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奶酪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竞争、进出口情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又称之为干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奶酪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奶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奶酪是乳制品产业链的升级形态,可分为天然奶酪和再制干酪。其中天然奶酪又分为成熟奶酪、新鲜奶酪、蓝纹奶酪;再制干酪包括涂抹式,芝士片,奶酪棒等。

奶酪分类

奶酪大类

奶酪小类

细分类型

具体品种

天然奶酪

成熟奶酪

硬质奶酪

车达,古达,蒙特利杰克等

软质奶酪

卡蒙贝尔、布里等

新鲜奶酪

奶油奶酪,马苏里拉等

蓝纹奶酪

蓝纹,洛克福等

再制干酪

涂抹式,芝士片,奶酪棒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市场发展现状

虽然相较于液态奶、酸奶等乳制品,现代工业化的奶酪产业在我国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和消费升级的加快,奶酪营养价值认可度提高,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且与中餐相配的奶酪产品不断上市,我国奶酪消费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可拓展的空间逐渐扩大。目前我国奶酪已经不仅局限于儿童奶酪、餐饮,在乳饮品、茶饮、零食等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应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奶酪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4.66亿元增长到了88.43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2.72%。预计到2022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虽然相较于液态奶、酸奶等乳制品,现代工业化的奶酪产业在我国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和消费升级的加快,奶酪营养价值认可度提高,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且与中餐相配的奶酪产品不断上市,我国奶酪消费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可拓展的空间逐渐扩大。目前我国奶酪已经不仅局限于儿童奶酪、餐饮,在乳饮品、茶饮、零食等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应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奶酪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4.66亿元增长到了88.43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2.72%。预计到2022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随着消费水平逐步提升,年轻群体正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奶酪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由此使得我国奶酪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国内人均奶酪消费支出占乳制品总支出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1.00%提高到2.13%。到2021年我国奶酪产量为37.3万吨,表观需求量为54.9万吨,奶酪产量、表观需求量较2020年均有所上升。

同时随着消费水平逐步提升,年轻群体正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奶酪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由此使得我国奶酪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国内人均奶酪消费支出占乳制品总支出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1.00%提高到2.13%。到2021年我国奶酪产量为37.3万吨,表观需求量为54.9万吨,奶酪产量、表观需求量较2020年均有所上升。

数据来源:OECD,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奶酪销量仍以餐饮为主体,且呈现稳步增长。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餐饮领域奶酪消费量为15.56万吨,占总销量的66%。

目前我国奶酪销量仍以餐饮为主体,且呈现稳步增长。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餐饮领域奶酪消费量为15.56万吨,占总销量的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零售市场方面,受益于奶酪棒为代表的再制干酪驱动销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奶酪零售销量达8.16万吨,占总销量的34%。

零售市场方面,受益于奶酪棒为代表的再制干酪驱动销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奶酪零售销量达8.16万吨,占总销量的3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以再制干酪为主,2021年占总零售市场的74.7%;预计2022年占比将达到92%。而在其中奶酪棒因为其口味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迅速走红,成为驱动零售奶酪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例如妙可蓝多高钙奶酪棒月销量在2万+,目前已热销30亿支,伊利高钙奶酪棒月销量在1万+,奶酪博士金装奶酪棒月销量在1万+,良品铺子高钙棒棒奶酪月销量在7000+。

其中以再制干酪为主,2021年占总零售市场的74.7%;预计2022年占比将达到92%。而在其中奶酪棒因为其口味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迅速走红,成为驱动零售奶酪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例如妙可蓝多高钙奶酪棒月销量在2万+,目前已热销30亿支,伊利高钙奶酪棒月销量在1万+,奶酪博士金装奶酪棒月销量在1万+,良品铺子高钙棒棒奶酪月销量在70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消费群体来看,儿童是我国奶酪主要消费群体。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领域奶酪零售额占比达到64%,而家庭佐餐消费和成人消费仅占33%和3%。由此可将,目前我国奶酪认知仍有待提升。

从消费群体来看,儿童是我国奶酪主要消费群体。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领域奶酪零售额占比达到64%,而家庭佐餐消费和成人消费仅占33%和3%。由此可将,目前我国奶酪认知仍有待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价格方面,受国内外受天气、劳动力短缺、饲养成本等问题的影响,原料原奶价格有所上涨,从而使得奶酪价格近十年以来一直保持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奶酪价格为40530元/吨,同比增长约2.1%。

