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牛血清行业市场规模与上下游情况 下游需求推动产品研发、推广

一、行业基本概述

牛血清是血清的一种,是一种浅黄色澄清、无溶血、无异物稍粘稠液体,内含有各种血浆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长因子、激素、无机物等,这些物质对促进细胞生长或抑制生长活性起到生理平衡作用。不同年龄的牛采血得到的血清也不相同。

根据所使用的血液品质不同,牛血清可大致分为胎牛血清、新生牛血清、小牛血清及成年牛血清四种。其中小牛血清及成年牛血清因为成分复杂,培养细胞效果差而不太被使用,而胎牛血清(国内来源极少)、新生牛血清因为洁净抗体少、活性强,培养细胞效果优良而被广泛使用于细胞培养,是目前细胞培养、疫苗和诊断试剂生产的重要的原辅助材料。

二、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牛血清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带动动物血清相关产品的需求的增长,2017年我国动物血清市场规模为14.94亿元,到2021年增长至32.04亿元。

近年来,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带动动物血清相关产品的需求的增长,2017年我国动物血清市场规模为14.94亿元,到2021年增长至32.0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此背景下,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细胞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动物血清是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供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诊断试剂等使用,其中牛血清的应用最为广泛,其质量控制是促进生物制品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对于牛血清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的牛血清行业市场规模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时代,2017-2021年我国牛血清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成为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1)胎牛血清

胎牛血清主要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领域,为了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不断增长,胎牛血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2017年的6.4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84亿元。

胎牛血清主要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领域,为了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不断增长,胎牛血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2017年的6.4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8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新生牛血清

随着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细胞培养的实施,作为细胞培养重要原辅材料之一的新生牛血清,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专业化生产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开始出现了新生牛血清生产企业,与当时发达国家的新生牛血清行业相比,我国新生牛血清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在产品质量均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行业在主管部门正确引导、得力监管、行业自律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下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生牛血清生产和质量管理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小牛血清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物疫苗产业快速增长,小牛血清需求规模逐年增大,2021年达到了5.84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物疫苗产业快速增长,小牛血清需求规模逐年增大,2021年达到了5.8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成年牛血清

2017年我国成年牛血清市场规模为1.41亿元,2021年增长至2.99亿元。

2017年我国成年牛血清市场规模为1.41亿元,2021年增长至2.99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上下游情况

牛血清行业的上游为养殖、畜牧业,以及各类血液采集机构,包括养殖场、牧场、屠宰场及血液采集点等;牛血清行业的下游为各类疫苗、诊断试剂生产厂商,以及高校、医院等科研单位的实验室。

牛血清行业的上游为养殖、畜牧业,以及各类血液采集机构,包括养殖场、牧场、屠宰场及血液采集点等;牛血清行业的下游为各类疫苗、诊断试剂生产厂商,以及高校、医院等科研单位的实验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上游产业

根据饲养方式的不同牛肉可分为草饲牛肉和谷饲牛肉。草饲牛主要在牧区生长,食用新鲜的牧草,其肉质精瘦、脂肪含量低、味道浓郁。而谷饲牛则主要在农区饲养,一般用人工配合饲料和草料集约化饲养,饲养时间相对较短,脂肪含量较高,肉质更加嫩滑。2016-2019年牛存栏量总体平稳,2020年我国养牛户因还贷的原因造成恐慌性抛售,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牛存栏量下降至9562万头,2021年中国牛存栏量达9817万头;2016-2020年我国牛的出栏量由4265万头增至4565万头,整体波动幅度较小,2021年中国牛出栏量达4707万头,同比增长3.1%。

根据饲养方式的不同牛肉可分为草饲牛肉和谷饲牛肉。草饲牛主要在牧区生长,食用新鲜的牧草,其肉质精瘦、脂肪含量低、味道浓郁。而谷饲牛则主要在农区饲养,一般用人工配合饲料和草料集约化饲养,饲养时间相对较短,脂肪含量较高,肉质更加嫩滑。2016-2019年牛存栏量总体平稳,2020年我国养牛户因还贷的原因造成恐慌性抛售,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牛存栏量下降至9562万头,2021年中国牛存栏量达9817万头;2016-2020年我国牛的出栏量由4265万头增至4565万头,整体波动幅度较小,2021年中国牛出栏量达4707万头,同比增长3.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活牛养殖主要用于提供:牛肉、牛奶、畜力三类产品。因此存栏活牛在类型上主要分为了肉牛、奶牛、役用牛三类。

其中奶牛和肉役两用牛的存栏在2022年已经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奶牛存栏从2016年的1425.3万头降至2020年的1043.3万头;肉役两用牛的存栏则是一路下行,从2010年的2467.4万头一路下跌至2020年的833.6万头。

近十年来牛存栏分类的变化表明中国牛肉供应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往以肉役两用牛为主的农户养殖体系正在逐渐退出舞台,让位给商业化、规模化的肉牛奶牛养殖体系。

上游行业的所供应血液的数量、质量及价格,将直接影响到动物血清行业生产规模及利润空间等。由于我国牛类饲养业受国内奶制品生产影响较大,因此国内牛奶制品的生产及价格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本行业的原材料供应。

2、下游产业

畜禽动物疫病频繁发生且变异情况复杂,疫苗接种是疫病防控重要方式,动物疫病推动了相关兽药研发和推广,品类持续增加,行业规模不断扩容。

自2011年以来,我国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等重要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已经口蹄疫共发病4425头、捕杀34081头,2021年共报道7起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并且呈散发态势,涉及范围广。虽然,国家实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但免疫接种仍然是疫病防控的重要措施。

随着动物疫病的爆发和防控压力的增大,我国动物疫苗批签发数整体呈增长趋势,截止2021年底总批签发数量为4536次,2015-2021年禽流感疫苗批签发次数年均批签发超过4000次。

随着动物疫病的爆发和防控压力的增大,我国动物疫苗批签发数整体呈增长趋势,截止2021年底总批签发数量为4536次,2015-2021年禽流感疫苗批签发次数年均批签发超过4000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推行疫苗流通市场化,放开强免疫苗经营,实行养殖场户自主采购,2025年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采苗。自2017年以来非强免疫苗市场份额超过强免疫苗,2020年非强免市场份额达63.9%,市场化疫苗替代趋势持续加速。

在单身经济、居民收入增加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宠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宠物经济持续升温。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3942亿元,同比增长33.5%,城镇犬猫数量合计11235万只,其中猫5806万只,犬5429万只。

而虽然我国宠物数量基数大,但是宠物疫苗市场渗透率不足3%,与国外发达国家40%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行业整体处于培育阶段。不过,目前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布局宠物疫苗的研发生产,高品质的国产宠物疫苗产品值得期待。因此,随着养宠数量的逐年增长,人们对国产宠物疫苗认可度及支付意愿有望提高,动物疫苗行业中宠物疫苗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

由此下游疫苗、诊断试剂生产厂商,以及各类生物实验机构对于培养基种类、质量以及数量的需求,将直接引导本行业内的厂商的生产、销售和研发方向。(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