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保持较为快速发展 其中常温乳酸菌饮品增速高于全行业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乳酸菌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乳酸菌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

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来分,乳酸菌饮料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其中杀菌型乳酸菌饮料又称为低温乳酸菌饮料,在我国发展较早,但目前市场尚未走向垄断;未杀菌型乳酸菌饮料又称为常温乳酸菌饮料,虽然在我国发展较晚,但市场发展增速很快。

乳酸菌饮料分类

杀菌(非活菌)型

即低温乳酸菌饮料在我国发展较早;因其含有活性乳酸菌,需要在2-10℃的低温条件下贮存和销售,且保质期较短,因此对生产工艺、冷链运输和推广成本要求很高。消费人群和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在人口集中、健康意识更高的一二线城市。市场定位方面,各品牌之间差别较大,养乐多定位高档市场,而其它品牌如优益C、每日活菌等则定位中档市场;品牌方面,伊利、蒙牛、均瑶、味全具有较大优势,但目前市场尚未走向垄断,各品牌均有机会。

未杀菌(活菌)型

即常温乳酸菌饮料在我国崛起于近几年,但市场发展增速很快。一方面,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将乳酸菌进行灭活,保质期更长,满足了常温贮存和销售的条件,大大扩展了销售区域,有利于促进行业品牌的丰富性和产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常温乳酸菌可以和果汁、蔬菜汁、谷物等天然元素结合,开发出健康、营养、口感更丰富的产品,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对不同消费场景提供了更广阔的适应性;再者,鉴于低温乳酸菌饮品早期建立的消费需求基础,常温乳酸菌也被视为具有“促消化”、“润肠道”等功能的营养、健康的饮品。与低温乳酸菌饮料市场不同,常温乳酸菌饮料的消费市场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饮料市场

乳酸菌饮料属于饮料产业。千亿的市场下,饮料高频刚需,而乳酸菌饮料能够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肠道消化活力、给身体带来积极益处的乳酸菌饮料便被现代人视为健康食品,并长期以来成为消费市场追捧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据统计,中国饮料行业销售额由2016年的4997.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85.60亿元,估计2021年饮料行业销售金额将达到6296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据统计,中国饮料行业销售额由2016年的4997.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85.60亿元,估计2021年饮料行业销售金额将达到629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含乳饮料市场

含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工制成的制品。含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

含乳饮料在饮料大板块中属于蛋白饮料细分,作为饮料重要细分板块,含乳饮料兼具乳制品和饮料属性,也就是比乳制品更具风味,既能作为餐中饮品,又能在休闲时刻帮助解渴;比饮料更具营养,蛋白质更为丰富,如果蛋白质摄入达不到标准,可在日常生活中将含乳饮料作为补充。这使得含乳饮料的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而乳酸菌饮料则是含乳饮料最重要和最受欢迎的细分品类之一。因此含乳饮料市场的发展也将带动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发展。

近年由于含乳饮料的产品自身优势、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和行业大型厂商的持续宣传推广,近年来国内含乳饮料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2011至2020年期间,我国乳制品市场规模由2394亿元增至41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

近年由于含乳饮料的产品自身优势、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和行业大型厂商的持续宣传推广,近年来国内含乳饮料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2011至2020年期间,我国乳制品市场规模由2394亿元增至41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乳酸菌饮品市场

自2015年以来,我国乳酸菌饮品市场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9年,乳酸菌饮品保持了11.2%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364.8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492.4亿元的规模。

自2015年以来,我国乳酸菌饮品市场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9年,乳酸菌饮品保持了11.2%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364.8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492.4亿元的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的增长快于整体乳酸菌饮品市场的增长速度。2015-2019年期间,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保持了17.8%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148.8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211.9亿元的规模。

其中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的增长快于整体乳酸菌饮品市场的增长速度。2015-2019年期间,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保持了17.8%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148.8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211.9亿元的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竞争方面,受常温乳酸菌饮品高增长及高利润的驱动,各大低温乳酸菌饮品知名厂商纷纷进入该领域,众多小厂商也争相分羹市场。随着领先企业如均瑶大健康饮品、伊利股份在常温乳酸菌市场加大投入,铺设全国市场,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但市场竞争仍然趋于激烈。

展望未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财富水平的快速提升,食品饮料行业的消费升级是明确的发展趋势,“健康、安全、营养”的产品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消费者健康消费习惯不断养成,乳酸菌饮料市场正在显现出巨大潜力,并且也开始以日常饮品的角色,切入到不同消费场景当中。相信在未来,消费升级趋势之下,乳酸菌饮料品类不断破圈,整体行业也将迎来真正的发展。

目前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正向品类多、功能+、高端化的发展阶段发展。对于未来乳酸菌饮料的市场趋势,首先是市场下沉;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乳酸菌的功能产生认知,一些三四线市场的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乳酸菌开始逐渐下沉;其次是更加具有功能性,从肠道健康到免疫系统健康,消费者寻求从乳酸菌饮料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再次是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通过“按需饮用”为消费者创造个性体验,以迎合消费者日益复杂的需求,所以乳酸菌饮料品牌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正向品类多、功能+、高端化的发展阶段发展。对于未来乳酸菌饮料的市场趋势,首先是市场下沉;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乳酸菌的功能产生认知,一些三四线市场的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乳酸菌开始逐渐下沉;其次是更加具有功能性,从肠道健康到免疫系统健康,消费者寻求从乳酸菌饮料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再次是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通过“按需饮用”为消费者创造个性体验,以迎合消费者日益复杂的需求,所以乳酸菌饮料品牌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