价格方面,受国内外受天气、劳动力短缺、饲养成本等问题的影响,原料原奶价格有所上涨,从而使得奶酪价格近十年以来一直保持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奶酪价格为40530元/吨,同比增长约2.1%。

数据来源:OECD,观研天下整理

二、进出口市场

目前我国奶酪主要依靠于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奶酪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因饮食习惯不同、奶源和加工成本等问题,我国奶酪产业多年以来进口数量远多于出口数量,使得进口依存度处在较高的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奶酪出口数量为0.017万吨;而进口数量为17.62万吨,同比增长36.3%。

目前我国奶酪主要依靠于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奶酪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因饮食习惯不同、奶源和加工成本等问题,我国奶酪产业多年以来进口数量远多于出口数量,使得进口依存度处在较高的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奶酪出口数量为0.017万吨;而进口数量为17.62万吨,同比增长36.3%。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法国、美国、荷兰等地区市我国奶酪产品主要进口地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酪40911万美元,占比达到50.3%,是我国奶酪进口第一大地区;其次为澳大利亚,向其进口奶酪10805万美元,占比为13.3%。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法国、美国、荷兰等地区市我国奶酪产品主要进口地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酪40911万美元,占比达到50.3%,是我国奶酪进口第一大地区;其次为澳大利亚,向其进口奶酪10805万美元,占比为13.3%。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三、市场竞争情况

在市场向好的环境下,吸引了乳企、互联网新势力甚至是外企的目光。一时之间,国内奶酪市场陷入混战。仅单独的奶酪棒,就有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在内的乳业巨头,妙可蓝、认养一头牛、妙飞、妙可、思克奇和奶酪博士等新锐品牌以及百吉福、安佳等外国品牌。而一些互联网零食品牌如良品铺子,也在近期加入到奶酪市场的大混战之中。有相关资料显示,近两年来国内奶酪品牌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已有超过两千家与“奶酪”有关的企业。除了有消费者较为熟知的妙可蓝多、百吉福之外,还有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以及奶酪博士、卡士等新锐品牌参与其中。而从2020年开始进入价格战,从今年5月开始,百吉福加入新一轮价格战中,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目前国内奶酪市场已形妙可蓝多、百吉福在前的市场格局。但在2018年之前由于奶酪中国本土化进程缓慢以及海外品牌在技术、资金、品牌等领域有着积累与优势,使得国内奶酪市场主要被百吉福、乐芝牛、安佳等外国品牌垄断。进入2018年之后,妙可蓝多迅猛出击,并以3.9%的市占率位居第六位。在随后的几年间,妙可蓝多快速地占据国内市场,在奶酪业务上实现了5年增长25倍的“神话”。到2020年,妙可蓝多市场份额升至第二,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百吉福,两者共同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行业格局开始初步形成。2021年7月为了扩大在奶酪市场的影响力,蒙牛以30亿元现金认购,控股妙可蓝多。在蒙牛的加持下,妙可蓝多在同年市占率升至第一位,拿到了27.7%的份额,首度超越法国百吉福成为中国第一奶酪品牌。

目前国内奶酪市场已形妙可蓝多、百吉福在前的市场格局。但在2018年之前由于奶酪中国本土化进程缓慢以及海外品牌在技术、资金、品牌等领域有着积累与优势,使得国内奶酪市场主要被百吉福、乐芝牛、安佳等外国品牌垄断。进入2018年之后,妙可蓝多迅猛出击,并以3.9%的市占率位居第六位。在随后的几年间,妙可蓝多快速地占据国内市场,在奶酪业务上实现了5年增长25倍的“神话”。到2020年,妙可蓝多市场份额升至第二,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百吉福,两者共同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行业格局开始初步形成。2021年7月为了扩大在奶酪市场的影响力,蒙牛以30亿元现金认购,控股妙可蓝多。在蒙牛的加持下,妙可蓝多在同年市占率升至第一位,拿到了27.7%的份额,首度超越法国百吉福成为中国第一奶酪品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妙可蓝多已成为国内自有产线最多和生产能力最大的奶酪龙头企业,推出了奶酪棒、马苏里拉奶酪等爆款产品。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16至2021年间,妙可蓝多销售费用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妙可蓝多奶酪营收从2016年的137.92百万元增长至3334.84百万元,产品毛利率增长至48.5%。

