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再生铅行业呈现出产能过剩问题 侧供给改革持续深化下或将得到缓解

一、行业相关定义

废旧金属的回收,减少了原生铅矿资源的消耗,保护了矿产储量,延长了铅矿开采期限。再生铅资源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生铅工业发展较快,在铅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废铅主要来自蓄电池极板,电缆铠装、管道、铅弹和铅板。将这些废铅收集起来送到再生铅厂再熔、重炼,即可生产出精炼铅、软铅和各种铅基合金。其中,废蓄电池和电缆包皮回收的铅,含有少量的锑和其他金属,这种再生铅一般仍转卖给蓄电池制造厂家;含锡的再生铅大多重新用来制造焊条,轴承合金与其他铅锡合金;而一般汽油和染料中的铅则无法回收,是铅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再生铅再生工艺主要有三种:火法冶金工艺、固相电解还原工艺和湿法冶炼工艺。其中火法冶金工艺又分为无预处理混炼,无预处理单独冶炼和预处理单独冶炼三种工艺,具体如下表:

再生工艺

种类

特点

火法冶金工艺

无预处理混炼

铅蓄电池经去壳倒酸等简单处理后,进行火法混合冶炼合金。该工艺金属回收率平均在85%-90%,废酸、塑料元素未得到合理利用,而且污染比较严重。

无预处理单独冶炼

废铅蓄电池经破碎分拣后分出金属部分和铅膏部分,两进行火法冶炼,得到铅锑合金和精铅,该工艺金属回收率平均在90%-95%,而且污染控制较第一类工艺有较大改善。

预处理单独冶炼

将废铅蓄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分出金和铅膏部分,铅膏部分脱硫转化,然后两者再分别进行火炼,得到铅锑合金和软铅,该工艺金属回收率平均为95%。我国曾对无污染再生铅技术进行科技攻关,掌握了先进的再产技术,并建成了三个无污染再生铅示范厂。

固相电解还原工艺

该工艺是把各种铅的放置在阴极上进行电解,正离子型铅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铅。其设备采用立式电极电解装置。其工艺流程为:废铅污相电解熔化铸锭金属铅。每生产一吨铅耗电约700kW收可达95%以上,回收铅的纯度可达99.95

固相电解还原是一种新型的炼方法,采用此方法金属铅的回收率比传统炉火熔炼法高出右,生产规模可视回收量多少决定,可大可小,因此便于推于供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就更容易推广。

湿法冶炼工艺

该工艺的产品成本大可使用铅泥、生产含铅化工产品,如三盐基硫酸铅、丹和硬脂酸铅等,可在化工和加工行业得到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再生铅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再生铅工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产业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统计,2021年中国再生铅产能776万吨/年,再生铅产量366万吨/年,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再生铅产能分布区域集中,已形成了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湖北省七大产区。同时再生铅产能有向环境容量大区域转移的趋势,贵州成为重要再生铅生产区域。目前再生铅和原生铅相比,铅冶炼过程中废铅蓄电池回收再生铅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符合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我国再生铅产量仍有提升空间。

1、市场规模

随着铅蓄电池回收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再生铅制造成本的降低,再生铅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产业,在动力电池、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再生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56.05亿元。

随着铅蓄电池回收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再生铅制造成本的降低,再生铅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产业,在动力电池、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再生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56.0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再生铅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再生铅的产也是不断增加。我国再生铅产量从2017年的207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63万吨, 2021年产量达到366万吨。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的产也是不断增加。我国再生铅产量从2017年的207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63万吨, 2021年产量达到366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近年来,随着电池等相关产业对于铅的需求增长,我国的铅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这也带动了再生铅的需求的增长,2021年我国再生铅的销量达到了337万吨。

近年来,随着电池等相关产业对于铅的需求增长,我国的铅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这也带动了再生铅的需求的增长,2021年我国再生铅的销量达到了337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供需平衡分析

从产销率来看,我国的再生铅行业产销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行业的需求较为旺盛,但从我国再生铅行业总体来看,由于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产能严重过剩,再生铅行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且地区分布极为不均衡,行业整体呈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

