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轨交减振降噪行业发展现状:下游需求与降噪标准持续推进 产业将加速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轨交减振降噪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策略与发展动向前瞻》显示,根据噪声与振动来源不同,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措施主要包括噪声控制和振动控制两个方面:振动控制以减缓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降低轨道结构的二次辐射噪声污染为主,主要包括轨道车辆、轨道结构、桥梁结构和隧道结构振动控制,以及建筑物防护等措施。

根据噪声与振动来源不同,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措施主要包括噪声控制和振动控制两个方面:振动控制以减缓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降低轨道结构的二次辐射噪声污染为主,主要包括轨道车辆、轨道结构、桥梁结构和隧道结构振动控制,以及建筑物防护等措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对噪声和振动污染的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加大处罚力度,以加强对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污染的控制。比如,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其中,交通运输噪声定义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噪声,并对轨交类降噪减振做出严格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控制纳入监管,控制要求覆盖新建、改扩建和在运营城市轨交及铁路线路,立法规定内的减振降噪成为强制性要求,增加减振降噪设施应用,未来轨交减振降噪设施渗透率提升可期,行业需求空间广阔,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控制纳入监管,控制要求覆盖新建、改扩建和在运营城市轨交及铁路线路,立法规定内的减振降噪成为强制性要求,增加减振降噪设施应用,未来轨交减振降噪设施渗透率提升可期,行业需求空间广阔,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环保部、住建部等部门也不断出台及更新相关标准,其中2018年多部门联合出台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同时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

轨道交道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

标准名称

实施日期

发布单位

标准编号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1989-07

环保部

GB10070-8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

2008-04

环保部

HJ/T403-200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008-07

住建部、发改委

建标104-2008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2008年修订)

2008-10

环保部

GB12525-90

《声环境质量标准》

2008-10

环保部、质检总局

GB3096-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橡胶减振器》

2008-12

住建部

CJ/T286-2008

《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

2009-01

住建部、质检总局

GB/T5045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

2009-04

环保部

HJ453-2008

《隔振设计规范》

2009-06

住建部、质检总局

GB50463-2008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2009-07

住建部

JGJ/T17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2009-10

住建部、质检总局

GB50490-2009

《梯形轨枕技术条件》

2013-01

住建部

CJ/T401-2012

《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

2013-03

住建部

CJJ/T191-2012

《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

2013-09

住建部

GB50868-2013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2013-12

环保部

HJ2034-2013

《地铁设计规范》

2014-03

住建部

GB50157-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2017年修订)

2018-01

住建部

GB/T50308-2017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规范》

2018-06

生态环境部

HJ2055-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

2019-03

生态环境部

HJ453-20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交通网密度持续加大,对降噪要求持续提高,所以建设需求与降噪标准将推进轨交降噪产业迅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较去年增长约15%;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69条,运营里程8708公里,车站5216座,实际开行列车3120万列次,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978亿人次公里。

此外,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交通网密度持续加大,对降噪要求持续提高,所以建设需求与降噪标准将推进轨交降噪产业迅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较去年增长约15%;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69条,运营里程8708公里,车站5216座,实际开行列车3120万列次,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978亿人次公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