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血糖监测行业现状:高需求基数叠加低未诊断率 市场发展空间大

监测血糖是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掌握疾病的控制情况和进食对血糖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血糖监测方法多样,“点”、“线”、“面”不同维度覆盖血糖变化情况。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strong>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血糖监测的三个维度

维度

测定方法

测量指标

检测频率

反应血糖变化水平

指尖血血糖监测(SMBG/BGM

毛细血管中血糖浓度

ADA(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每天至少3-4

采血时刻

线

连续血糖监测(CGM

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

~5分钟自动监测,生成血糖24小时连续变化曲线

监测期间(24h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监测HbA1c含量

建议治疗初期3个月监测1次,后续每6个月监测1

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类疾病,而高血糖通常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眼、肾、心血管等多组织损伤,严重时将危及生命。按照发病机理,糖尿病包括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它类型糖尿病。其中,I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人数的90%,I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大约共占9~10%。

糖尿病分类和占比

类别

发病机理

占比

I型糖尿病

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损伤胰岛B细胞,致使胰岛素绝对缺乏

~5%

II型糖尿病

即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90%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代谢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高血糖,产后可能恢复正常

~4%

其它类型糖尿病

遗传缺陷、内分泌疾病或其它原因引起

~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血糖监测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四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迅速,其中2021年中约为136.8百万人,同比增长2.8%,位列世界第一。根据IDF预测,2030年中国糖尿病人群预计为1.43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病人群的23%,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血糖监测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四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迅速,其中2021年中约为136.8百万人,同比增长2.8%,位列世界第一。根据IDF预测,2030年中国糖尿病人群预计为1.43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病人群的23%,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血糖监测是控制糖尿病的必要手段。血糖监测虽然不能直接改变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浓度,但可以通过定期监测,患者可以准确了解血糖变化情况,并且有效减少白内障、心肌梗塞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而血糖监测是控制糖尿病的必要手段。血糖监测虽然不能直接改变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浓度,但可以通过定期监测,患者可以准确了解血糖变化情况,并且有效减少白内障、心肌梗塞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呈现兼具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低的特点,并且血糖监测成本高,个人支付经济负担大,以三诺生物安稳+血糖仪为例,一日测4次,每日坚持测量,则患者一年的使用费用约为1500元,所以我国未诊出率依然较高。根据IDF数据,2019年,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中2.32亿人未获诊断,中国未诊出糖尿病人数高达6518万人,未诊出率56.0%。因此,未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医保覆盖面扩大,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有望增加,血糖监测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成本(每年)

检测方法

品牌

监测设备与耗材

费用明细(元)

花费(元/年)

BGM

三诺生物安稳+

血糖仪+4×365个血糖试纸与采血针

首年:229(元)(血糖仪1+200条耗材)+1276(元)(1200条耗材)之后:1.06(元/条)*1460(条耗材)

~1500

CGM

雅培瞬感动态血糖仪

26个传感器

470(元/个)×26(个)

113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所述,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及诊断率有望上升,我国血糖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30年将达到61亿美元,2020-3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6.8%。

综上所述,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及诊断率有望上升,我国血糖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30年将达到61亿美元,2020-3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