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分析:出口增速减缓,新能源汽车成亮点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汽车走进大众视野被人们认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如今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国民经济产业,出口是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汽车出口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

一、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汽车出口增速减缓

1、汽车出口增速减缓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市场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19-2020年全球疫情持续演变,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导致汽车产量下降,从而汽车出口下降。伴随着芯片紧缺问题得以缓解,2021年我国汽车市场形势好转,出口创历史新高达201.5万辆,比上年多一倍;首次突破超过200万辆的大关,打破了历年出口量100万辆左右的“魔咒”。近几年汽车出口增速明显减缓,2021年的汽车出口量结束了自2017年以来连续四年出口增速持续下降的局面,环比增长102.51%。预测2022年汽车出口增速将减缓为20%左右。

2019-2020年全球疫情持续演变,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导致汽车产量下降,从而汽车出口下降。伴随着芯片紧缺问题得以缓解,2021年我国汽车市场形势好转,出口创历史新高达201.5万辆,比上年多一倍;首次突破超过200万辆的大关,打破了历年出口量100万辆左右的“魔咒”。近几年汽车出口增速明显减缓,2021年的汽车出口量结束了自2017年以来连续四年出口增速持续下降的局面,环比增长102.51%。预测2022年汽车出口增速将减缓为20%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1年,中国车企月度出口呈大体增长态势,2月汽车出口量为本年度最低10.5万辆,环比增长-11.76%;10月出口量为本年度最高出口量23.1万辆,环比增长33.53%。下半年出口形势明显优于上半年。伴随区域经贸关系环境的升级,中国汽车海外市场前景光明,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规模将保持两百万出口量级别。

2、汽车出口产品中乘用车占主流地位,新能源汽车成亮点

2012-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结构及增长变化

年份

乘用车(万辆)

占比

增速

商用车(万辆)

占比

增速

2012

66.1

62.6%

38.9%

39.5

37.4%

16.9%

2013

59.6

61.0%

-9.8%

38.1

39.0%

-3.5%

2014

53.3

58.6%

-10.6%

37.7

41.4%

-1.0%

2015

42.8

58.8%

-19.7%

30.0

41.2%

-20.4%

2016

47.4

66.9%

10.7%

23.4

33.1%

-22.0%

2017

63.9

71.7%

34.8%

25.2

28.3%

7.7%

2018

75.8

72.8%

18.5%

28.4

27.2%

12.5%

2019

72.5

70.8%

-4.3%

29.9

29.2%

5.5%

2020

76.0

76.4%

4.8%

23.5

23.6%

-21.4%

2021

161.4

80.0%

112.4%

40.2

20.0%

71.1%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数据显示,历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中乘用车表现强劲且未来还有增长空间。2014-2015年商用车出口量有所增加;2012-2021年,乘用车出口量从66.1万辆增至161.4万辆, 其中2021年乘用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12.4%,出口市场份额高达80%;商用车出口量40.2万辆,同比增长71.1%。

数据显示,历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中乘用车表现强劲且未来还有增长空间。2014-2015年商用车出口量有所增加;2012-2021年,乘用车出口量从66.1万辆增至161.4万辆, 其中2021年乘用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12.4%,出口市场份额高达80%;商用车出口量40.2万辆,同比增长71.1%。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2021年汽车各月度出口情况看,依旧是乘用车占国外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地位。商用车上半年出口势头相比上半年较好,出口量占比均高于20%;下半年乘用车出口回升。

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超过了历史累计出口总和,出口贡献度达到了15.4%,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已成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一大亮点。日本垄断了全球60%的氢能源科技,迫使国内车企科技自主开辟新战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新能源汽车不仅满足国内日益壮大的消费市场,也不断在全球攻城略地占据一席之地,

汽车出口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新能源汽车出口国主要是欧洲国家

汽车出口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新能源汽车出口国主要是欧洲国家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可以明显看出欧洲市场汽车出口需求增加,大洋洲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亚洲市场需求有所跌落但仍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出口地区。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不再单独依赖于亚非洲,在欧洲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可以明显看出欧洲市场汽车出口需求增加,大洋洲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亚洲市场需求有所跌落但仍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出口地区。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不再单独依赖于亚非洲,在欧洲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2021年1-11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是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联邦、比利时、澳大利亚、墨西哥、埃及、英国、孟加拉国和秘鲁,他们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上述十国累计出口整车97万辆,占汽车整车出口总量的50.4%,其中我国汽车向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比利时累计出口均超过10万辆,比利时、智利、英国出口增速分别高达523%、313%、280%。

2021年1-11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是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联邦、比利时、澳大利亚、墨西哥、埃及、英国、孟加拉国和秘鲁,他们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上述十国累计出口整车97万辆,占汽车整车出口总量的50.4%,其中我国汽车向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比利时累计出口均超过10万辆,比利时、智利、英国出口增速分别高达523%、313%、280%。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排名前十位国家依次是比利时、孟加拉国、英国、印度、泰国、德国、斯洛文尼亚、法国、澳大利亚和挪威,主要是欧洲发达国家。上述十国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38.8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78%,其中我国汽车向比利时累计出口超过10万辆。