妙可蓝多企业优势

保障优质原料

妙可蓝多精选欧洲与大洋洲的奶酪原料供应商,充分利用他们优质的奶源与成熟的奶酪工业化初加工技术,从原料端保障妙可蓝多奶酪棒的品质稳定。

创新优化配方

妙可蓝多积累了丰富的奶酪棒配方技术经验,加上多年来通过市场洞察得到的消费者反馈,让妙可蓝多不拘泥于使用干酪添加比例作为配方噱头,而是在干酪添加品种、添加比例、产品口感口味和国内消费者喜好上寻找平衡,用均衡营养的配比制造每一款奶酪棒产品。

储备稀缺奶酪研发人才

妙可蓝多从布局奶酪行业开始,就十分重视创新研发能力的培育,积极扩充研发人才的储备,同时大力推动公司与专业营养研究机构的合作,目前妙可蓝多已成为奶酪行业内研发人员数量最多的品牌,用超前的研发能力推动产品的更新迭代。

全过程品控保障

妙可蓝多目前在国内拥有5家工厂,为目前国内奶酪行业产能最大的企业,自有工厂也成为妙可蓝多全过程品控保障的先决条件。各个工厂生产车间环境达到超洁净标准,奶酪棒灌装环节实现全自动流程,从源头上避免产品质量隐患。同时公司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确保从产品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阶段践行产品质量管理规范流程。过程决定结果,2021年妙可蓝多达成食品安全0事故、产品抽检、出厂检验100%合格,品牌用高于行业的质量水平吸引每一个消费者成为忠实用户。

注重细节把控

奶酪棒作为妙可蓝多旗下第一大单品,品牌对产品细节的把控近乎吹毛求疵:例如妙可蓝多奶酪棒的外形设计看似简单,但最初也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才得到如今完美的设计方案,全包围流线型的外壳设计让壳体在保护奶酪的同时也做到了不沾壁的效果。此外,壳体包材也选择使用了对环境更友好的PVC包材,兼顾包装轻量化的理念进行壳体厚度优化。

行业聚焦战略

妙可蓝多凭借着对奶酪行业的聚焦战略与同行业品牌拉开了差距,从产品口味、消费者习惯把控、行业认知等多方面超越其他品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市场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奶酪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预计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餐饮多样化的需求,奶酪产品将越来越受我国消费者的认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在奶业发达国家,奶酪属于日常饮食,品种丰富多样,占乳制品消费总量的70%。但我国奶酪消费局限于高端消费群体和少数民族聚居地,2021年我国奶酪人均消费量约为0.4千克,与美国(人均消费量17千克)、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量11千克)、加拿大(人均消费量11千克)等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由此可将,我国有着奶酪人均消费量仍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奶酪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预计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餐饮多样化的需求,奶酪产品将越来越受我国消费者的认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在奶业发达国家,奶酪属于日常饮食,品种丰富多样,占乳制品消费总量的70%。但我国奶酪消费局限于高端消费群体和少数民族聚居地,2021年我国奶酪人均消费量约为0.4千克,与美国(人均消费量17千克)、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量11千克)、加拿大(人均消费量11千克)等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由此可将,我国有着奶酪人均消费量仍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二是目前零售奶酪主要主要在儿童领域发展,其他年龄层的成人奶酪产品还相对较少,市场尚未真正发展起来。例如当前奶酪棒品牌仍然以儿童奶酪棒品类为主,主要面向儿童群体,并没有太多面向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所推出的奶酪棒产品。而除了儿童以外,青年、中老年等不同群体对奶酪都有消费需求,虽然不同群体对于奶酪产品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这些人群也都是奶酪零食的潜在消费者。比如年轻女性可能更倾向于健康、低脂的奶酪,老年人更需要加钙的奶酪。对此有相关分析认为,跳出儿童奶酪市场,开发适合成人的奶酪零食,将是企业发展的另一机会。

三是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了奶酪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婴配粉、液态奶等乳制品品类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的时期,而奶酪尚处发展初期,在乳制品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奶酪正成为未来乳品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奶酪零食化趋势显现。为了提升奶酪的消费量,不少企业都在研发符合我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并且把奶酪逐渐向零食区域靠拢,创新出不少奶酪零食产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