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燃料油行业现状分析:供需规模稳定增长 低硫将逐渐成主流产品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广泛用于电厂发电、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燃料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等。

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

粘度

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对于高粘度的燃料油,一般需经预热,使粘度降至一定水平,然后进入燃烧器以使在喷嘴处易于喷散雾化。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C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C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含硫量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的和环境污染。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在石油的组分中除碳、氢外,硫是第三个主要组分,虽然在含量上远低于前两者,但是其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与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后者通常高达3.5%甚至4.5%或以上。另外还有低蜡油(Low Sulfur Waxy Residual缩写LSWR),含蜡量高有高倾点(如4050°C)。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是高硫燃料油(HSFO)。

密度

为油品的质量(Mass)与其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砘/立方米等。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C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

闪点

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一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致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其闪点。其特点是火焰一闪即灭,达到闪点温度的油品尚未能提供足够的可燃蒸气以维持持续的燃烧,仅当其再行受热而达到另一更高的温度时,一旦与火源相遇方构成持续燃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燃料油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

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燃料油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供给市场

1、国内原油增产乏力

虽然自“十三五”以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已成为我国油气领域的重点工作,各大油气企业持续增加勘探开采资本投入,但在“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原油增产乏力。2015年以来国内原油产量维持在1.9至2.2亿吨,2021年我国生产原油19898万吨,同比增长2.4%。

虽然自“十三五”以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已成为我国油气领域的重点工作,各大油气企业持续增加勘探开采资本投入,但在“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原油增产乏力。2015年以来国内原油产量维持在1.9至2.2亿吨,2021年我国生产原油19898万吨,同比增长2.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原油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有着较高的对外依存度。2021年由于国内原油产量增加以及消费需求的下降,原油进口量有所下降,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从60%增至74%。2021年进口原油51298万吨,对外依存度为72%,下降1.6个百分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有着较高的对外依存度。2021年由于国内原油产量增加以及消费需求的下降,原油进口量有所下降,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从60%增至74%。2021年进口原油51298万吨,对外依存度为72%,下降1.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内燃料油生产相对较稳定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燃料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自2018年以来,随着燃料油逐渐被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以后,进一步拓宽了用武之地,使其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燃料油产量为3406.3万吨,同比增长37.9%;2021年我国燃料油产量为4350.2万吨,同比增长27.7%。

自2018年以来,随着燃料油逐渐被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以后,进一步拓宽了用武之地,使其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燃料油产量为3406.3万吨,同比增长37.9%;2021年我国燃料油产量为4350.2万吨,同比增长27.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地区是我国燃料油主要生产地区。有数据显示,2021年华东地区燃料油产量为2360.9万吨,占总燃料油占比为54.9%;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总燃料油占比为18.8%。

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地区是我国燃料油主要生产地区。有数据显示,2021年华东地区燃料油产量为2360.9万吨,占总燃料油占比为54.9%;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总燃料油占比为18.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从各省市来看,2021年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江苏、河北、福建、陕西、上海、海南是我国燃料油产量前十地区。其中为山东是我国燃料油产量最多地区,为1165.5万吨;其次是为广东,燃料油产量644.2万吨。

从各省市来看,2021年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江苏、河北、福建、陕西、上海、海南是我国燃料油产量前十地区。其中为山东是我国燃料油产量最多地区,为1165.5万吨;其次是为广东,燃料油产量644.2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进口方面,2015-2021年具有一定波动性。2016-2018年我国燃料油进口量呈现增长态势,并在2018年达到最高值,为1666万吨;在2018-2020年期间,进口量下降;进入2021年,进口量出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燃料油进口量为1382.4万吨,同比增长9.5%;进口金额为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9%。

进口方面,2015-2021年具有一定波动性。2016-2018年我国燃料油进口量呈现增长态势,并在2018年达到最高值,为1666万吨;在2018-2020年期间,进口量下降;进入2021年,进口量出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燃料油进口量为1382.4万吨,同比增长9.5%;进口金额为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二、需求市场

自2018年以来,随着燃料油逐渐被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以后,我国燃料油需求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燃料油表观需求量为4930.3万吨,同比增长32.5%。

自2018年以来,随着燃料油逐渐被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以后,我国燃料油需求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燃料油表观需求量为4930.3万吨,同比增长32.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尤其是低硫燃料油市场方面,在环保排放要求趋严,市场需求逐渐释放。根据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所使用的燃油含量不得超过0.5%。在此背景下,低硫燃料油市场迎来发展契机。有相关资料显示,按船用燃料油市场发展潜力及需求预测,2025年国内船用燃料油加油服务辐射市场总规模将达近8000万吨,市场空间巨大。预计未来在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积极布局下,低硫燃料油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目前我国低硫燃料油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等地区,两大地区合计消费占比达到52.8%以上,其中华东地区消费占比达到30.0%以上。

出口方面,整体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燃料油出口量为1962.5万吨,同比增长23.8%;出口金额为96.5亿美元,同比增长59.1%。

出口方面,整体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燃料油出口量为1962.5万吨,同比增长23.8%;出口金额为96.5亿美元,同比增长59.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受2021年燃料油产量和国内外需求走高的影响,我国燃料油表观消费量整体走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燃料油表观消费量为3770.1万吨,同比增长22.3%。

受2021年燃料油产量和国内外需求走高的影响,我国燃料油表观消费量整体走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燃料油表观消费量为3770.1万吨,同比增长2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三、市场价格方面

2022年高低硫价差仍将维持在高位。一是俄乌局势放大了市场波动风险。进入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引爆石油市场,油价进入快速上涨通道,且短期供给短缺难以缓解。同时在全球低投资、低库存、低产能的驱动下,油价易涨难跌的局势仍然难以改变,全球剩余产能日益萎缩,供给端缺乏弹性仍是长期支撑油价的主旋律。受成本端推动,高低硫燃料油价格走势都将紧跟原油走势。

二是全球经济增速日益趋紧。受俄乌冲突的影响,以原油为首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黄金和美元等避险资产大幅上涨,通胀再次进入快速增长期。从全球主要的经济区增长情况来看,2月份美国制造业PMI指数增长1%,中国增长0.1%,3月份欧元区下降1.2%,而从宏观经济指数来看,美国下降至了13.1%,欧元区下降至了48.6%,随着3月份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预计将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也将进一步减缓原油需求增速。

由此对于低硫燃料油来讲,国外成品油裂解飙升,提升了市场对低硫供应短缺的预期,在原油上行通道中,低硫裂解易涨难跌。对于高硫燃料油来讲,发电需求和深加工需求滞后,难以提振高硫价格,高硫裂解仍将受到抑制。高低硫价差仍将维持在高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