出口品牌主要为自主品牌,品牌间出口情况差别较大

2021年1-11月中国车企出口排行

企业名称

出口总量(万辆)

同比增速

占比

主要出口地区

上汽

515048

93.62%

28.73%

欧洲、中东

奇瑞

238025

138.08%

13.28%

中东、东南亚

长安

148097

98.20%

8.26%

俄罗斯、中东、东南亚

东风

130509

141.19%

7.28%

欧洲、中东

长城

127026

106.33%

7.08%

俄罗斯、东欧、中东

吉利

97883

61.03%

5.46%

中东、南美、非洲

北汽

75423

57.95%

4.21%

墨西哥、南非、俄罗斯

江汽

67779

112.92%

3.78%

非洲、东欧、中东

重汽

50768

78.43%

2.83%

东南亚、欧洲、非洲

一汽

21577

97.63%

1.20%

俄罗斯、中东、东南亚

陕汽

17370

74.14%

0.97%

欧洲、中东

广汽

17006

35.53%

0.95%

俄罗斯、中东

比亚迪

15180

230.94%

0.85%

欧洲、南非、中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1-11月汽车企业累计出口179.3万辆,前11月累计出口排前十三的中国车企汽车出口总量高于150万辆,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84.9%。上汽2021全年海外销售69.7万辆,同比增长78.9%,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已连续六年夺得国内车企桂冠;其中自主品牌MG系列海外销量达到36万辆。奇瑞汽车全年出口超26.9万辆,同比增长136.3%;长城汽车出口超14.2万辆,同比增长103.7%。排名前五的上汽、奇瑞、长安、东风和长城前11月立即出口量均超过10万辆;比亚迪同比增速高达230%,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国汽车出口品牌主要为自主品牌,各品牌间出口还存在明显差距。2021年我国品牌汽车企业出口均呈快速增长,欧盟消费者认为中国汽车比日韩汽车更具科技感,性能质量优,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力愈发凸显。中国品牌汽车具有转型升级优势,且供应链相对完善,希望未来中国能超越德日美三大老牌汽车强国。

我国品牌车企布局海外市场存在自主建厂、海外并购和当地组装这三种模式。其中海外建厂是最优选择,不仅能拉动当地就业,还能推广中国汽车品牌,使海外用户更深入认知中国汽车品牌,推动中国品牌汽车海外持续发展。

二、汽车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贸易壁垒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及企业,设置贸易、技术等壁垒和环境障碍限制他国汽车出口,例如提升关税、反倾销手段。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我国汽车产业在进入国外市场存在很大阻力,唯有技术才能攻坚克难。遇到阻碍时及时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游戏规则。

2、品牌影响力小

我国汽车出口主要为自主品牌,并且各品牌间出口还存在明显差距。不可否认我国主流汽车品牌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品牌汽车与德日美等世界品牌汽车相比,仍然影响力小、知名度低。过去我国汽车出口依靠性价比开拓海外市场,导致车企出口利润低,也不利于中国品牌形象的树立。

3、疫情扰乱国际经济

疫情反复,奥密克戎变种持续席卷全球,世界经济虽强劲复苏但整体面临高通胀的情况,尤其美国通货膨胀异常严峻,对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影响甚广,加剧了海外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汽车出口国的当地货币贬值,严重影响海外客户的购买力,削弱了我国出口汽车的竞争力。

三、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策略

1、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一方面我国车企不仅要在发动机等传统零部件方面提升技术,更要掌握汽车核心高端科技实现科技自主,将品牌文化融入到整个价值链中。车企应该加强与科技领域企业的合作交流,研发智能化产品,调整汽车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含量,依靠技术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文化软实力,将中国品牌升级为世界品牌。

2、培养国际化人才

车企为在市场环境中提升竞争力就得引进具备专业技能、潜心钻研的高科技研发人才包括海外精英,并给予相匹配的薪酬福利待遇,对汽车研发等环节全程指导研究,带动整个科研团队的技术能力,改变中国汽车研发的劣势现状。

3、进行本土化营销服务

车企借助自身优势,进行本土化创新营销,生产出在性能、质量优于市场现有水平的产品,充分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比如近期新能源汽车就是一大亮点,广受国外市场喜爱。还要完善海外市场售前、销售和售后服务,汽车金融等服务体系,完善配件供应、技术支持等服务支持,使客户在使用产品时得到全方位的满足。

4、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车企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要对车企的科研经费给予充分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金的引入;为车企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制定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目标。

5、加强战略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

2020年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车企要积极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利用政策优惠提升我国汽车市场渗透率。同时帮助沿线国家提升人员专业与素质,加强国际战略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我国汽车出口包括整个汽车产业发展面临不稳定更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汽车企业要在国家政策部署下,更要掌握科技自主,提升品牌竞争力,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气象,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内外循环,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跨越。(P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以其零排放、高能效、长续航等优势,被视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从2020年的3629辆跃升至2024年的9709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9%。进入2025年后,这一增长势头更加强劲,1-5月累计销量已达4697辆,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3.18%快速提升至2025年1

2025年07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