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轨道工程装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轨道交通建设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抓手

轨道工程装备指铁路、城市轨道等交通运输中实施牵引、施工、维保、检测、救援等应用所需的各类设备,轨道工程装备的一大重要任务是维护交通运输线路安全稳定,这也是推动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轨道工程装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我国轨道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轨道工程装备行业根据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钢材、铝合金等基础原材料和装备设计;中游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地铁等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制造和下游装备运营和安全检测维修三个环节。

轨道工程装备产业链

<strong>轨道工程装备产业链</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上下都在加快推进轨道工程装备产业建设,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从轨道工程设备产业链重点企业地区分布来看,代表性企业集聚于江苏、山东、北京、广东等地区,尤其是江苏和北京是轨道工程设备重点企业密集区,整个产业链环节均有培育重点企业。

我国轨道工程装备产业代表性企业区域热力地图

<strong>我国轨道</strong><strong>工程装备产业代表性企业区域热力地图</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轨道工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17-2021年行业规模逐年扩大,从6109亿元增至8413亿元。随着轨道工程设备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该行业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从我国轨道工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17-2021年行业规模逐年扩大,从6109亿元增至8413亿元。随着轨道工程设备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该行业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发展环境

1、经济环境

稳定的经济环境是轨道工程设备产业良好运行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增速均呈正向增长。尽管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GDP增幅降至2.30%;待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后,2021年国内经济增速较上年增长5.8个百分点,经济整体持稳向好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水平。

稳定的经济环境是轨道工程设备产业良好运行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增速均呈正向增长。尽管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GDP增幅降至2.30%;待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后,2021年国内经济增速较上年增长5.8个百分点,经济整体持稳向好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经济投资也为轨道工程设备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数据显示,2020-2021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7819亿元、7489亿元,虽然已连续两年跌破8000亿元,但整体投资额维持在7000亿元以上的高位;2022年第一季度铁路投资再次高涨,投资完成1065亿元,比同期增长3.1%。另一方面城市轨道建设也在不断加快,2017-2020年我国逐年加大对城市轨道投资力度,至2020年投资额增至6286亿元,2021年投资额稍有下降为5860亿元,不过仍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同时经济投资也为轨道工程设备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数据显示,2020-2021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7819亿元、7489亿元,虽然已连续两年跌破8000亿元,但整体投资额维持在7000亿元以上的高位;2022年第一季度铁路投资再次高涨,投资完成1065亿元,比同期增长3.1%。另一方面城市轨道建设也在不断加快,2017-2020年我国逐年加大对城市轨道投资力度,至2020年投资额增至6286亿元,2021年投资额稍有下降为5860亿元,不过仍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数据来源:国家铁路局、中国城市轨道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环境

轨道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可以进行客运运输,还承担了大多数的国家战略、经济物资运输职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良好政策持续加码以驱动轨道工程设备行业,比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是通过发展交通运输业来间接促进轨道工程装备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是直接把轨道交通装备作为重点项目,支持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

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主体 政策名称 要点
2022年1 交通运输部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 从轨道系统总体技术和各子系统及其他技术作出要求规定,从源头减少运营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
2021年12月 国务院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2021年12 铁路局 《“十四五”铁路标准化发展规划》 2025年,铁路标准体系谱系化、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铁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整合,更加系统完备、协调完善。标准更加先进适用,发布实施铁道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200项以上,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质量显著提升
2021年3月 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 《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民融合需要,综合考虑铁路与公路、水运、民航、城市交通等关系,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科学编制铁路发展规划,形成分层分类、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
2021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9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2018年3月 国务院 《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从构建综合治理体系、有序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强化公共安全防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完善保障措施六个方面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
2017年12月 发改委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通过3年努力,制造业智能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高端智能化系统研制应用取得突破,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2015年5月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社会环境

我国轨道交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铁路和高铁营业里程逐年攀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高铁营业里程分别突破15万公里、4万公里。每年新增营业里程的需求会给轨道工程装备行业带来广阔市场前景;此外轨道工程装备存量使用逾期或损坏后也会带来大量装备维修和更新迭代需求。现阶段交通路线未达饱和,新造轨道车辆是轨道工程装备产业的经济增长点,不过随着交通路线的完善和车辆保有量的增长,经济增长点将向轨道安全检测维修方向转移。

我国轨道交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铁路和高铁营业里程逐年攀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高铁营业里程分别突破15万公里、4万公里。每年新增营业里程的需求会给轨道工程装备行业带来广阔市场前景;此外轨道工程装备存量使用逾期或损坏后也会带来大量装备维修和更新迭代需求。现阶段交通路线未达饱和,新造轨道车辆是轨道工程装备产业的经济增长点,不过随着交通路线的完善和车辆保有量的增长,经济增长点将向轨道安全检测维修方向转移。

数据来源:国家铁路局、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我国优化城乡布局,推进城镇化高效、可持续建设,至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4.72%。为支持县城融入城市发展,强化交通连接是必要举措,城市交通轨道便是城镇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前我国优化城乡布局,推进城镇化高效、可持续建设,至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4.72%。为支持县城融入城市发展,强化交通连接是必要举措,城市交通轨道便是城镇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2021年城市轨道运营里程从5033.0公里升至9206.8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16.30%,预计2022年运营总里程会突破1亿公里。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国家加工监管力度以避免恶性竞争和产能浪费,因此会对轨道工程装备行业形成较高的准入门槛。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2021年城市轨道运营里程从5033.0公里升至9206.8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16.30%,预计2022年运营总里程会突破1亿公里。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国家加工监管力度以避免恶性竞争和产能浪费,因此会对轨道工程装备行业形成较高的准入门槛。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2019-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2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10倍。2021年以来,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工业无人机已占据民用无人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超60%。

2025年11月06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协会密集出台《“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及工具设备创新发展。其中,《“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高性能切削刀具列为重点突破领域,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

2025年11月06日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