从产销率来看,我国的再生铅行业产销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行业的需求较为旺盛,但从我国再生铅行业总体来看,由于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产能严重过剩,再生铅行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且地区分布极为不均衡,行业整体呈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是二次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铅大都来自于回收。美国90%,日本85%,欧洲各国超过60%,中国40%左右。中国从2012年以来铅消费量平稳增长,因此我国铅消费量的逐步增长主要通过回收利用废铅酸蓄电池作为补充。

铅蓄电池是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二次电池,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应用的可再充电池,自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GastonPlante发明以来,已经历了16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铅蓄电池仍是世界上用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蓄电池之一。

铅蓄电池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交通、通信、金融、国防军工、航海航天、新能源储能等方面的发展与利益密切相关,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新基建”等利好政策的出台,铅蓄电池市场规模呈现小幅稳定增长的趋势。结合国内锂电池对铅蓄电池替代情况,预计2022年中国铅蓄电池产量23655kVAh。

铅蓄电池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交通、通信、金融、国防军工、航海航天、新能源储能等方面的发展与利益密切相关,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新基建”等利好政策的出台,铅蓄电池市场规模呈现小幅稳定增长的趋势。结合国内锂电池对铅蓄电池替代情况,预计2022年中国铅蓄电池产量23655kVAh。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十年来,汽车、通信、电动自行车以及新能源储能等需求的增长,推动我国铅酸蓄电池工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铅酸蓄电池企业已经形成民营、外资、中外合资、国有等多种经济成分及多元化所有制在竞争中共同发展的格局。随着江森自控、杰士汤浅、艾诺斯等国际知名铅酸蓄电池企业将生产转移至我国,铅酸蓄电池市场已日趋国际化,并呈现优胜劣汰趋势。此外,专业化、地域性规模企业逐步形成并壮大,市场份额逐年增长。

目前,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两大龙头企业分别是天能集团、超威动力,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企业还包括中国动力旗下的风帆有限责任公司、骆驼股份、南都电源、理士国际和双登集团。

从下游应用市场占比情况来看,汽车起动和电动车动力合计占比超过70%。具体来看,2021年市场铅酸蓄电池下游市场占比结构中:汽车起动(起动电池)占比达46.9%、电动车动力(动力电池)占比28.7%、通信领域占比6.5%、电力(风力、太阳能发电)占比5.1%。

从下游应用市场占比情况来看,汽车起动和电动车动力合计占比超过70%。具体来看,2021年市场铅酸蓄电池下游市场占比结构中:汽车起动(起动电池)占比达46.9%、电动车动力(动力电池)占比28.7%、通信领域占比6.5%、电力(风力、太阳能发电)占比5.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应行业发展需求和我国国家政策主导行业发展方向,我国铅酸蓄电池的产业集中度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从2000多家企业到目前不足300家企业,预计未来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将直接带动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的发展。

四、行业竞争情况

国内的再生铅生产厂商超过300家,但是其原料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产业目前依然处于一个灰色地带,近年来国家针对电池回收市场乱象进行一系列整治运动。自2010年起,我国再生铅工业一直处于规范化的过程之中,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工信部和环保部先后出台了再生铅规范条件,逐步提升行业准入门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内大型再生铅企业、蓄电池生产企业以及原声铅冶炼厂加大对再生铅行业的投入,符合再生铅生产资质的企业数量及企业产能均在明显增加。我国再生铅行业由于起步晚,回收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再生铅行业存在着生产经营混乱和无序竞争等问题。

我国再生铅骨干企业产业均布局在优惠扶持政策力度较大的地区,同时重视建立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在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市场竞争力、影响力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综合回收、原料市场、技术、人才和成本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骨干企业更加重视落实国家政策,提升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再生铅行业主要品牌及产能

企业

产能

主要产品

企业优势

安徽华铂

产能:回收废旧电瓶、含铅废物35万吨/年、再生铅及合金能力21万吨/

粗铅、电解铅、精铅、合金铅、ABS塑料等

生产和环保工艺领先,全国建有600多个回收点

湖北金洋

产能:回收废旧电瓶、含铅废物20万吨/年、再生铅及合金达12万吨/

免维护铅蓄电池板栅低锑、铅、钙系列合金、铅锑系列合金等

依托骆驼集团打造城市圈的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网络。建立销售+回收的循环产业链

