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铝液行业市场供需情况:下游需求较为旺盛

铝液主要是指铝电解槽运行过程中,槽膛内的液态铝。

铝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主要以铝硅酸盐矿石存在,还有铝土矿和冰晶石。

从市场供给来看,铝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铝矿石是含有氧化铝或水合氧化铝且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一种矿物集合体。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国产铝土矿的产量先升后降。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铝土矿产量为9269万吨,同比下降14.4%。

从市场供给来看,铝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铝矿石是含有氧化铝或水合氧化铝且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一种矿物集合体。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国产铝土矿的产量先升后降。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铝土矿产量为9269万吨,同比下降14.4%。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铝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受产量市场影响,我国铝矿石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且2017-2020年其进口量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铝矿石进口量从2017年的6849.04万吨增长到了11152.82万吨。截至2021年1-10月我国铝土矿进口量为9099.28万吨。

受产量市场影响,我国铝矿石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且2017-2020年其进口量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铝矿石进口量从2017年的6849.04万吨增长到了11152.82万吨。截至2021年1-10月我国铝土矿进口量为9099.28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原铝产量整体变化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原铝产量为3850.3万吨,同比增长4.8%,保持稳定增长。

原铝产量整体变化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原铝产量为3850.3万吨,同比增长4.8%,保持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市场需求来看,铝液主要应用于电解铝市场。据了解,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电解。

电解铝下游需求主要为建筑地产、交通运输、电缆、包装等领域;其中建筑地产是第一大消费领域,占比为29%。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的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2021年以来我国房企加快项目结转带动竣工面积高速增长,对铝消费有较大拉动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汽车市场回暖,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新能源汽车产量放量、以铝代钢生产技术提升及单车铝消耗量的持续提升将带来铝需求新增量。

电解铝下游需求主要为建筑地产、交通运输、电缆、包装等领域;其中建筑地产是第一大消费领域,占比为29%。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的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2021年以来我国房企加快项目结转带动竣工面积高速增长,对铝消费有较大拉动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汽车市场回暖,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新能源汽车产量放量、以铝代钢生产技术提升及单车铝消耗量的持续提升将带来铝需求新增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我国电解铝产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到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占比在57 %左右。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3708.04万吨,同比增长5.55%;2021年我国电解铝产量38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7 %,较2020年同比增长3.91%。

近年来我国电解铝产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到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占比在57 %左右。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3708.04万吨,同比增长5.55%;2021年我国电解铝产量38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7 %,较2020年同比增长3.9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截至2021年末,我国电解铝建成合规产能4325万吨/年,同比净增长93万吨/年。目前我国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新疆、内蒙古地区。有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电解铝产能占比最大,达到了18.3%;其次为新疆、内蒙古,产能占比分别为14.6%、14.1%。但2019年以来受环保政策趋严以及重点地区减煤政策的推行影响,我国电解铝产能逐步向云南、广西、四川等清洁能源富集区域转移。

截至2021年末,我国电解铝建成合规产能4325万吨/年,同比净增长93万吨/年。目前我国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新疆、内蒙古地区。有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电解铝产能占比最大,达到了18.3%;其次为新疆、内蒙古,产能占比分别为14.6%、14.1%。但2019年以来受环保政策趋严以及重点地区减煤政策的推行影响,我国电解铝产能逐步向云南、广西、四川等清洁能源富集区域转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眼镜镜片材料行业分析:市场增量发展空间大 光学树脂类材料将备受青睐

我国眼镜镜片材料行业分析:市场增量发展空间大 光学树脂类材料将备受青睐

随着镜片材质的更新迭代、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全球眼镜镜片材料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眼镜镜片材料市场规模已达16.24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镜片材料市场规模达28.96亿美元。

2025年07月24日
铂金价格狂飙下或迎复苏曙光 全球或进入短缺时代 中国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

铂金价格狂飙下或迎复苏曙光 全球或进入短缺时代 中国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

铂金(Platinum,简称Pt),又称白金,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白色贵金属。当下,已沉寂多年的铂金市场正迎来历史性转折。进入2025年5月,受黄金价格波动的影响,铂金价格飙升,部分头部品牌的铂金报价甚至已经高达500元每克,与年初相比上涨了40%-50%左右。2025 年5月,国内各大金店铂金价格区间为 300-465

2025年07月22日
镍行业:中国低成本供应增多 本土企业话语权增强 全球市场进入加速整合期

镍行业:中国低成本供应增多 本土企业话语权增强 全球市场进入加速整合期

全球镍资源储量较丰富且分布集中。2024 年全球镍储量约为1.3亿吨,其中印尼储量占比42%,排名第一位;此外,澳大利亚和巴西储量分别占全球总储量的 18%和 12%。

2025年07月18日
风电发展为我国轴承钢市场带来新增量 “一超多强”格局稳定 行业高端转型加速

风电发展为我国轴承钢市场带来新增量 “一超多强”格局稳定 行业高端转型加速

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市场,产量、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为轴承钢行业提供了强劲需求支撑。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5年上半年双双突破1500万辆,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相较2024年上半年分别分别增长12.5%和11.4%。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渗透率偏低 发展潜力更大 多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渗透率偏低 发展潜力更大 多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2019年的30.1GW增长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90%;2025年1-5月其新增装机容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到197.85GW,较去年同期增长149.97%。其中,5月新增装机容量92.92GW,同比暴涨388.03%。此外,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产需缺口逐渐扩大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产需缺口逐渐扩大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高温合金凭借其在高温环境下卓越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的用量占比高达40%-60%,凸显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出行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航空出行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发展向好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必然趋势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发展向好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必然趋势

有色金属冶炼是全球基础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发展受到经济和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高速发展,逐步摆脱以往粗放的生产模式,冶炼加工技术日趋成熟,部分工艺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新材料、军工、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保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银粉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被用作导电材料和防腐材料。不过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银粉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银粉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新制备技术的涌现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发也为银粉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21世纪后,纳米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