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享政策红利 基层终端销售渠道将加速市场扩容

中药饮片是指按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材经过规范化的中药炮制方法炮制加工、减毒增效后可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一、政策端:中药饮片行业享政策红利

近年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技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在国家大力发展中药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益发展。并且,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在长期国家政策引导下,市场发展日趋规范,2021年12月,《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交易公开透明,并且严格按照进价顺加不超25%销售。

2021-2022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112

《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等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配制的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鼓励将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交易,促进交易公开透明。中药饮片严格按照进价顺加不超25%销售,非饮片中药“零差率”销售。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DRG付费,对已经实行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

20211029

《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

国家卫健委

加强儿童中医药服务,推进中医院设立儿科、开设儿科病房。加强儿科中医药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中医儿科特色专科。推进儿童中医保健进社区进家庭,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儿童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

20211031

《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布第二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监局

按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制定工作。近日批准颁布第二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36个)强调在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执行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应进一步积累数据并报送国家药典委员会,以逐步完善和提高标准。

20211029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

明确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实施备案管理,在上市销售前,需要在国家药监局备案被获取备案号。提出10条措施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品种备案管理,确保备案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2021629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广电总局

从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和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建设等4个方面来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171

《“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等7个方面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指出要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

2021610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等8个方面来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出要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2021513

《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

提出18条措施以完善机制体制、支持创新、提升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激励,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积极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

2021429

《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提出6项措施,目标为到2022年,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形成并推广一批妇幼中医药诊疗方案、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等规范;到2025年,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服务覆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

202129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提出28项措施以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

202232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需求端;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建设逐渐完善,中药饮片市场将加速扩容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0年,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72355个,同比增长9.95%,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7.1%,中医总诊疗量达10.58亿人次,同比下降9.1%,占全国总诊疗量的16.8%。其中:中医医疗机构7.9亿人次、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7亿人次。由此可见,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市场潜力大。未来,随着中医药教育稳步发展及基层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中药饮片使用终端也将逐渐渗透到基层医疗机构终端,预计行业将迎来放量契机。

2020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

诊疗人次(万人次)

出院人数(万人)

2020

2019

同比增长率

2020

2019

同比增长率

中医医疗服务量

105764.1

116390.0

-9.13%

3504.2

3858.9

-9.19%

中医类医院

59699.2

67528.2

-11.59%

2907.1

3274.0

-11.21%

中医医院

51847.8

58620.1

-11.55%

2552.2

2866.6

-10.97%

中西医结合医院

6542.4

7456.6

-12.26%

276.0

311.5

-11.40%

民族医医院

1309.1

1451.5

-9.81%

78.9

96.0

-17.81%

中医类门诊部

3113.6

3,182.7

-2.17%

0.3

0.6

-50.00%

中医门诊部

2741.0

2816.6

-2.68%

0.2

0.5

-60.00%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368.2

360.8

2.05%

0.1

0.1

0.00%

民族医门诊部

4.4

5.3

-16.98%

/

/

/

中医类诊所

15738.2

16469.8

-4.44%

/

/

/

中医诊所

12808.7

13363.2

-4.15%

/

/

/

中西医结合诊所

2816.8

2987.6

-5.72%

/

/

/

民族医诊所

112.7

119.0

-5.29%

/

/

/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

27213.2

29209.2

-6.83%

596.8

584.3

2.14%

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

16.8

16.4

/

15.3

1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渠道端:实体药店终端中药饮片销售收入下滑

2017-2020年,国家对实体药店终端监管力度加大,尤其是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等方面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规范,这就导致国内部分药店中药饮片的经营资质被取消,再加上中医实体门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实体药店终端销售收入持续下降,2020年已经下滑至7.9%。其中,滋补类产品—燕窝、灵芝孢子、冬虫夏草涨势较好,增速均超过10%,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老龄化趋势及保健意识提升等因素影响。

2017-2020年,国家对实体药店终端监管力度加大,尤其是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等方面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规范,这就导致国内部分药店中药饮片的经营资质被取消,再加上中医实体门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实体药店终端销售收入持续下降,2020年已经下滑至7.9%。其中,滋补类产品—燕窝、灵芝孢子、冬虫夏草涨势较好,增速均超过10%,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老龄化趋势及保健意识提升等因素影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药饮片TOP20产品统计

种类名称

销售额

增长率

治疗大类

西洋参

20亿+

5.08%

补虚药

三七

10亿+

-5.61%

止血药

冬虫夏草

10亿+

19.90%

补虚药

黄芪

10亿+

12.56%

补虚药

枸杞子

10亿+

-2.76%

补虚药

燕窝

8亿+

33.14%

补虚药

红参

7亿+

5.60%

补虚药

菊花

7亿+

6.83%

解表药

天麻

5亿+

11.35%

平肝熄风药

川贝母

4亿+

7.32%

化痰止咳治喘药

金银花

4亿+

-15.89%

清热药

当归

4亿+

7.41%

补虚药

茯苓

4亿+

19.79%

利水渗湿药

人参

3亿+

-1.86%

补虚药

铁皮石斛

3亿+

17.32%

补虚药

大枣

3亿+

5.42%

补虚药

丹参

3亿+

16.86%

活血化瘀药

党参

3亿+

3.83%

补虚药

灵芝孢子

2亿+

24.85%

补虚药

蜂蜜

2亿+

0.51%

补虚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