豫光金铅

产能:回收废旧电瓶、含铅废物54万吨/年、再生铅及合金达20万吨/

粗精铅、黄金、白银、硫酸、阴极铜等

铜铅锌多种重金属冶炼互补的优势、互联网+回收网络体系

金利金铅

产能:回收废旧电瓶、含铅废物44万吨/年、再生铅及合金达35万吨/

电解铅,黄金,白银,硫酸、冰铜、次氧化锌、锑白、精铋等

生产和环保工艺领先

新春兴再生

产能:回收废旧电瓶、含铅废物100万吨/年、再生铅及合金达40万吨/

精铅,合金铅等

先进技术及生产设备制造能力

资料来源:企业官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中国再生铅产业已向园区化发展,大型再生铅企业已相继筹建再生铅园区,并引进下游铅蓄电池企业,在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形成再生铅闭合循环生产模式,不断促进再生铅的发展,也为地方循环经济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根据国内发展来看,市场竞争颇为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上的头部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优势,2021年国内企业CR4约为31.2%,市场处于低寡占型格局。

中国再生铅行业集中度

集中度

占比

CR4

31.2%

CR8

38.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行业发展趋势

一、再生铅将进一步取代原生铅市场

随着我国铅行业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铅产业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原生铅的生产过程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环节,在我国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下,再生铅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上国内铅蓄电池行业的发展,产量不断增加,铅回收需求进一步增加,再生铅行业不断发展,进一步压缩原生铅市场空间。

二、再生铅行业的无序产能将被控制

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铅行业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铅行业规范管理,严控冶炼产能无序扩张,鼓励原生铅企业与再生铅企业、蓄电池生产企业协同合作,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三、再生铅行业集中度将所有提升

2015年以来,国家再次对再生铅行业以及铅酸蓄电池制造、回收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旨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进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行业污染的整治力度。环保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有利于行业向产业集中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全国各地执法力度的逐步趋严,行业内规范型大企业通力合作,按照保护环境、绿色、健康的路线发展。不符合规范与偏离政策方向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逆向选择,行业集中度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铜材主要生产国之一,铜材产量近五年均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从产量占比看,我国铜材生产以铜线材为主,而铜箔、铜管分别受新能源汽车、空调发展刺激,产量实现高增。从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铜材行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状态,产量前五大省份总占比达72%。

2025年05月27日
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行业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行业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2018-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在全球格局方面,2020-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产业布局角度观察,其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与企业集中特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海绵钛产量持续提升和生产技术进步,其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已由净进口状态转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钒产量增速渐放缓 全钒液流电池有望为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钒产量增速渐放缓 全钒液流电池有望为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钒资源丰富,是全球钒矿储量大国。随着勘探投入力度加大,2023年其储量大幅增长,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9.82万吨(以五氧化二钒计),同比增长40.23%,为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从钒矿储量分布来看,我国钒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湖南省和安徽省,2022年合计占比超过80

2025年05月23日
“双控”考核为我国再生铝市场带来空间 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 ADC12为主流分支品种

“双控”考核为我国再生铝市场带来空间 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 ADC12为主流分支品种

我国再生铝产能产量不断增长,但其产能利用率一直以来维持低位运行。进入2025年,我国再生铝产能利用率低位运行这一现象仍未改变,且有着呈现下滑趋势。据富宝有色网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样本铝企产能利用率在53.62%,环比3月减少4.38个百分点;94家样本企业产量合计61.78万吨,废铝原料采购合计约54.38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原材料铝合金供应稳定 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

我国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原材料铝合金供应稳定 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

而根据原材料不同,压铸产品可分为铝合金压铸件、镁合金压铸件、锌合金压铸件和铜合金压铸件等类别。其中铝合金压铸件在铸件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各类铸件总产量5257万吨,同比增长1.68%。其中铝合金压铸件产量为795万吨,占铸件总产量的15.13%。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钛材行业消费端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释放 医用、消费电子领域潜在市场宽广

我国钛材行业消费端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释放 医用、消费电子领域潜在市场宽广

钛材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材料之一。在下游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5.7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1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5%。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铜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边际需求强劲

我国铜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边际需求强劲

电网投资是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环节,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完成额累计值6083亿元,同比增长15.26%。由此可见,我国铜行业下游需求中的传统电力需求韧性仍在。

2025年05月03日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2024年1-11月我国硅铁产量为507.82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增0.54%。同时在2024年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近3年来其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此外,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在2024年其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40.51%,延续了2023

2025年04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