原子钟、铯原子钟、铷原子钟等。其中,CPT原子钟具有微型化、低功耗特点,精度与铷原子钟相当。

原子钟的主要类型

类型

特点

发展状况

氢原子钟

频率稳定度可达10-16;频率准确度较铯钟略差;体积较大

氢钟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原子时标系统,以及航天测控、卫星导航系统等领域。国际上批量生产氢钟的单位有KVARZ公司、Symmetricom公司和T4Science公司,我国上海天文台实现了国产化氢原子钟的小批量生产

铯原子钟

频率准确度高;频率稳定度高,无频率漂移

国际上已经实现产业化的有Symmetricom公司、OSA公司等,我国工程用铯钟全部依赖进口,许多重要领域急需的铯钟只能采用卫星驯服高性能铷钟的方式来代替,系统性能受到限制。我国近来加大了铯钟研究支持力度,北京大学、天奥电子等单位于2007年开始进行光抽运铯钟研究工作,其中天奥电子完成了激光抽运小型铯原子钟样机研制,将实现铯钟的工程化和产业化

铷原子钟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环境适应能力强;应用广泛

国际上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有Symmetricom公司、FEI公司,SpectraTime公司等,国内从事铷原子钟研究的主要有北京大学、武汉物数所、航天203所和天奥电子等单位。其中,天奥电子是我国主要的铷原子钟生产企业,拥有国际先进的原子钟生产关键技术及设备,推出了满足电信、航空、航天及国防应用的系列化铷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CPT原子钟

微型化、低功耗;精度与铷原子钟相当

CPT原子钟是美国DARPA计划支持的十大技术之一,目标是实现1立方厘米、10mW功耗的芯片原子钟,并大规模应用。目前,国际上仅有美国的Symmetricom公司实现了产业化。我国从事芯片原子钟技术研究的有武汉物数所、天奥电子、北京大学等单位,先后实现了小型CPT原子钟样机研制,为小型CPT原子钟的批量生产以及芯片原子钟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芯片原子钟由于具有的时频信号的稳定性和自身微型、低耗性的特点,所以在国防系统领域应用诸多,并且逐渐渗透到卫星导航、水下系统等领域。

我国芯片原子钟行业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简介

卫星导航领域

相对于晶振时标,芯片原子钟的老化速度更慢,可以有效的减少码搜索时间,从而减少导航接受机的等待时间,并且实现短码的直接捕获。接收机中改良了的时频系统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定位所需卫星数。而且由于其体积小,功耗小,容易实现屏蔽和恒温,作为星载原子钟使用,更是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而且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芯片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芯片原子钟将对导航系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网络系统、传感器

在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定时和时刻统一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传统途径相比,芯片原子钟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坚固耐用和更大带宽的设备。更进一步,准确的时间标记可以大大增强分布式传感器的本地数据处理能力。

电子战防护

高能量密度的电磁干扰增加了射频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之间产生同址干扰的频率。时间一致性装备,将使系统的使用调配有序,可以有效的避免干扰。

水下系统

水下环境使得用户无法依赖卫星导航系统获得精确时间信息,芯片原子钟时频信号稳定度方面的提高,尤其是优异的平稳性能,将使水下用户能够长时间自主保持精确时间,在时间一致性保持、通信、水下导航、航道修理等方面获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卫星导航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芯片原子钟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由于芯片原子钟老化速度慢,可以有效的减少码搜索时间,从而减少导航接受机的等待时间,并且实现短码的直接捕获,所以在卫星导航领域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北斗在大众及相关行业领域不断普及和深化,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发展迅速。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同比增长16.3%。

由于芯片原子钟老化速度慢,可以有效的减少码搜索时间,从而减少导航接受机的等待时间,并且实现短码的直接捕获,所以在卫星导航领域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北斗在大众及相关行业领域不断普及和深化,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发展迅速。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同比增长1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通信领域

目前,芯片原子钟在远程通讯系统定时、大范围通讯网络同步、武器装备的便携化等军、民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数据显示,近六年来,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和总量均稳步提升,截止2021年底累计完成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09%,电信业务总量按照上年价格计算则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3%。

目前,芯片原子钟在远程通讯系统定时、大范围通讯网络同步、武器装备的便携化等军、民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数据显示,近六年来,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和总量均稳步提升,截止2021年底累计完成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09%,电信业务总量按照上年价格计算则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稳步复苏 中国借“双碳”东风迎千亿规模 “双雄”领跑竞争格局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稳步复苏 中国借“双碳”东风迎千亿规模 “双雄”领跑竞争格局

自疫情后,全球低压电器市场在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扩张与用电需求稳步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低压电器市场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2024年这一规模进一步增长到了4284亿元。从区域分布看,亚太地区以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2025年11月08日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2019-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2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10倍。2021年以来,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工业无人机已占据民用无人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超60%。

2025年11月06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协会密集出台《“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及工具设备创新发展。其中,《“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高性能切削刀具列为重点突破领域,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

2025年11月06日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